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谣言的治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事件善后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软措施”。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演化机理分析,反思传统的单中心治理模式的困境,提出一核多元的协同治理模式,既强调纵向的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的核心作用,同时也重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横向空间中的作用,呈现紧密联系的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化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化治理提供价值依据。风险社会时代的强流动、个体化社会结构和不确定性加剧了公共卫生风险的积聚,风险管理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核心内容。数字科技以其智能化、精准化优势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内在价值契合,一定程度上纾解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风险。具体而言,数字科技通过在线沟通、在线组织和在线服务将物理流动转换为线上的虚拟流动,不仅以再造流动空间的方式满足人们需求,而且有效降低了因社会流动而导致的疫情扩散风险;智能物资调度平台、线上公益推动了资源聚合,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增强了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大数据技术为追踪病毒传播路径、定位感染源及实行精准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正是因其解构公共卫生风险的价值,数字化成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机制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不仅表现出突发性、迅速性、复杂性及破坏性等特点,还呈现出跨部门、跨区域及跨领域的新趋势,亟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府际协同治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府际协同治理研究,为府际协同治理实践提供了理论遵循。首先,剖析府际关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府际协同治理的内涵;其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最后,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应按照其从发生到衰退的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府际协同模式,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协同内容。  相似文献   

4.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需求为出发点,从应急决策、物资保障、人才支撑、民主监督四个维度,分析了民主党派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实际成效及改进空间,提出民主党派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完善路径:突出党派特色培育优势领域,加强参政队伍建设,提高参政议政专业化水平;规范党派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科学统筹调配物资,提高物资分配公平性与效率性;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应急协同治理能力;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信息交流沟通机制,提高风险研判与即时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优化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综合治理水平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背景下,结合政府治理现状和面临的新挑战,以国家、地方政府和基层为主体视角构建一套政府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府治理水平和质量进行科学量化,评估其应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管控效能,提高治理效率,可为实现新时代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是处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过程。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公民有知情权,政府有信息公开义务;公民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国家征用财产的权力应受法律规制;公民人身自由权受法律保护,强制隔离措施的采取应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湖南省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公共卫生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匀、基层医疗机构网底作用发挥不充分、公共卫生体系中应急机构与应急能力建设处于松弛状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财政对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支持不足有一定关系。因此,要重点加大对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总量、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财政支出的中央与地方责任、加强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的全面绩效管理等政策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9.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不仅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健康,还为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在疫情防控工作当中,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恢复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这些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乏法律依据、税务部门缺乏大数据思维等问题,因此,要从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税收优惠法律保障、培养税收大数据思维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缺失与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是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危机事件治理存在的缺陷,介绍了美、法等国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相关方面,从而为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威胁是巨大而又深远的。面对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打赢防范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优势作用,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常态下的疫情防控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强制措施,尤其是行政强制措施的启动更为迅速,措施也更为有力,同样,其行为结果也必然会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造成更大影响,因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强制措施适用理应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规范和监督。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期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实践证明,在目前通信技术和媒体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及时妥善地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新闻发布工作,是缓解或化解其危机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因素。目前,各地各部门都已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发布制度,在新闻发布能力和水平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但仍然存在新闻发布机制不完善、发布渠道不畅、议题设置能力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采取完善新闻发布机制、精心设计议题、认真回应公众关切、引入第三方等策略,充分发挥新闻发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对国家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治理应急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使警察肩负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的重大使命更加艰巨。警察要展示良好作为,就必须充分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执法环境的变化,主动对接卫生防疫等部门,与人民群众联手构筑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环境,正确引导相关舆情,缓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环境带来的冲击,结合实际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同时公安部门要加强对警察自身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传染性极强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复杂性特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考”。处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把握预防、管控、救治三个环节,既尊重生命又保护健康,多元治理主体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完善问题导向、科学思维、依法防控的联防联控联保联护机制,提高合作治理效能。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加快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的合力,共同打响打赢疫情“防—控—治”的人民战争、攻坚战、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16.
17.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舆情生态环境诡谲多变。网络舆情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政府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关系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防控。基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性质,政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应坚持引导和管控双重策略。建议政府对网民合理的信息需求、利益诉求甚至不良情绪的宣泄等,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科学权威发布、主动回应等措施进行引导;而对网民在网络空间恶意发布的虚假信息、散播的网络谣言等,通过官方辟谣、技术和制度等措施进行管控,从而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抗击SARS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建设得以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已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类别性。但检视2019年12月底以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决策反应、领导机制和措施实施,仍集中暴露出决策程序繁琐和时间耗费、领导主体混乱、基层防治法治化不足等问题。基于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体系中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防控机制,理顺应急领导体制,并健全基层应急组织的动员制度。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最近通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严格依法行政的特点 :条例规定的紧急措施在宪法和法律授权范围内 ,体现了对行政权的规范、法律程序的重要性和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公私权利的冲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相当突出,行政权在权益取舍和平衡中存在损害个人权益的可能,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就成为政府必须应对的课题。非常态下的公私权价值权衡,最为根本的是要遵循比例原则,依据事件类型、等级、周期研判的行政目的、公共利益的维护范围及程度、对公民权益的损害程度,以匹配相应的行政措施。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制度,需要扩大行政赔偿及行政补偿范围、明确行政赔偿及行政补偿义务主体、提高行政赔偿标准以及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补偿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