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统战的必然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与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能够增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信心,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良性发展和国际机制的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充分发挥大国外交特色,利用主场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式,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大国责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
江瑞平 《外交评论》2020,(6):1-23+1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适逢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新时代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内外局势发生深广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空前严峻。世界百年变局主要从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整体快速崛起、大国实力对比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全面变革、区域合作格局正在加速调整等四大层面,促使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外交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身份定位,发挥发展中大国引领作用,拓展发展中世界合作空间;必须处理好大国特色与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均衡发展大国经济外交,全力应对中美经贸冲突;必须实现从被动顺应到主动引领的身份转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全球治理体系全面变革作出贡献;必须顺应区域合作格局加速调整趋势,引领东亚在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基础之上,再创区域合作奇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开创性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积累宝贵历史经验。从伟大成就上看,主要体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从基本经验上看,主要包括坚持和加强党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外交战略自信、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独特风范。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成为影响国家外交的核心因素。以文化为内容和手段的文化外交以其柔性特质从外交舞台的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充分运用文化外交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用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新形象,开启自信、务实文化外交新范式,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范,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外交"中国风",开启了中国外交新时代,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时代把握外交形势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行动纲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基于"这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的世界大势的全面研判,并从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与多边合作的参与者的国际角色定位出发,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秩序目标,并积极进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开放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伟大实践。这一系列外交思想和实践从整个人类命运出发,追求世界秩序的统一性,其具有重大的超越性价值,充分体现了在面对世界乱局时的中国定力。  相似文献   

6.
《外交评论》2019,(2):135-156
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开研究。外交礼宾是一项重要的外交职能,是外交活动最直接和最显著的表现。由于礼宾工作操作性强,学理性相对薄弱,受重视程度与其在外交中的地位是不相符的。本文试图从外交礼宾的视角探讨中国外交的特色和风格,以期加强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解。自改革开放至2012年,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基础上,中国外交礼宾具有国际化与简化的特点。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礼宾发生鲜明变化,在国际化的基础上呈现出大国风格与大国气象。外交礼宾礼仪是表象,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的内政、外交、国际化进程以及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外交礼宾发展变化的梳理,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格局与气象。  相似文献   

7.
孙吉胜 《外交评论》2020,(3):1-22,I0001
当前世界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也深受影响,大国围绕全球治理话语权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面临治理困境甚至治理失败。全球治理话语权既体现为参与治理的权利,也体现为贯穿治理过程的权力,具体化为治理主题、治理议程、治理平台、治理制度和治理人才等多个方面,反映治理理念之争、话语之争与制度之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努力创建新机制和新规则,推动现有国际制度改革,提出中国倡议和方案,分享中国治理理念,参与全球治理人才竞争。未来中国需继续加强外交能力,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挖掘和凝练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加强全球治理制度能力建设,提高制度性话语权,培育和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治理人才培养和储备,以真正成为全球治理强国。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从价值理念、关键环节、实践原则到实践路径的完整外交话语体系。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有力回应和超越,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和谐世界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世界是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理念和外交实践构想。它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家主张的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原则与和合为精神的文化价值体系作基础,弘扬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与致中和等价值观、方法论。取西方文化之长,补中国传统文化之短,将自己的文明传授出去,让文化成果得到共享。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普世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一环,旨在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指导政党外交在多层次、宽领域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包括:加强友好互利的伙伴关系,构建政党利益共同体;加强全球治理的互助合作,构建政党责任共同体;加强同舟共济的合作意识,构建政党命运共同体;加强互通有无的经验交流,构建政党成长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德国地方和基层文化、教育和科研资源之所以在文化外交中得到有效利用和发挥,得益于德国联邦与地方多层共治与合作的长效机制,这一治理机制具有德国合作式联邦主义政治文化、法治文化和捐助文化的底蕴。德国地方和基层文化行为体利用独特和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德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实施发挥了显著的基础作用。德国经验的精神内涵在于其文化外交体系的“多元共治、分而有序、追求长效”的治理思想,对于我们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大国的多样性资源优势,提升本国“软实力”应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一系列国际交往当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法理论体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人权之间的辩证观,和谐世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三点构成了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石,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及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人本目的下的领事保护、维护国际多边机制与遵守国际法规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成为践行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的重要实践,其中的相关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和理论化。  相似文献   

13.
徐坚 《外交评论》2020,(1):1-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外交思想在价值取向上彰显鲜明中国特色,即旗帜鲜明地坚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初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为人类现代化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心与倡导涵盖资本主义国家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形成理论自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与"两个决不会"思想,对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进行深刻洞察得出的重要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从历史哲学高度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体现出深刻的理论思辨与理论创新精神。习近平外交思想富于鲜活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在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敏锐洞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脉动、以新型全球化理念积极引导全球治理等方面。习近平外交思想使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升华,开辟了中国外交哲学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强大思想武器与行动指...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强调十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不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15.
许军珂 《外交评论》2023,(6):1-22+165-166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而涉外法治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法治思想的重要“枢纽”。构建中国特色涉外法律体系是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方式,是丰富外交斗争工具箱,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改革的法律基础保障。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构建中国特色涉外法律体系框定目标、引领方向,明确了涉外法律体系的立法重点。中国特色涉外法律体系的构建应满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需求,契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以“宪法—对外关系法—不同板块涉外法律规则”的内在机理和外在结构呈现为上下有序、相互照应的有机整体。处于底层每一板块的法律规则应包括国际法的内化、国内法的外化、外国法适用、执法和司法程序、国际合作等内容,而《对外关系法》在宪法与不同板块涉外法律规则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外关系法》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法律实践成果,实现了对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为新时代中国对外交往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法律遵循,是新时代运用法治思维做好对外交往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与对外宣传、公共外交和价值观外交不同,它是以一国政府为主体,在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基于主体的平等性、方式的对等性和相互性、内容的相对真实性、目标的长远性,对他国开展的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以渐进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推广等目的的活动。人文外交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概念,强调包容与和谐以及以人为本,人文外交尚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文化外交可分为思想外交、文明外交和文艺外交三个层次,其中思想外交效力最强,是文化外交的核心。近代世界历史表明西方在全球政治中的霸权地位离不开西方思想的扩张和征服,各种反抗努力的失败更显示了思想外交的强大力量。中国应该吸取历史经验,通过参与和推动思想和价值观的国际讨论、整合制度资源、集中力量服务思想外交、大力开展学术外交等方式加强文化外交,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的共识性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是世界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历史演进交互影响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大文明对话力度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8.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际战略思想的一个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的新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髓所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追求、人类愿景、大国胸怀。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通性,能够更好的理解提出这一观念的理论根源、中国特色和时代价值,也是实现文化复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回答了"中国外交为何进行战略调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依据何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科学内涵为何"等基本问题,但相关研究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方面还有所不足,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知识图谱。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哲学观照的深度、更契合社会主义运动的趋势、更合乎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世界是中国人关于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的伟大构想。其深深地蕴藏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之中,扎根于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实践。研究发现和平的盈利大于战争盈利、中国独特的国家地理与小农社会形态及持续的政治大一统是华夏追求和谐的社会根源。当前所构建的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和谐的动态进程,其追求的是世界秩序的总体和谐、德威一体的对外关系及多元文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正确看待和谐世界理念的全球适应、中国的国际责任及积极开展和谐世界理念下的文化外交等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