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宪政体制的接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法与宪政体制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在中国,正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代议制思想的指引,朝着宪政的方向努力。在中国进行宪政建设,首选目标是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宪政的基础。目前的问题是,如何按照宪政体制的要求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宪政体制与人大制度的接轨。宪政是文明社会的标志。现代政治制度之所以要以宪法为基础,就是要通过制定宪法的形式,为公共权力设定根本的规则,为公共权力提供合法性来源,规定行使的依据、标准和程序,确定界限,明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以民主、法制和人权为基本价值观的制度文明,是在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基础上,用法治来约束社会公共权力,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宪政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首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依法执政的制度载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是提高党在宪政体制框架内,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执政的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政体制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载体。建设社会主义宪政的关键是坚持、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  相似文献   

3.
王辉 《传承》2010,(3):140-14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借鉴西方宪政制度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宪政文化的继承性和文明性,用开放的胸襟接纳适合我国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借鉴西方宪政制度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宪政文化的继承性和文明性,用开放的胸襟接纳适合我国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宪政基础上的立法听证制度,体现立法的公正性和民主性,是实现法律正义的有效程序。我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主权的原则为立法听证提供了深厚的法理基础。立法听证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借鉴国外的立法听证经验,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大立法听证制度,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立法体制,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秦强 《人大研究》2010,(12):12-19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实现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宪政体制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1]。由于我国的人大制度存在代表多、会议周期短等因素,因而,在1978年修改宪法的时候,围绕全国人大的改革曾经进行过一场激烈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相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坚持议行合一的组织原则、一院制的组织形式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市场经济的特点构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客观基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必须贯彻民主、效率和法制的原则。根据民主、效率和法制的精神,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宪政体制和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20~22日,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在甘肃省兰州市联合举办了“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人大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认真研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大研究》2011,(1):31-31
2010年11月22日,著名的宪政和人大制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先生因病去世,享年54岁。蔡定剑曾供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其代表作《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先后再版4次,成为学习和研究人大制度理论的必读书。多年来,蔡定剑为中国民主宪政和人大制度建设殚精竭虑、奔走呼号,赢得了全社会的推崇与尊重,被网友推荐列为央视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相似文献   

10.
任严 《中国人大》2010,(5):49-5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选举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密相连,与国家政权体制紧密相连。实行民主选举,是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各级国家机关的必然要求和法定程序。没有民主选举,人大代表就无从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就无法组成,  相似文献   

11.
地方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发挥好地方人大的职能作用,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非常重要的。自1979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恢复及创建到逐渐发展完善,始终在摸索、实践、总结、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实际上就是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通过持续的设定、治理技术的应用来使文字表述的制度成为现实运行的制度,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达到良好治理的目的。”地方人大制度建设和创新,正是通过一些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5 0周年活动中 ,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同时表彰本级优秀人大代表 ,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结合年终总结或换届选举开展评选本级优秀人大代表活动。笔者认为 ,用党政机关传统的激励方式评比人大代表 ,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上的偏颇 ,应从宪政角度予以澄清。一、我国政体决定了一切国家机关和组织不能对人大代表评优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还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这说明人民与代表的关系是委托与被…  相似文献   

13.
首要的是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比如,为什么说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而不选用其他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政治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作为我们国家的政体,与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是什么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有何本质区别;为什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关系我们国家体制和政权机制根基的问题。开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人大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任务。真正下苦功把这些问题阐释得比较清楚了,不仅可以为我们搞好人大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的地方人大工作实践表明,只有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激发和增强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大》2014,(2):8-15
(2014年1月7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是人大制度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多年来为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研究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人大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可以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由此可见,要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各项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我们在实践中注意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50年来, 我国的人大制度经过艰难曲折的演变和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或者说, 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国家民主 ) 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为今后继续前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 也应该看到, 人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民主法制的建设, 还是很有限的, 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距离实现“法治国家”或宪政国家的目标尚远。有的学者说我国目前正处于宪政的“入口处”, 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 今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大制度, 实现宪政, 还任重而道远。这里亟须解决的问题很多,而最根本的是, 必须调整和理…  相似文献   

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根本政治制度.本文探讨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路与途径一是要弄清它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本质区别,适当借鉴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二是要处理好法治与人治,党的领导与发挥人大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的关系,把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推进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的转变;三是要改革和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和组织结构,增强人大的活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发挥其监督威力.  相似文献   

19.
董力 《求索》2007,(9):81-82
政党制度是民主宪政发展的产物,促进了民主宪政的发展,由于其是解决民主宪政中不同群体间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政党制度适合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国的民主宪政状况。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我国政党、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主要内容,阐明了我国选择现有政党制度的原因以及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根植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生长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之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的政治保证,任何个人和组织奢谈多党执政、轮流执政均是有悖于历史和现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马卿  董梅 《人民论坛》2010,(3):50-5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验证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性,但是同时改革或转型还没有完全成功。竞合博弈秩序的扩展是当前制度演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经过自然选择和进化产生的人类心智和人类行为,既自利,也利他。推动利益主体的心智模式改善和推进普适宪政法则向竞合博弈机制的演进是中国制度变迁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