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佳隽  孙影娟 《世纪桥》2012,(5):103-104
本研究选取某师范大学2007、2008、2009级共19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男生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2015级~2021级高职院校新生连续七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发展变化趋势,比较“90后”和“00后”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状况上表现出的差异,进而弥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在类似研究方面的不足,为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研究以洛阳理工学院2011级学生为例.使用心理量表(SCL-90)对大学生普遍测查并对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处理,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专业类别差异等,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结合起来分析,从而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白美兰 《奋斗》2005,(5):52-53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大学生约30%存在着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广泛性呈越来越扩大的趋势。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导致学生自身身心疾病、神经症及精神病的发生.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素质、生活态度、人际交往,易造成师生、  相似文献   

5.
郑伟 《山西青年》2023,(4):193-195
高校辅导员作为班级日常管理、思政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岗位优势,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探索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结果显示对全国300余所高校43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值得重视,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可危言耸听;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最主要源于恋爱、交往、心理疾病、学习等方面;多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缺少系统的危机干预专业培训;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普遍,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对于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的一个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应多一份注意和关心,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求对策。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搀供了一条新的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青少年关注度的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教师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付出很多心血,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优势,可以通过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概述高校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意义,分析班级管理中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用UPI调查表对我院05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05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认为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3、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教育活动;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韩杨 《山西青年》2023,(8):84-86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稳步提高,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新媒体视野下的情景模拟结合微信教学打破了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增强互动性,教学效果也大有改变。本文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用新媒体后的改变,以及新媒体视野下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和对课程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UPI调查表对我院05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05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认为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3、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教育活动;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修订的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和一般健康量表对7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心理健康之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个人成长主动性既对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也通过个体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间接地影响着心理健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欧阳晓晶 《学习月刊》2012,(22):116-117
当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和深化。独立院校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义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唯实》2004,(Z1):27-36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议论很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栏目主持人特邀请四位长期在大学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他们是:桑志芹(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全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晋林(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全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邓旭阳(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朱逢九(南京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研究员)。这四位老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方面,既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相信他们发表的见解,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大学生既有汉族学生共有的心理困惑,也有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独特的心理问题。本文探讨了跨文化环境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情感、风俗、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对他们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以期增进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教育部门对1万名左右大学生精神状况的调查表明:有1/4的学生有心理问题,有11.7%的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因负面心理问题导致退学、自杀等现象逐年上升.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女生受生理、文化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相比于男生,她们有着更为复杂的心理特征和状况,只有科学地看待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女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18.
杨玢  王晓波  孙萱  孙晓璐 《山西青年》2022,(17):168-171
本研究对某民办高校1016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展开调查,此次调查显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高于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常模水平,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和全国常模水平;不同性别的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和精神病性有显著差异,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异;城镇生源大学生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各因子均分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各因子均分无显著差异;四个年级各因子有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各因子有显著差异。通过调查提出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形成具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产生差异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结果显示对全国300余所高校43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值得重视,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可危言耸听;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最主要源于恋爱、交往、心理疾病、学习等方面;多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缺少系统的危机干预专业培训;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刘晓华 《山西青年》2023,(9):187-18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法进行研究,实验法是对同一批被试采用前测、干预和后测的方式进行;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首先对自编问卷“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再使用该问卷对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生进行前测,然后进行干预,干预的内容是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业管理、人际关系、情绪调节、恋爱心理、生命教育、压力管理、人格发展等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得学生能够认知自我,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调节生活中出现的困扰。最后再对这批学生使用“大学生价值观”问卷进行后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