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雅 《人民政坛》2022,(9):46-47
<正>福建是著名的侨乡,约有1600万闽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闽人过番的传统由来已久,留下了盈千累万的侨批。一封封侨批,尺素渡海,纸短情长,生动讲述着海外华侨的拳拳赤子心、悠悠桑梓意、浓浓骨肉情,内容之丰、范围之广、角度之多、情感之真,汇入历史长河,融进民族血脉,焕发出夺目光彩。  相似文献   

2.
后苏哈托时期见证了印尼华人的族群意识与文化复兴,其中华人历史纪念馆的兴建成为华人族群文化意识复兴的一个重要象征。本文在对印尼华人纪念馆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后苏哈托时期华人历史博物馆兴建的动因、机制与意义。印尼华人博物馆的兴建,不仅体现了华人对族群历史文化的追溯与传承,同时也反映了华人与当地的融合与政治认同的变迁。更值得指出的是,华人历史博物馆通过华人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历史的展示重新塑造了华人的集体与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3.
移居东南亚的华人早已形成一个族群,这是一个数目可观的族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1240万,占世界华人总数2000万的62%。这个由华人组成的族群,长期与当地各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历史铸造出华人族群的民族特性,此种特性既保有中华民族这个母胎的许多成份,而又与后者有着某些差别,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东南亚华人自己个性的民族特性。每个民族都创造自己的文化,即使是移居海外的华人族群也不例外。这种文化是独特的,它既与母族文化丝丝相连,又有别于母族文化,它既与当地民族文化处处相融,又不等同于土著文化,从而逐渐形成该文化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华人融人现代越南社会的程度和趋势,必须考察其诸文化要素。具体来说就是要考察语言、学校、宗教和共同的精神生活方式等的作用,其中首要的是语言要素。众所周知,语言是承载文化、保持民族本色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于总体的华人和具体的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华人文化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在其形成的时间上尚存在诸 多疑问。本文试从华人民族的形成、华人社会的日趋成熟和华人民族意识的日益增长三方面 来分析华人文化形成的时间分段。  相似文献   

6.
事件     
全球华侨华人情系灾区 汶川地震牵动海外同胞的心。震灾无情人有情,浓浓的血脉之情将全世界华侨华人的心连在一起。在强震发生不足40小时,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捐款便陆续送到国内,帮助灾区亲人共度难关。  相似文献   

7.
事件     
全球华侨华人情系灾区汶川地震牵动海外同胞的心。震灾无情人有情,浓浓的血脉之情将全世界华侨华人的心连在一起。在强震发生不足40小时,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捐款便陆续送到国内,帮助灾区亲人共度难关。  相似文献   

8.
中原情结作为敦煌民众最基本和重要的品格与敦煌文化的精神底色贯穿敦煌历史始终,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也有所不同。自十六国时期至唐中期,中原情结主要表现为对乡土的热爱与自豪之情;吐蕃占领敦煌前夕至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这一情感得以充分地释放和表现,使乡土之情与民族之情交织在一起,主要表现为对中原故土的眷恋与思念;到了归义军时期,敦煌文化中的中原情结达到了高峰状态,并与乡土之情交织在一起进而升华为一种家国情怀,其表达也显得直白而热烈。这一精神贯穿敦煌文化始终以及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在敦煌世俗变文中得到了充分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会人文化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在其形成的时间上尚存在诸多疑问。本文试从华人民族的形成、华人社会的日趋成熟和华人民族意识的日益增长三方面来分析华人文化形成的时间分段。  相似文献   

10.
小议东南亚华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勇 《八桂侨刊》2000,(4):39-42
东南亚华人企业家是在战后随着东南亚各国民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从一开始,他们的命运就与所在国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作为当地民族企业家的重要一员,东南亚华人企业家为各国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探究其成功之道,而在于探究其“立身之本”,即以历史责任感、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1.
河南辉县位于绵亘千里、高耸天际的太行山东麓。境内有开凿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建筑园林——百泉,古谓"卫源"。百泉风景以其美在苏门,趣在泉水,兴在名胜而甲于中州,故享有"中州明珠"之盛誉。人类学家认为,维系民族情感的血脉,不是经济,不是政治,而是历史。正是"中州明珠"所含蕴和衍生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秀丽风光,纯朴民情,常使那些远离故乡,流落在台湾的同乡魂牵梦萦。自1979年海峡开放探亲以来,辉县籍台属返乡探亲者络绎  相似文献   

12.
富饶的巴蜀地区孕育了伟大的民族和灿烂的文化。从起源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巴蜀文化的独特之处,并考察其对唐代诗歌的影响。风景秀丽、地势险固、兼容并包是巴蜀地区文化的主要特点,也是吸引大量文人入蜀的原因所在;在巴蜀文化中生活的诗人,创作有大量优美的山水田园诗,但外地入蜀诗人难掩思乡之情,诗风多悲愁,由于蜀地道、佛两教兴盛,诗人对此也多有描写和阐发。  相似文献   

13.
联谊萍踪     
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随着有与之相适应的侨务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的贯彻实施,社会有了安定局面,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使我们这个又古老又年青,有过多灾多难而又大有希望的国家,在世人眼里形象变得独立自主和欣欣向荣起来。祖籍广西的华侨、华人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年来,回来探亲旅游、寻根拜祖、洽谈贸易,交流文化科学技术的人士之多为过去三十年所没有过。应广西区侨办、侨联的邀请来广西考察访  相似文献   

14.
过去,在分析越南华人历史变迁和社会地位变化时,我们曾强调由于政治地位大起大落的痛苦经历,很多华人具有视政治为畏途的消极心态,而对目前华人具体的文化和宗教活动情况也少有提及。通过2003年末和2004年初在越南的研修和考察,我们对越南华人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方面的情况有了更多一些的了解和认识。现就这些方面的情况做一些介绍和分析,以求各位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自19世纪华人下南洋达到高峰后,一部分华人选择留在马来(西)亚世代繁衍扎根,构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华人社会与文化.华人迁移到马来亚之初,也把中华的传统文化移植到当地.除了华人移民,来自印度南部的印裔移民也迁移到马来亚,同样将他们的文化移植当地.华人迁移到马来亚后,必须面对当地原来的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并在各种因素如历史背景、政治立场、经济利益等的影响下,与各种不同的文化产生冲突与矛盾.经过长时间生活在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的社会之中,马来亚华人在文化认同上也会受到主流文化——马来文化的影响.华人一方面维护自身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吸收外来文化,以适应居住国的风土与文化.这样的文化融合与调适,在马来亚于1957年独立前后更成为华人社会的重要议题.马来亚华人的国家认同、文化身份和语言教育等,都决定了当时马来亚华人的未来.作为20世纪50年代活跃于马来亚文坛的马华作家,鲁白野以跨文化、跨族群和跨语言的文化书写,对马来亚当时的多元文化作出相应的思考与回应,继而对自身的华人文化观作出调适与转化,充分展现了他及当时马来亚华裔文人在文化认同上的开放性、包容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16.
刘权 《八桂侨刊》2001,(2):9-13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对华人的民族歧视从立法转变到司法、舆论和影视作品等方面,华人因此遭受深刻而广泛的伤害。认识和辨析歧视华人新形式的表现,有助于逐渐排除歧视,争取华人在西方国家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历史悠久,社团林立,在新加坡华侨华人社会中起过重要作用,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研究新加坡华侨华人社团,也是研究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一个缩影。 本文利用现有资料,从历史和现状的角度出发,对19世纪以来,新加坡华侨华人社团的形成、发展变化、社团类型、功能作用及今后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考察,说明新加坡的华侨华人社团组织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经济意识非常浓厚的团体,它同华侨华人的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时,华人社团既有浓厚的中华文华的烙印,又有鲜明新加坡化的色彩,它们是参加新加坡经济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杨文帅 《学习与实践》2022,(12):124-133
传统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从根源上表达着民族文化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延续意义。传统神话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华民族和现代国家建构的基质要素。当我们探源中华文明时,必然不能绕开彰显民族文化本源特征的神话,而必须从文化共同体变迁的角度,考察它们之于中华民族和国家建构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后土祠,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一部人类文化史,她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起始和兴衰,是北京天地坛的渊源,她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全世界华人所共认之。———题记  相似文献   

20.
作为摄影家的庄学本通过其影像记录了西康民族文化的风貌,其对西康民族文化考察著述同样也蕴含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从民族文化史的角度梳理了庄学本对西康民族文化考察的历程,重点阐释庄学本由一个摄影家到民族学研究者的转变轨迹,在此一过程中着重探讨了庄学本西康民族文化考察的重要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