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市场中厘清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及定位,是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概念中的文化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大众则是市场经济和都市化的产物 ,是特指生活于城市之中的处于平均状态的人 ,大众文化就是对大众的特殊的生活方式的描述 ,这种生活方式是大众自己创造出来的 ,表现为大众对大众文化产品的选择和消费。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的消长成为文化研完领域关注的焦点。深刻认识这两种文化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实现两种文化的合理建构,形成和谐共生的文化语境,有利于促进整体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运用其思想观点和创新方法,结合本地实际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贵阳当前应大力弘扬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阳明文化的当代研究,以一圈一廊一文化区为核心传播阳明文化,打造贵州贵阳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不断越界向其他文化类型和领域侵蚀,在日常生活领域建构了文化霸权。它在当下的显现方式不是意识形态似的强制灌输,而是一种自愿基础上的同意和服从。面对这一情形,主导文化要善于借鉴,要认识到它既是全球化平台上文化帝国主义实施文化侵蚀的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规范其他文化、增强社会核心价值凝聚力的方式。执政党亦须以文化的方式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哲学思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科技教育、宗教信仰等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垂范中华民族的思想德行与伦理规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等方面有巨大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种不客观的认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理性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1840年至今,学界探讨传统文化近(现)代化有过三次高潮,为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对这三次讨论高潮的综合比较与分析,便不难发现“老调重弹”、“坐而论道”、“曲高和寡”等现象的严重,并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中国近现代化的一种阻力。因为近现代化不是空谈的产物,必须讲求效应。实际上从近代“谈’到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还没有实现。这些重“言”轻“行”不良学风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更有其重要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田建远 《工会论坛》2002,8(1):64-65
为了迎接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电信亟需加强和改善服务质量.本文从传统文化入手,阐发了建立企业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毛泽东与中国文化传统关系入手进行科学研究,是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契入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风是一个学校师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在治学求学上的表现,是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它的形成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风气,还与教师的教学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其中的义利观、修身克己和笃行创新思想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有关于师德师风的思想又对教师教学起到严格的规范作用。加强传统教育有助于高校优良学风形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政治学、哲学、历史学和文化学领域,有两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前境况下,传统文化的更新和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这两股文化潮流,必然会有交叉与重叠,二者的关系应是相互关联、彼此依赖而又是可以融合共生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政治腐败现象的存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影响不无关系。分析这种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定、使命所在、职责所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领导权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执政规律,丰富执政文化资源,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内在体现。这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强大的执政党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文化执政水平,加强党的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虽然以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存在于文化之林,但它却深深扎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弘扬与光大,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石。今天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充满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激荡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缩影与典范。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历史性的抉择。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生存。邓小平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论述,使中国传统文化从旧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去迎接新的挑战和冲击,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使其不至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衰落,而是与时代相结合,又一次焕发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灾难,其实不然.党成立以来的80年中,努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肯定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从批判、继承、改造、破除到弘扬传统文化方针的发展,最终确立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为传统文化的新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金”是“玉”,应博鉴之,约取之,吮吸之,学习之。近年来,试图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之间架起桥梁的努力已经卓见成效,文章选择儒道法兵四家代表人物思想为切入点,以现代管理理念为呼应,旨在从宏观上探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升体现中国国家利益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代表国家文化力量的主流文:化。其着重点包括:增进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满足大众文化普遍需求的协调统一;强化主流文化原创性和共享性的紧密结合;实现主流文化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的辩证统一;增强主流文化市场吸引力与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