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是毛泽东亲自提名,中共中央任命的惟一一任中央驻藏代表;他,是西藏地区唯一获得三枚共和国一级勋章的将军;他,是西藏地区的第一位中央委员;他,是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奠基者、组织者、开拓者,在他担任西藏党、政最高领导的15个年头,西藏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2.
唐蕃古道起自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在湟源全境通过,全长3000 余公里,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通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  相似文献   

3.
5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定》。从此,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开始了历史性的跨越。 在西藏和平解放谈判的过程中,毛泽东亲自制定了谈判的原则、方针和政策,具体地指导了谈判的进行。 毛泽东说:我只能演老夫人,偶尔出场,点拨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拉萨还飘扬着象征图  相似文献   

4.
臧轩 《求是》2001,(10)
今年5月23日,是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50周年。回顾50年走过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历史性跨越,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西藏经济社会有史以来的全面大发展,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一、西藏历史新纪元 和平解放前夕的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西藏各族人…  相似文献   

5.
宋亮 《实践》2014,(10):F0002-F0002
<正>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今年是川臧、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  相似文献   

6.
正封建农奴制度的残酷统治和深重压迫,曾是西藏历史最黑暗、最野蛮的一页。直至20世纪中叶,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平息武装叛乱、实行民主改革,终于实现向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跨越,迎来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底摄制完成的《农奴》,就是这一翻天覆地巨大变迁的艺术缩影。它通过描述农奴强巴一家人的悲惨遭遇,用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揭露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罪恶本质,生动表现了广大农奴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有力阐明了"共产党来了苦变甜"的真理。影片融纪录与故事、诗与戏剧于一体,风格  相似文献   

7.
一、西藏特色经济及其优势西藏自治区是我国目前最不发达地区之一,经历了近400多年的“政教合一制”统治和长达100多年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由于客观的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封闭,在1951年前的300多年里,整个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停滞”和“缓慢”的阶段。1951年5月2日《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使西藏人民在政治上得到解放;1959年的民主改革使西藏人民真正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全国开始接轨,产业结构由单一农牧业向多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8.
申琳  姜洁  徐驭尧 《奋斗》2023,(3):66-68
<正>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5月23日,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古老的雪域高原从此换了人间,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黑暗走向光明。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沧桑巨变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贯穿始终,它激励着一代代西藏的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不断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9.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01,(11):21-23
半个世纪以前,在祖国大陆的雪域高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事件,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定《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定》。从此,西藏从帝国主义侵略奴役和封建农奴制度的桎梏下摆脱出来,一个半殖民地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开始了历史性的跨越。 毛泽东没有提及谈判之事,但阿沛·阿旺晋美知道谈判已经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宣布废除民族压迫制度,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党中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政府建政之初,为了在西藏推行训政,实施改革,进而解决西藏问题,决定召开西藏会议,并为此进行了多方筹备。但由于西藏会议将要讨论的议题超出了十三世达赖所能接受的范围,加之英国的干涉和康藏纠纷的影响,达赖对西藏会议态度消极。达赖的这一态度使西藏会议在一再展期中最终流产。这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决西藏问题的时机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为配合兄弟部队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新疆军区于1950年春组成了独立骑兵师,以骑兵第1团第1连作为进军西藏阿里地区的先遣连。1950年8月1日,总指挥李狄三率先遣连从新疆于阗县(今于田县)出发,以惊人的毅力徒步跋涉数千里,跨越昆仑山、冈底斯山,胜利到达藏北高原,一举挺进阿里,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一支  相似文献   

12.
《求是》1996,(10)
今年5月22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45周年。《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从此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此后,经过平叛、民主改革,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历史跨越,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西藏人民从三大领主的奴隶到国家的主人 和平解放前,西藏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社会,其黑暗和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有过之而无不及。保护和维护农奴主利益的是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它从精神和政治上对人民实行统治和压迫。西藏地方政府,由地位显赫的僧侣和贵族组成,拥有一套等级森严的政治法律制度——《十三法  相似文献   

13.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正式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转折,是西藏各族人民获得新生的历史起点,也是帝国主义势力在西藏的历史终结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在世界屋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推动西藏逐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族干部培养的60年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真正实现了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及走向富裕安康生活愿望的60年。其中,党和国家对民族干部培养的高度重视,这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政治组织基础;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这是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思想理念基础;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胆选拔重用,这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实践基础;西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社会文化基础;各省市的大力支持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社会空间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5.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藏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就甘南藏族自治州而言,要把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西藏民族干部培养的60年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真正实现了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及走向富裕安康生活愿望的60年.其中,党和国家对民族干部培养的高度重视,这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政治组织基础;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这是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思想理念基础;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胆选拔重用,这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实践基础;西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社会文化基础;各省市的大力支持是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社会空间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份彪炳史册的答卷: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粉碎其妄想“西藏独立”的图谋,完成西藏和平解放;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把铁路修到“第三极”,在“世界屋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这是一连串令人动容的故事: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背女出征,三岁的女儿难难成为进军西藏路上牺牲的第一个“战士”;修建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牺牲;两次援藏后留藏工作的孔繁森,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对口援藏实施以来,有 16 名援藏干部牺牲,仅 2020 年西藏在岗牺牲的公务员就有 60 多人,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的群体之一。坚守巍巍高原 铸就精神高地极远、极寒、极苦……他们也是儿女、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西藏和平解放 70 年来,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用身躯和高原环境作斗争,用坚守诠释家国情怀,在巍巍高原铸就了精神高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敬爱的爸妈:如果您的儿子在这遭遇不测,请你们不要伤心……在这次地震中,你们的儿子没有退缩,总冲在前头,保护当地老百姓安全,让他们安全转移。”这是 2015 年 4 月 29 日,共产党员、边防战士邵明贵写下的遗书。字迹虽有些潦草,却情真意切,英勇悲壮。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 8.1 级大地震, 西藏吉隆口岸成为“孤岛”。人员分批转移,只留下坚守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的 21 名官兵,其中有 11名是共产党员,他们当时写下遗书,以备不测。“国门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把口岸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坚守。”这是留守官兵共同的心声。如今,邵明贵依然坚守在吉隆口岸,守护着国门。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共产党人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和“世界屋脊”的恶劣环境搏斗,把一个个不可能踩在脚下。但高原的恶劣气候,从未能阻挡一代代共产党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蒋介石认为这是"里应外合"反攻大陆的绝佳机会。为此,其一方面抛出处理西藏问题的"民族自决"方针,企图以此为筹码拉拢西藏叛乱集团;另一方面,则积极劝说美国支持台湾"援藏"计划。但双方对蒋介石介入西藏问题均持冷淡态度,达赖喇嘛甚至一度拒绝与台湾当局合作,这使台湾当局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而美国在拒绝与台湾合作的同时,企图压迫台湾当局发表支持西藏"独立"的立场。为避免牵涉"主权"问题,台湾当局坚持不能将"西藏独立"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并为此多方斡旋,客观上压缩了西藏问题的国际化空间。  相似文献   

19.
1950年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就西藏问题发表谈话,明确指出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和拉萨当局分裂西藏的阴谋诡计,并提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的问题"。对于这一谈话,是否经过毛泽东授权,毛泽东是怎样授权的?笔者在查阅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其由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西藏工作的大政方针,描绘了新世纪初西藏发展的宏伟蓝图,西藏的发展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这一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乘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的东风,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夺取了西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实现了"十五"开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