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条件下英烈祭奠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刚  方金珍 《求索》2008,(12):47-49
到烈士墓前祭拜英烈是后人缅怀先烈的一种主要形式,然而,近年来,这一传统的祭奠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上祭奠英烈渐渐成为一种流行形式。与传统祭奠方式相比,网上祭奠更为便捷、安全、经济、环保,受众更为广泛。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这一新的祭奠方式,把它做为净化心灵的新殿堂、培育民族精神的新家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课堂、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新阵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11)
雨花英烈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都是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伟大革命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宝贵精神遗产,但这两种精神在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程度有明显区别。通过对这两种革命精神作对比研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而分析探索雨花英烈精神的独特品质,以期改变目前雨花英烈精神在学术界缺乏关注的局面,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精神之钙的重要钙源。  相似文献   

3.
正革命文物主要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保存下来的重要实物见证,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价值与优良革命传统,具  相似文献   

4.
南京雨花台作为中国著名的红色地标,在构建革命主流文化形态、传播红色文化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雨花台英烈文化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凝聚了党历经无产阶级斗争的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民牺牲的坚贞不屈的大无畏精神。集中体现出雨花台英烈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新时代继承和弘扬雨花台英烈精神,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生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1月21日中国日报网报道,董存瑞、黄继光,这次"赢"了。11月19日,杭州。因在网店销售侮辱和诋毁革命英烈的贴画,店主被提起公益诉讼。杭州互联网法院当庭宣判,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十日内,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今天,享受革命胜利果实和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些人,却在富足饱暖之余嘲弄革命英烈,让有正义感的人们心不平、情难已。依法护英烈,对这些恶劣言行叫停。对于英烈名誉被侵害,《英雄烈士保护法》提供了兜底措施。如果英烈近亲属不知  相似文献   

6.
聂春玉 《前进》2007,(3):53-55
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块革命的热土上,到处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洒下了无数革命英烈的印记和鲜  相似文献   

7.
重要活动     
<正>全国英烈讲解员网络电视大赛。7月20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英烈讲解员网络电视大赛决赛在山东省临沂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落下帷幕。窦玉沛副部长和山东省季缃绮副省长等现场观看了比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举办本次大赛,主要以缅怀英烈功绩、弘扬英烈精神为宗旨,以赛促训,促进全国英烈讲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斗争时期,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优良的革命作风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和精神的重要源头,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7月6日上午,中央统战部处级以上干部在王兆国部长的带领下,来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了《为了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英烈事迹展览》。王兆国参观展览后说,我们要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团结社会各界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他在多种场合反复叮嘱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革命本色。近期,我们通过到福建龙岩、湖南湘潭、江西萍乡等革命老区走访调研,深刻感受到,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红色文化的立法保护,有利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全社会形成缅怀、崇尚、学习英烈的昂然正气和浓厚氛围,鼓舞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牺牲,是和平时期的壮烈,是英雄的涅槃。而对于公安英烈家属们来说,牺牲带来的不仅是泪水和痛苦,更有家庭失去顶梁柱的艰辛与窘迫。党和人民没有也不会忘记公安英烈的家属。一个基金抚慰1.9万名公安英烈家属;一种远行绽放386张笑脸;一项考试惠及858名预备警官。温暖你,感动我。清明前夕,本刊记者走进公安部人事训练局、走进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走进预备警官的摇篮,记录、见证党和  相似文献   

12.
高信奇 《群众》2017,(18):22-23
南京雨花台,落花如雨;雨花台烈士陵园,群雕叠阶。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近10万共产党员、工人、知识分子和农民等在此慷慨赴死。英烈们用青春、生命、鲜血铸就出一种时代精神——雨花英烈精神。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殷切期待。近年来,江苏省和南京市集中力量挖掘梳理这一珍贵红色资源,深化研究阐释、宣传推广和教育实践,让雨花英烈精神成为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又是一年清明时,如果说踏春是春天蓬勃的生机与灵动,祭扫则充满了肃穆—追忆先贤先祖的优秀品质、缅怀革命英烈的高风亮节,感叹"青山绿水留浩气,苍松翠柏慰英灵"、感怀"春韵入园香,慈严却远航"。清明时四月天,各种祭奠活动、宣传教育纷纷开展。"思时之敬"并不只是表达哀思,更是不忘先辈、不忘历史、不忘家风。清明祭英烈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6,(7)
正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以"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为内容的雨花英烈精神,用好用活这一丰富的党史资源,不断创新党内学习教育形式,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革命精神是开展党内学习教育的重要路径革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  相似文献   

15.
金寨纪行     
正在绿树荫浓、繁花似锦的春末时节,我与处干进修班学员结伴而行,一同抵达全国著名将军县——金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金寨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的腹地,自然景观绚丽,红色底蕴深厚。那里山清水秀天蓝,生态环境优美,随处可见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水源丰沛,清流潺湲,堪称"宜居之地"、"长寿之乡"。那里曾经风起云涌,烽火连天,成千上万的英烈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苦难辉煌,享有"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之誉。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的部署安排,4月7日,省政协党组在雨花台开展瞻仰革命先烈活动,缅怀雨花英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重温入党誓词,赓续传承红色血脉,汲取践行初心使命、矢志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黄莉新参加。上午9时10分,黄莉新一行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北殉难处听取烈士殉难和知名烈士墓区情况讲解,追思革命英烈,感受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接着,  相似文献   

17.
今年12月11日,是百色起义88周年。当年,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说到红七军,就离不开韦拔群、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一批来自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革命英烈和开国将领。横戈马上的壮烈岁月虽已远逝,但长河涛涛,这些"千古风流人物",我们将会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18.
黄莺 《当代广西》2011,(18):42-43
2011年6月23日,自治区党委确定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等22处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为第一批广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这些党史教育基地记述着无数革命前辈和英烈们的光辉事迹,是我们不能忘却的纪念。党史教育基地对于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培养广大群众爱国情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期开始,本刊连续推介我区第一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让人们在瞻仰先烈与缅怀过去的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6,(8)
正近年来,南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传承和发扬,尤其是按照省市委要求,集中力量挖掘梳理雨花英烈这一珍贵红色资源,深化研究阐释、宣传推广和教育实践,努力使雨花英烈精神成为新时期教育干部群众、培育核心价值、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对雨花英烈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揭示。长期以来,这一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精神,以其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强大正能量,激荡和滋养着无数人的心灵。雨花英烈精神为何震撼人心?根本在于它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