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6周年。它曾被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称为"提高科学执政、民、王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多大程度上落实了?2014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6周年的日子。4月30日,公益组织广州众一行负责人郭彬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情况民间观察报告》邮寄至国务院法制办。报告指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6年来,行政部门对其保密权的捍卫仍然清晰可见,现实中还存有许多实现公众知情权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设定的主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森述 《中国法律》2007,(4):19-20,73-76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多次下发文件,部署、推动全国各级行政机关的政务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09,(8):F0002-F0002
要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体制机制,健全工作机构,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知水平和把握能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承担起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任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省政府要求,切实做好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公开工作。——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思路及其主要内容为题进行了今年第一次集体学法,省长袁纯清强调,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信息公开并不是政府的一项法定职责,但政府信息公开在保障行政相对人和公众的知情权及促进政府依法执政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的考察,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的措施,以及政府信息公开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全媒体的迅猛发展,公众直接对执政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并成为一种常态.以往不被人们关注的政府活动,无论公正、廉洁的还是不规范、不合法的都突然被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给政府带来了宣传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冲击.本文立足于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从政府公信力面对的危机出发,分析当下的信息公开体制,重建媒体与政府的关系,试图从理性协调的角度消解政府公信力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背景和意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重要内容。全面贯彻实施该条例,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实现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本文从我国制订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背景入手,分析该条例实施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妮娜 《行政与法》2013,(11):10-13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体现着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政府公信力包括自信和他信两个维度.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是行政权力分配不够合理、公共政策过程不够科学、民主参与制度不够规范、权力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完备以及问责机制不够健全.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国家各项制度的健全与发展,因此,必须在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合理分权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监督制度、改进管理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中国卫生法制》2008,(4):3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诞生使得"信息公开"、"知情权"跨越了政府制度改革的层面,上升为政府义务和公民权利.为拓宽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执政之路,实现该法规的立法宗旨,本文对知情权的内涵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国际普适原则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知情权保护现状,探讨了我国保障公众知情权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桂红 《法制与社会》2011,(21):149-150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网络信息时代给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网络信息、网络环境的执政背景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着历史的考验和现实的机遇,要建立电子政府平台,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尊重现代科技创新,巩固党的执政施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公开透明逐渐成为执政共识,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成为公民基本权利,我们看到,各级政府的媒介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政府职能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透明政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晓宁 《行政与法》2005,3(2):21-2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新时期对党提出的新要求。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党执政能力是否加强的重大体现,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应根据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倡公众参与;坚持依法行政,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落实贯彻党的执政精神。  相似文献   

14.
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能力是我国政治文明中至关重要的政治要素,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政府能力建设也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能力建设研究的学术氛围日趋浓厚。本文对我国学者们关于两者涵义的界定、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做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十大因素影响政府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贵利 《政府法制》2008,(24):27-27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的执政理念理解为三种精神,即服务精神、法治精神和学习精神,力图说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政府模式的选择不是单纯的一种政府执政精神的体现,要从各种执政精神的融合中找到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屠飞鹏 《法制与社会》2012,(23):141-142
政府治理能力是政府能力在治理理念下的新发展,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执政水平的体现.政府治理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分属于不同范畴,但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探析政府治理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对加强我国政府治理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11,(16):21-21
今天的中国,民众的诉求日益多元,舆论质疑时有耳闻。各级政府的回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执政水平、检验执政理念的重要标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执政党与政府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影响力大大加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党及其领导的执政机关能否满足人民的期望,增强责任感,提升执政能力,不仅是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深刻剖析我国执政责任缺失的根源。寻求执政责任的实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我党的执政水平,这是我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要树立起新的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就要立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三大基石之上;科学执政,要求执政党应在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人民执好政、谋好利;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在建设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依法执政,要求执政党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积极执政、为民掌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