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刚  方堃 《传承》2009,(14)
学习传承韦拔群精神,坚持革命先辈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传统,对于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红色旅游将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相结合,是韦拔群精神常年纪念传承的有效可持续途径。通过生产设计相应的红色旅游产品、积极进行宣传营销,加强各部门与旅游行业的分工配合,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可以保证韦拔群精神常年纪念传承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覃世平 《当代广西》2007,(24):28-31
12月2日,为纪念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模范党员、人民军队早期杰出将领、百色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韦拔群诞辰115周年,发扬“拔群精神”,推动革命老区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中共河池市委、河池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东兰县委、东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革命老区科学发展论坛——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系列活动之座谈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3.
蓝蔚锽 《传承》2014,(11):32-33
2014年是壮族优秀抗战将领韦拔群诞辰120周年。我们要缅怀他的历史功绩,对革命先烈深怀敬仰、敬爱、敬畏之心;要把韦拔群精神和时代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在本职岗位上不辱使命、敢于担当;要大力开发以韦拔群等革命先烈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资源,始终让理想信念火种和红色传统基因薪火传承、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4.
韦礼夫 《传承》2011,(5):10-10
一、河池红色旅游现状分析 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受农民运动和红七军过境时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当地人民进行了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其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全市11个县(市、区)165个乡镇中,  相似文献   

5.
正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等目的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目前,红色旅游发展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4,(11):F0002-F0002
正2014年11月19日至20日,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兰县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韦拔群同志1894年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他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2009年,韦拔群同志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光荣称号。陈武在纪念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回顾了韦拔群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陈  相似文献   

7.
韦礼夫 《传承》2011,(13):10
一、河池红色旅游现状分析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受农民运动和红七军过境时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当地人民进行了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其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全市11个县(市、区)165个乡镇中,有11个县市区的100个乡镇被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划为革命老区,各族人民为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和韦拔群是同乡,我的祖叔辈四兄妹都参加韦拔群组织的早期农民革命。1930年大革命时期,韦拔群等革命同志经常到我老家开会。1930年邓小平同志到东兰县的第一天就在我的老家与韦拔群见面,现在我老家东兰县竹庄屯的祖屋里仍挂着邓小平与韦拔群第一次握手的画像。  相似文献   

9.
廖昌军  杨斌 《传承》2004,(1):4-5
韦拔群同志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是我国人民军队早期的杰出将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壮族人民的好儿子。他为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斗争,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今天,正当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纪念韦拔群同志诞辰110周年,就是要学习他的崇高品德,继承和发扬他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韦拔群同志是我县武篆镇东里村人。1894年2月6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在1922年…  相似文献   

10.
史永平 《前进》2007,(10):54-55
当前,红色旅游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并取得瞩目成就。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是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与时俱进的结果,是依托革命文物发展起来的新型时尚旅  相似文献   

11.
我父亲韦秉琚与韦拔群本是堂兄弟,后来韦拔群的父亲将我父亲收为养子,我父亲就在韦拔群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3)
广西东兰武篆是韦拔群的故乡,是中国农民运动重要的发祥地。东兰有45处极具教育意义的革命遗迹遗址,被誉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是广西红色历史资源积淀最深厚的地区。其中,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东兰革命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些革命遗迹遗址是传承红色历史、发扬优良传统、传播廉政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3.
黄克 《当代广西》2009,(23):15-15
我家在东兰县武篆镇,与韦拔群同乡,在魁星楼旁边。我的祖辈四兄妹——祖父黄焕章、二祖父黄焕珍、三祖父黄书祥、始奶黄美伦都参加了韦拔群组织的早期农民革命。大革命时期我的老家是韦拔群等革命同志经常来往和开会的地方。三祖父黄书祥,也就是我的书祥公,由于秉性刚直、智勇兼备、斗争坚决,深得韦拔群的赞赏。  相似文献   

14.
"拔群精神"承载着老区厚重而辉煌的革命历史,蕴含着崇高而伟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但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我们开展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弘扬"拔群精神",缅怀先烈功绩,最重要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把广西、把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在韦拔群短短一生的革命历程中,有3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革命自觉性。韦拔群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段时间都是以他的革命自觉性来领导农民斗争的。他到上海找孙中山参加革命,到广州参加  相似文献   

16.
正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毛主席评价他"三个好",邓小平给予他"三个不愧、三个永远"的高度赞誉。历史也巧妙地将壮族的"三月三"、东里的"三潭映月"等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和韦拔群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联系在一起。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他早年在右江从事革命活动,由于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支持,大家亲切地叫他拔哥。毛主席评价他"三个好",说"韦拔群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的好领袖、党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7.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4,(23):16-16
正11月19日至20日,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兰县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韦拔群同志1894年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和广西农民运动先驱,韦拔群同志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2009年韦拔群同志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8.
哥”这是右江革命根据地人民和中共中央代表邓斌(邓小平)在二三十年代对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的尊称,它表达了革命老区人民和中央代表对韦拔群同志的崇敬和热爱。解放后,为了继承和发扬韦拔群同志的革》精神,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过(投哥的故事)9片。“拔哥”,这个闪光的名字,在祖国美丽的巨方,可谓家喻户晓,童臾皆知。然而,“拔哥”本称的由来,却鲜为人知。拔哥,18时年2月6日一(清光绪二十年甲午正月初一‘)生于东兰县武篆区东里屯,原名由吉,后改秉乾。他进贵州讲武学堂学习时,改名韦苹,字拔群。毕业后到四川张毅军部任参…  相似文献   

19.
梁贵 《传承》2013,(9):14-15
广西是一块革命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动和领导百色起义,创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革命战争年代,廖梦樵、邓拔奇、朱锡昂、董铨汉、钱兴、彭懋桂、韦拔群、陈洪涛等一  相似文献   

20.
当前,红色旅游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并取得瞩目成就.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