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8,(9):46-46
孙焕英在7月3()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指出:我们对鲁迅的研究还是需要深入的。假设有这样两道选择题:1.鲁迅的杂文质量:高,一般,低;2.鲁迅的杂文产量:高,一般,低。我相信,人们都会选择两个“高”。其实,第二道题选择“高”错了,正确的答案是“低”。且看鲁迅杂文产量的统计:《三闲集》:1927年8篇;1928年14篇;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7,(8):56-57
剑箫在7月1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指出:鲁迅先生逝世迄今已有70多年,人们仍然常常要说到他,这不仅仅因为他留下了几百万字的著述,人们在鲁迅身上还能得到十分有用的东西。有三副悼念鲁迅的挽联,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鲁迅的价值。其一,是蔡元培先生的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其二,当年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一友人撰成挽联:“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4):127-127
20世纪30年代,上海“左联”某些作家犯了比较严重的主观主义毛病。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一开始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金扁担“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忽然想起,平时皇帝用什么挑水吃呢?  相似文献   

4.
鲁迅有首很有意思的诗:“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他这样告诉冯雪峰:“‘东云’,指日本,‘春兰秋菊不同时’,我与郭沫若不是搞不到一起吗。杜荃骂我的话,怎能忘记得干干净净。我也曾有过向郭沫若组稿的念头,但终究打消了。”在“文章如土”、“芳林寥落”的中国文坛,鲁迅翘首东望,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总引起他不尽的思绪,他何尝不愿化解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呢?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和鲁迅生长在同一时代,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李大别把鲁迅看成是“在文化革命的战线中”的“一面大旗”;鲁迅则把李大利当成“革命的先驱者”,他“愿意遵奉”命令的“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鲁迅和李大别的友谊始于编辑《新青年》的时候。鲁迅说:“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发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仁中,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他的模…  相似文献   

6.
徐梅 《党建文汇》2010,(10):12-12
周令飞像极了他的祖父鲁迅,尤其是那两撇胡子。常有人跟他开玩笑,问是否有导演请他去演鲁迅。他笑声朗朗:“不行啊!我太高了!”  相似文献   

7.
秦桧送错鱼     
秦桧当宰相时,宪圣皇后有一天召秦桧夫人人宫赐宴,其中有一道菜是清蒸淮河青鱼。皇后问秦桧夫人:“你吃过这种鱼吗?”秦桧夫人说:“这种鱼我吃很久了,而且比这个更大、更鲜,我明天就送一些进宫来。”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真伪     
舒展 《唯实》2001,(5):69-70
1928年春,鲁迅收到一位女大学生马湘影的来信,说年初在杭州孤山承蒙先生允许,给我经常通讯并指导……鲁迅当即回了一信,说我已十年没到杭州去了,孤山见面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鲁迅又托住在杭州的青年作家许钦文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姓周的人,在城外教书,自称“鲁迅”,说他作过一本《彷徨》,销行八万册云云。 这段冒充鲁迅的历史轶事,最近在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播出了。情节有点变动:鲁迅和许广平站在假鲁迅院外土墙边,听他如何陶醉自吹。他俩淡淡苦笑,一走了之…… 这个骗子属于“小儿科”,鲁迅并没有愤怒揭发,…  相似文献   

9.
张磊 《党史文苑》2007,(6):49-50
鲁迅先生一生用笔作武器,写出的文章是令反动派望而生畏的投枪和匕首。正如鲁迅自己所说:“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起诉无门的一个。”鲁迅用笔作武器,打了许多有关各种思想及文化思潮的“笔墨官司”,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鲁迅也曾聘请过律师,拟通过法律“打官司”的事,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0.
明朝冯梦龙的《笑府》里辑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家里很穷。一天,他出门遇见一个朋友请他吃饭,但他充阔气地说:“我刚吃完狗肉,饭是吃不下了,喝杯酒还可以。”于是两人就去喝酒。不一会儿,他就喝醉了,把刚才在家里吃的糠吐了一地。事后,朋友问他“你吃的是狗肉,怎么吐出来的会是糠呢?”那人沉思了一会道:“估计这狗是吃糠的。”俗话说:“顾了面皮,饿了肚皮”、“死要面子活受罪”。在“面子”与“肚子”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死要面子的人,免不了要“饿肚皮”、“活受罪”,这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今天,我们不少地方的官…  相似文献   

11.
《纪检与政法》2004,(2):15-15
人们总爱这样推卸说:“我有工作要做,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我总是在外面吃饭,无法控制吃什么。”  相似文献   

12.
节制的智慧     
一天,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甜熏鱼端上来了,梁先生没有动筷子,他说他的血糖高,不能吃太甜的东西;冰糖肘子端上来,梁实秋也没有吃一口,他说,这道菜里面加了冰糖,他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朋友们都猜他一定不会吃,就没有放到他面前,没想到梁先生居然急不可耐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呢!”“我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吃前面的菜时我才特别节制。”梁先生笑着说,“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能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z/,所以必须计划着吃含糖的东西,把最大的‘余额’留给最爱的食物……”  相似文献   

13.
从1951年到1981年的30年里,我国邮电部先后发行了五套纪念鲁迅先生的邮票,显示了这位文化伟人独一无二的地位。方寸中的鲁迅大都神情严肃,惟有在纪念鲁迅百年诞辰的“J.112”的第二枚“晚年时期的鲁迅”才有了笑容。的确,永不休战的鲁迅难得一笑,于是鲁迅微笑的照片越发难得越发珍贵了。在历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这套《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资料里只有设计人张克让的名字。我曾于1995年在《人民摄影报》、1997年在《集邮》杂志上两度在文中提及“微笑的鲁迅”本是一幅历史照片,按例应该标出原摄影人的名字。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14.
吴国洋 《奋斗》2006,(12):63-63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有许多人被称呼为“家”的。诸如,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科学家,近年来各地似乎又冒出了许多“吃家”。历史上大凡被称之为“家”的人.一定不是平凡之辈:如果再冠以“勇敢”二字,那就更非同凡响。中国一位伟人有句名言:“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是一位勇敢者。”对此论断我常持异议。螃蟹虽说张牙舞爪横行霸道,一副蛮横的样子,但我感到并不那么可憎可怕,比起现在勇敢的“吃家”来,敢吃螃蟹又算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正>先说“东征贺信”的发现关于鲁迅和茅盾于1936年联名致红军贺电,坊间多有传闻。1951年,冯雪峰回忆说,红军长征抵达陕北的时候,鲁迅和茅盾“转转折折地送去一个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庆祝胜利的电报”。1952年,冯雪峰又在出版的《回忆鲁迅》一书中写道:“鲁迅先生和茅盾先生共同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庆贺长征胜利的电报,也正是我动身的前几天才转到瓦窑堡的。”自此,  相似文献   

16.
年1月 18 日《南方周末》“阅读”版“是非”专栏发表了王蒙的《大师小议》,文章煞尾的一段说:“是匍匐地、神谕地仰望大师、大奖等等好,还是民主地、人间性地平视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大奖”云云不过是行文的陪衬,“大师”则以鲁迅为例,其实全文都是在说鲁迅,论证不应神化鲁迅。作者是否在进一步申说他几年前提出的那段名言(幸亏中国只有一个鲁迅,要是出50个鲁迅,非闹政治地震不可)且不必管它;他,王朔以及高举“断裂”大旗的文坛新锐们所深恶痛绝的“神化”鲁迅问题,似乎不能不讨论一下:真有此事?鲁迅果真被神化…  相似文献   

17.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城大旱,闹起蝗灾。唐太宗到皇家菜园中查看庄稼生长情况,看到蝗虫,就逮住几只诅咒说:“粮食是百姓的生命,你吃了粮食.就是危害百姓。”说完就要吞下蝗虫,随从们说:“吃下去恐怕要生病,千万不能吃。”唐太宗说:“我希望灾祸转移到我身上.还怕什么病呢?”就把蝗虫吞下去。  相似文献   

18.
小邻居     
“咚、咚、咚”,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个年约3岁的小男孩,脏兮兮、傻呼呼的样子,手上捏块猪排骨,头儿昂得高高的,傲气十足地问我:“你屋里有狗狗吗?”我说:“没有狗狗,只有猫猫。”他说:“我来喂它。”也不管我同不同意,直往屋内走。小猫正在阳台上睡觉,小孩笨脚笨手地捉住它,强行灌喂,骨头太大,小猫吃不进,拒绝张口,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当时海内外人士纷纷撰联以示哀悼。蔡元培的挽联是:“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鲁迅逝世时,郭沫若身在扶桑,他送了两副挽联,其中一副是:“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双星”指高尔基和鲁迅两位文坛伟人,先后去世仅隔4个月。另一副挽联是:“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正当姚克与埃德加·斯诺在鲁迅指导下致力于编译《活的中国》时,得知鲁迅逝世噩…  相似文献   

20.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还说:“我没有大刀,只有一支笔……”确乎,鲁迅就是用他的一支笔而充当了中国的脊梁的。他的笔,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不屈的、坚韧的战斗和永无止境的开拓,他的不懈的、执着的追求和永不停止的进击,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革命,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都是脊梁,都是大刀,都是极可宝贵的财富,都表征着真理与正义。“从喷泉里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