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艰难的战争年代,毛泽东仍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1927年至1934年的8年中,他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工农业生产,对外贸易等项经济建设工作;全面提出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中。研究江西苏区时期毛泽东领  相似文献   

2.
程子华是与毛泽东认识比较早的一位山西籍将军。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认识了毛泽东,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加了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以后,程子华一直追随毛泽东。在毛泽东的眼里,程子华是一个大老实人。他的军事才华、政治工作水平,以及做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很受毛泽东的器重。参加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剿”程子华,1926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底,领导湖北大冶兵暴成功。1930年6月,在率部攻打江西瑞昌时负伤,到上海治疗。1931年4月,从上海经汕头、潮州、闽西根据地,到达江西东固红军总…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建立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湘鄂赣、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10多个根据地。其规模中央根据地第一,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红军近10万。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万,红军达8万之众,规模第二。从位置上看,绝大部分根据地建立在南方,北方仅陕甘1个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恰处南北根据地之中,形成了连接南北根据地之间的一座桥梁。笔者就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易小兰 《湘潮》2015,(7):39-41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毛泽东、朱德等带领部队在湘赣边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桂东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北接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东接江西遂川县,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曾在该县进行革命活动,并在根据地初步形成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方式,以后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基本方面之一,成为克敌致胜的一个法宝。因而桂东被公认为红色基因所在地。  相似文献   

5.
正谭震林,1902年4月出生于湖南攸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他在茶陵县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的工农兵政府主席和县委书记,1928年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他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为创建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他积极组建部队,为主力红军输送了大批武装力量。1933年,王明路线错误地进行所谓反"罗明路  相似文献   

6.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党组织,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  相似文献   

7.
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教材黄远林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恢复革命斗争的道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1933年10月中央政府机关刊物︽红色中华︾...  相似文献   

8.
戴岳 《广东党史》2010,(7):51-53
<正>1930年,蒋、冯、阎混战于中原,江西红军在毛泽东政治委员、朱德总司令的领导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革命根据地也进一步得到扩大。蒋介石对于人民军队和政权的发展,感到极端的仇恨和恐慌。当中原大战刚结束,即抽调10万人以上的兵力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这条完整的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力量,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作出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探索、研究毛泽东领导广大根据地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斗争的实践活动,总结其制定土地革命路线的成功的经验,对今天我党解决三农问题仍然具有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后认为,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1927年11月建立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而不是1928年1月建立的遂川县工农兵政府。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江西宁冈县茅坪,设立了后方留守处和医院。随后游击到湖南郊县,在水口共分两路:一路由毛泽东、张永清带领东向遂川,经荆竹山到达茨坪;一路由宛希先率领绕道安仁,于21日第一次占领湘南重镇茶陵县城,并以原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郭亮的名义,号召人民群众起来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不久,工农革命军撤出县城,于10月下旬到达大井,与毛泽东率领的部…  相似文献   

11.
赵惠 《广东党史》2008,(6):58-59
1923年,闽西在张鼎丞、邓子恢、郭滴人、朱积垒、傅柏翠等同志领导下,举行四大暴动,建立了以岩、永、杭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929年春夏之间,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次入闽,消灭了盘踞在闽西的土著军阀郭凤鸣、陈国辉,闽西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昊 《党史文汇》2021,(2):22-27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随着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等10多个省的边界地带开辟了13块大小不等的主要革命根据地.其中,中央苏区形成赣县至永丰纵约400里、万安至瑞金横约3...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2,(7):35-37
井冈山精神 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14.
李文林这个名字,对当今绝大多数人说来,是极为陌生的。然而,在30年代却是颇负盛名的。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著名的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到:“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1936年7月,毛泽东接受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谈到:“1928年春天,由李文林和李韶九领导的游击队,开始在江西的兴国和东固活跃起来。这个运动以吉安一带为根据地,这些游击  相似文献   

15.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余部在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晋西游击队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其是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是党领导创建的山西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16.
唐春元 《学习导报》2013,(11):39-40
中共“一大”后,各地相继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分部,毛泽东任湖南分部主任。他按照中央部署,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领导工人运动方面,先后几次到湖南与江西交界的小镇安源考察。从当时情况来看,安源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小镇,但那里却有一个大型煤矿,是中国产业工人集聚的地方。毛泽东第一次到安源,是在1921年12月。  相似文献   

17.
大哥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 江西永新地处湘赣边界,是革命运动兴起较早的县份之一。1928年5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首次攻占县城,永新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进一步觉醒,跟着共产党、毛委员闹革命。从此,永新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随后,又成为湘赣苏区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8.
张其豪 《党史博览》2011,(10):19-20
1942年10月,晋西北根据地人口由300万减少至100万,晋绥边区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当时,作为晋绥八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对敌斗争最前哨的交城山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2/3以上。交城山根据地能否保住成为决定整个八分区存亡的关键。此时,毛泽东电示晋绥分局,发出“挤敌人”的指示。华国锋领导团结全县抗日力量,科学运用毛泽东的“挤”敌思想,勇敢、机智、灵活地掌握毛泽东游击战术,取得了“挤”敌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抗日根据地知多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深入敌后,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随着游击战争的发展,我军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敌后根据地计有华北地区6个,华...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苑》2008,(3):F0004-F0004
新余(新余县、分宜县)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军事根据地,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级党组织十分重视新余的革命斗争,毛泽东、彭德怀、王震、肖克、曾山、陈正人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到新余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新余建立起县、区级中共组织17个,县、区级苏维埃政府15个,县、区级工农武装21支,革命鼎盛时期,新余苏维埃区域涵盖袁水以南整个新余境内,苏区面积、苏区人口都分别占当时新余县的1/3左右。新余人民为井冈山革命斗争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