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当家     
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主力进驻长汀城后,下榻县城汀江巷的辛耕别墅,红4军司令部、政治部也设在这里。为了了解长汀的政治历史和社会情况,毛泽东不顾行军的疲劳,认真查阅《汀州府志》和《长汀县志》,并在当地党组织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2.
1945年,毛泽东在山城重庆住了43天,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和团结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老百姓心中如镜般透亮……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甚至可以说,他很讨厌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向人“借”过钱。本文就讲述了毛泽东几次鲜为人知的“借钱”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词篇《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早已为世人所称赞和传诵。但它的初稿和定稿是在何处完成的,至今仍不得而知。笔者通过多年党史研究,在浩瀚资  相似文献   

5.
吴直雄 《党史文汇》2013,(12):53-57
毛泽东平生爱好诗词,亦酷好楹联。他独具慧眼地对中国楹联珍品予以关注,并对其中某些楹联珍品,或予以评点、或予以品鉴、或予以圈画、或予以引用、或予以赞赏、或予以书写、或注目而视、或吟诵不已、或抄下留存,乃至印发部下,指示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6.
历时两年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以三大主力在西北的大会师为胜利标志的。我们在纪念70年前这个震惊世界的历史性胜利的时候,尤其不能忘记朱德总司令。这不仅由于他在长征领导人中走的路最多、经历的磨难最多,更是由于他如毛泽东所称赞的“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坚定地贯彻党的北上方针,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克服了漫漫征途上的一个个危机和艰险,铺平了通向胜利会师的道路。他的伟大功绩,永远铭刻在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丰碑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李虹 《党史文苑》2013,(12):48-50
1962年5月号《人民文学》首次发表毛泽东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此词一经发表,便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诵,至今经久不衰。毛泽东在世时,为何不以其特有的“毛体狂草”手书此词,为世人留下墨宝?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那么毛泽东真的从未书写过此词吗?笔者的回答是“不”。毛泽东于1930年手书过此词,而且是原创。笔者有幸鉴赏过这幅作品(见图,原件为民间收藏)。手稿为毛泽东用毛笔行草书写在印有“广盛”字样的19行(竖行)信笺纸上,纸张微黄,尺寸为270mm×205mm。现将此手稿敬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桦欣 《新湘评论》2013,(6):14-16
从1963年2月毛泽东从报刊上读到有关雷锋的报道到1965年8月,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五次赞扬雷锋,两次为学习雷锋题词。党的领袖如此高度关注一个普通的战士,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9.
她,曾经担任毛泽东主席机要员长达17年之久,负责毛泽东、周恩来交办的工作,有着17年轰轰烈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过两个著名论断,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可见,毛泽东对枪的作用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但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毛泽东却很少用枪。下面就把毛泽东与枪有关的几个小故事讲述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1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彪向中央提出,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名字。后来,他在《西江月·重上井冈山》中写道:“志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毛泽东说“这是历史公案,不要再翻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怎样讲好“延安故事”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步紧逼,国民党又长期封锁、不断制造摩擦的艰难情况下,毛泽东通过交谈、文字陈说、事实展现等方式讲述"延安故事",成功地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以及中国革命的道路方向展示在世界面前,吸引了万千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前往延安,赢得了国内国际广泛的同情、理解和支持,为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推动力。毛泽东讲述"延安故事",堪称党的宣传工作史上的典范之作,有这样一些借鉴意义:始终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立场上,从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的大局出发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善于抓重点,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做宣传和解释工作;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注意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坚持用事实说话,注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家"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几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无论是长沙求学,故乡建党,穗沪生涯:还是秋收起义,井冈战斗,苏区创建,以及长征壮举.他忙于发动民众,领导武装斗争,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都不过生日。  相似文献   

14.
千里寻故地 1965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结束会见前来请求中国援越抗美的越南胡志明主席的外事活动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木拐杖,提出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55年3月,毛泽东就代表中共中央宣布:1956年下半年召开八大。此后,八大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准备开八大,首先要做好思想理论准备,为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做了两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6.
<正>1929年8月间,谭震林率领的红四军四纵队的司令部设在福建上杭白砂。一次战斗前,谭震林召集干部、战士开战前动员大会。正巧,毛泽东也来到了白砂。听说部队在开会,毛泽东就赶到了会场。  相似文献   

17.
即使是声名显赫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很少有几个人能够在长征路上留下几张照片,那么参加过长征的十余万红军将士就更是无此殊遇了。长征中的红军不是不想照相留念,而是因为当时的确太没有那个条件了。长征的艰苦卓绝、险象环生,既有生存条件的极度恶劣,又有敌军咬紧不放的围追堵截,粮食、衣服等物资相当匮乏,生命日日遭遇危险……这些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相似文献   

18.
不拘形式开展调查,毛泽东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曾珺 《党史文汇》2009,(2):63-64
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智囊>卷3<上智部·通简·朱博>一节中,记载了汉代冀州刺史朱博这样两个故事: 朱博出身武吏,并不精通如何做大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