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一生与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结下不解之缘,并成就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大革命家。他曾全力参加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拥护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在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初期,他提倡恢复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再次实行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后期他提出新民主主义,开始发展并超越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毛泽东充分肯定孙中山的革命功绩,高度赞扬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2.
李秋 《党史纵横》2001,(9):4-16
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六)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家为贫苦佃农。父孙达成,16岁赴澳门一家鞋店学徒,学成后在鞋店当工匠。32岁返乡务农,兼作村中更夫。母杨氏,农民之女,勤俭贤惠。孙中山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一个妹妹。其中一哥、一姐早年夭亡。仅剩孙眉、孙妙茜、孙中山、孙秋绮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粤语“日新”的谐音)。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农历十月初六日)。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在求学时代,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一系列倒行逆施,使孙中山深受刺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深深感到,如果不改革中国的政治,中国就要完了。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研究与评析王秀兰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①在中国历史上,孙中山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1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六)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家为贫苦佃农.父孙达成,16岁赴澳门一家鞋店学徒,学成后在鞋店当工匠.32岁返乡务农,兼作村中更夫.  相似文献   

6.
上篇1 孙中山先生,1866年 11 月12日(农历十月初六)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家为贫苦佃农。父孙达成,16岁赴澳门一家鞋店学徒,学成后在鞋店当工匠。32岁返乡务农,兼作村中更夫。母杨氏,农民之女,勤俭贤惠。孙中山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其中一哥、一姐早年夭亡。仅剩孙眉、孙妙茜、孙中山、孙秋绮兄弟姐妹。另有祖母黄氏。(祖父孙敬贤在孙中山出生前已逝)全家七口人,住茅屋,吃白薯,连米饭都很难吃到。日子十分贫苦。孙中山儿时,就背着竹筐,跟随姐姐上山割草,捡柴,挖野菜,或…  相似文献   

7.
中篇3 1894年 8月,中日甲午 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前方连遭败绩,清朝反动头子慈禧太后却在北京斥巨资为自己庆寿,国人侧目。此战,最终导致清军水师一败涂地,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事实表明,腐朽的清王朝已行将就木。国人愤怒亦如干柴烈火,稍得火星,即可引燃。孙中山审时度势,认为此乃革命良机,遂去国赴桩香山,组织革命党,筹划武装起义。1894年 11月 24日,在檀香山正埠的卑涉银行经理何宽住宅里,召开了庄重的兴中会成立大会。孙中山着西装,面向公众在前台就座,其左为何…  相似文献   

8.
下篇6 然而,同盟会的革命党人 并没有因为一次次武装起义失败而气馁,他们总结经验,审时度势,寻找更有利的时机。1911年5月,清王朝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大量出卖矿山、铁路主权,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以宣布“铁路干线国有”为名,将铁路建筑权、所有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而对各省人民筹集的铁路股金却不予发还。为此,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人民群起抵制。)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成立保路同志会,提出 “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掀起保路运动。清政府派军队残酷镇压,在成都开枪打死请愿…  相似文献   

9.
李秋 《党史纵横》2001,(9):7-10
3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前方连遭败绩,清朝反动头子慈禧太后却在北京斥巨资为自己庆寿,国人侧目.此战,最终导致清军水师一败涂地,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10.
李秋 《党史纵横》2001,(9):10-16
6然而,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并没有因为一次次武装起义失败而气馁,他们总结经验,审时度势,寻找更有利的时机.  相似文献   

11.
一、香港──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与香港有着不解之缘。少年时代的孙中山,依从哥哥孙眉在美国植香山的教会学校念书。1883年,他转到香港,先后在拔苹书院、中央书院和西医书院就读,前后共10年。西式学校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学习环境,促进了他的新思想的形成。孙中山自认为香港是他的革命思想的发源地。1923年2月20日,57岁的孙中山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说时,有人间他“于何时及如何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他说;“我之此等思想(革命思想)发源地即为香港。至于如何得之,则我于三…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伟大的革命。两次革命虽性质有别、结局迥异,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命运,其历史功绩,必将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13.
几个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存在着一种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政党政治是民主政治的标帜,不论什么国家,只要是一党执政,或者一党居于领导地位,而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执政,便不是民主的国家;甚至认为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是抗战时期在周恩来直接关怀下在重庆成立的党的外围组织,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由于其长期处于秘密状态,情况鲜为人知,故对于它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周恩来与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活动及作用作一论述,请党史界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在澳门风景秀丽的松山对面,有一座精致的廊沿式欧化建筑,这就是位于文第士街1号的孙中山纪念馆。馆中矗立着孙中山的铜像,铜像两侧的对联写着:“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馆中陈列着孙中山早年在澳门生活、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使用过的实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孙中山与澳门的密切关系。 孙中山的老家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距澳门仅37公里。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青年时代即到澳门谋生。1879年,孙中山随母亲杨太夫人来到澳门,然后远涉重群.到檀香山看望大哥孙眉,并在那里求学。在已渗进西方文化的澳门,在海上20多天的航行,使这位年仅13岁的少年感受非同  相似文献   

16.
1912年10月,应江西都督李烈钧的邀请,孙中山来赣视察。他在结束对南昌的考察后,途经九江时作了短暂的停留,九江人民得以亲眼目睹伟人的风采,聆听他的教诲。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他曾经三次莅临肇庆,每一次都给肇庆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要说一下他第三次莅临肇庆,并且在鼎湖山游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正万象阴霾打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这是一首孙中山写下的曾用作革命联络暗号的"无题诗"。为了追随孙中山,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学校毕业后,于1920年回到广东,与一些校友纵论时事、抒发情怀时,把孙中山的这首诗谱成曲子,表达了他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到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革命斗争中去的强烈愿望。叶剑英的一生,正是努力实践这一愿望的光辉的一生。本文叙述的,就是叶剑英这一光辉历程中的若干片断。  相似文献   

19.
1916年8月16日,孙中山先生从上海去杭州,当地各界人士邀请他前往西湖游览。当时,湖边池中莲花盛开,孙先生颇爱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质,遂折下莲花一朵,笑对旁人说:  相似文献   

20.
1912年10月,应江西都督李烈钧的邀请,孙中山来赣视察。他在结束对南昌的考察后,途经九江时作了短暂的停留,九江人民得以亲眼目睹伟人的风采,聆听他的教诲。10月29日,九江的通衢大道两旁扎起了漂亮的松柏牌楼,大街两旁的商户家家张灯结彩。一大早,由各界代表组成的欢迎队伍集中到江边的招商局码头,在欢迎的人群中。有裕生火柴厂和九江码头的工人,九江同文学院、九江中学堂、县立高等小学堂、县立高等女子小学堂的学生和商界代表等,九江附近的湖口县、彭泽县也派了代表参加,场面非常隆重。人们个个翘首以盼,喜形于色,都在议论孙中山先生来九江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