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文化部市场司发布的《2O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长率24%。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975亿元,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的交易额为351亿元,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12亿元,艺术品出口额为30亿元。艺术品交易品种逐年扩大,交易主体更加多元化,艺术品市场及相关产业已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史浩岑 《法制与社会》2013,(25):198-199
当今世界,艺术品的国际贸易市场愈发兴盛起来,由此而引发的争议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对艺术品非法流转的法律规制问题亟待解决。我国是艺术品的来源大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留下了不少具有东方独特魅力的艺术品。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2009年《美术作品进出口管理暂行规定》的颁布,初步建立了我国艺术品进出口管理的法律体制,但其中还有大量缺陷亟需弥补。本文结合当今我国艺术品进出口管制的实践,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涉足艺术品市场的人数与日俱增,艺术品市场也由原来的边缘逐渐走入市场的焦点,其作用和地位正日益凸现。但是我国艺术品市场目前还不成熟,还需要更完善的中介机构及其保障机制来促进它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以画廊为视角着重介绍了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画廊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了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阿申 《检察风云》2011,(23):86-88
中国艺术品的交易,已跨入亿元时代。去年,成交价过亿的艺术品就达十数件,昔日让人觉得惊心动魄的过百万、过千万价值,如今比比皆是,已不成新闻。  相似文献   

5.
2010年以来,中国文物与艺术品的交易,真正进入了“亿元时代”,这一年,—日乙元成交的艺术品达十几件。而国内的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杭州西泠、中贸圣佳六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这一年的年度总成交额,高达250亿元。  相似文献   

6.
2010年,九部委共同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使艺术品与金融的结合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推动了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极大的发展。2011年,艺术品“金融化”时代全面开启,艺术品基金时代也已到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迅速升温、火爆异常,但与之相应的是作伪活动的猖獗,涉及艺术品的案件逐年上升。艺术品市场的大规模兴起和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的现状,使传统的书画鉴定陷入很尴尬的境地。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甚至导致人们对于检察司法系统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的质疑。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具有法律权威的艺术品鉴定体系和方法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从苏富比拍卖行进入香港市场算起,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30多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形成过三次大规模的浪潮。今天看来,每一波浪潮都不是偶然。  相似文献   

9.
沈海晨 《检察风云》2011,(24):19-19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你看到的拍卖品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赝品,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买家对拍卖标的的把握,要先预备,做功课,打有准备之仗,这样才能避免冲动,避开陷阱。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常见的陷阱有:  相似文献   

10.
冯仑的官司虽然打赢了,但是在当下的艺术品市场,藏友想要收藏真品,还得依靠自己的一双慧眼。古玩界的交易行规一向是“不保真”,藏友们无论是通过艺术品公司购买艺术品,还是在拍卖行竞拍,都无法保证自己花大价钱买回的作品是真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涉足艺术品市场的人数与日俱增,艺术品市场也由原来的边缘逐渐走入市场的焦点,其作用和地位正日益凸现。但是我国艺术品市场目前还不成熟,还需要更完善的中介机构及其保障机制来促进它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以画廊为视角着重介绍了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画廊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了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有人统计,现在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财富阶层’,在数量上连这个群体的千分之五都不到,艺术品市场本来就不大,又没有同量级的竞争对手,他们用点小力气就能在拍卖场上掌握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小成  钟河 《检察风云》2011,(24):12-13
“自律公约”是一纸空文吗 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可谓乱象丛生,假拍、知假拍假、虚假宣传、恶意欺诈串通、偷税漏税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道德诚信,破坏了拍卖市场秩序。为维护拍卖行业“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挽救拍卖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形象,2011年6月10日,中拍协出台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  相似文献   

14.
李雨峰 《法律科学》2014,(1):126-136
追续权是艺术家及其继承人就其艺术品原件的再次销售获取一定比例收益的权利。这一制度源于法国,是艺术创作国家赞助体系衰弱的产物。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鼓励创作,以及作者名声的提高导致艺术品的增值。追续权制度具有鼓励艺术创作、丰富艺术市场的生产性功能,也具有对艺术商所获得的转售艺术品原件的收益进行分流的结构性功能。客体、主体、计算基础及比例、适用的场合构成了追续权制度的内部法律构造;知情权与集体管理制度构成了追续权制度的外部法律构造。比较法上的实证数据表明,追续权制度不会对艺术品拍卖市场造成扭曲。目前世界上80多个国家规定追续权制度。从我国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前景看,我国著作权法实有引进该制度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高阿申 《检察风云》2012,(21):84-89
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去年的30%,一举超越了美国的29%,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和古董市场,结束了美国数十年来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廖敏 《法制与经济》2010,(11):50-51
古玩艺术品本身真伪难定且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于是“李鬼”盛行市场,这让普通藏友防不胜防。对于普通藏友来说,在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如何识破陷阱、防止上当?记者为此采访多住经验老道的资深藏家,看看他们在古玩艺术品的挑选、验货、交割等环节中有什么可借鉴的心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艺术品拍卖瑕疵担保免责制度的分析,指出该规定对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完善瑕疵担保责任的立法建议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略论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丽瑛 《法学评论》2005,23(3):16-19
实用艺术品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其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性条件是符合艺术上的独创性。就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认定而言,独立完成是产生独创性的基础;个性特征是构成独创性的必要内容。实用艺术品的艺术创作受到产品实用性的限制,这决定了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创作高度应当适当低于纯美术作品。并且,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判断应当有利于以著作权法鼓励产品创新和市场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9.
正从我国将追续权制度写入著作权法修订草案之时起,这一制度便成为众矢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从业人员和收藏家们甚至将其冠以"恶法"之名。有艺术家也对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不抱希望,中国艺术品市场乱象丛生,构建追续权制度无疑是美好的理想,是空中楼阁而已。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混乱作为阻却事由反对引入追续权,其实是完全忽视了法的价值。法律作为一种秩序准则,其价值必然包含了立法者所期待的对社会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2015年5月的一天,山西省榆社县的张鸣接到一个电话,让他喜出望外,因为对方说愿帮他出售他收藏了几年的艺术品.随后,事情的发展让他始料未及. 购藏品被骗 张鸣是山西省榆社县的一名退休职工.从2009年开始,他热衷于购买一些艺术品收藏.张鸣从电视购物上购买的艺术品,每件少则一两千元,多则四五千元.几年下来,他总共买了二三十件艺术品进行收藏,花费几万元.他相信这些艺术品将来肯定能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