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2017年6月20-22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学建构中的性别议题:新理论、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逾百位学者、青年学生汇聚一堂,围绕"传统女性群体及其性别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8月2-4日,由《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联合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性别视域中的中国历史:新理论、新史料、新解读硕博士暨青年学者学术论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18日,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主办,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协办的"社会性别预算在中国:理论、方法与实践"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上海、深圳、焦作、温岭等地政府、人大、妇联相关部门领导和妇女工作者70余人出席研讨会.与会者重点围绕社会性别预算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以及本土化实践探索经验等展开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正>1.优秀组织奖(10个)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上海市妇女学学会、江苏省妇女学研究会、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国妇女十一大的工作部署,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于2013年12月28-29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妇联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13  相似文献   

6.
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由上海市社联和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共同主办,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哲学.历史.文学专场"专题研讨会之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委党校、四川大学、苏州大  相似文献   

7.
<正>我对妇女与革命问题感兴趣,是从还没有读博士的时候参加宋少鹏老师在人大办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西方女权主义"研讨会开始的。目前,我在从事博士论文阶段的研究,但是我在做实证研究的同时遇到了应星老师提到的一系列问题。因为我也是做历史社会学的,也有一种"野心"去把历史的方  相似文献   

8.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包括妇女研究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沈跃跃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国妇女研究会带领广大妇女研究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和实践做贡献。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围绕"多学科视野看中国本土妇女研究"这一主题,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创新中国特色妇女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日前,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编辑部、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以及美国加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11-15日,由新疆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办的"妇女进步与发展"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武汉大学、东北师大、大连大学及新疆大学、新疆师大、昌吉学院等多所高校的70多位妇女研究学者、妇联单位妇女工作者到会.代表们围绕着"妇女进步与发展"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联合国全球妇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积极保障妇女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和"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四点主张。习主席的讲话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推动中国全面实现2015后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照料经济的视角,分析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的进展,以及落实2015后可持续发展相关目标的重点难点,结合国际国内发展的战略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土地"和"婚姻"为两个观察点,考察苏区妇女运动中的"性别中的阶级"和"阶级中的性别",回答为什么苏区的妇女运动能够赢得劳动阶级青年妇女的支持。以国统区报纸中的两份报道、中共的工作文献、口述资料来展示中共、苏区青年妇女及中共反对者对于这场革命的不同态度。由此,从方法论角度说明言说者的"立场"如何影响了看待苏区妇女运动以及妇女的主体性。另外,本文想强调正视阶级性并以劳动妇女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最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自200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首次设立妇女/性别社会学独立分论坛以来,依托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社会学子网络以及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点分别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性别研究方法论、世妇会20年性别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扩大了妇女/性别社会学的社会影响力。201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设立了"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性别平等观念与实践""性别与生活:小康社会建设新视角"两个分论坛,反映了妇女/性别社会学研究议题的不断细化和研究队伍的持续壮大。  相似文献   

14.
<正>哈全安,男,回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天津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常委,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中世纪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论坛"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9月17-18日,由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络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承办的"关于性别研究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2所高校、部分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22位专家学者、有关部门领导及博士代表进行了大会发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23-25日,中国妇女研究会办公室举办的2008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北京举办。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王乃坤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本次研训班已是中国妇女研究会自2005年以来举办的第6期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和全国妇联国际部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17.
《松州》2014,(4)
<正>6月15日上午,由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赤峰契丹辽文化研究会、赤峰收藏家协会与龙乡印馆联合举办的"中国印、中国信——印文化进校园"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崇文楼前举行。赤峰市社科联副主席张立平,赤峰收藏家协会会长、龙乡博物馆馆长臧洪贵出席启动仪式,我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学生工作处部分科室负责人和历史文化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老师及各二级学院百余名学生参加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历史的内在视域出发,就gender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以及"妇女/性别研究"的命名进行了思想史考察,指出相对西方的同类研究,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以妇女为中心"、重"社会性别"轻sexuality研究的学科特质,恰恰是90年代的中国学者基于自己的问题意识、为解决自己关切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与理论焦虑,从在地出发的"拿来主义"的策略,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包括既有理论基础、文化传统、思维结构与问题意识下的创造性运用与转化。文章意在阐明对于学科建设,勿囿于中/西、传统/现代的二元架构,故步自封。真正的文化自信应立足在时在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在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与宽阔的全球视域中理解自己的文化与精神特质,打通古今中西之思想资源,面向未来构建自己的学术真问题,才能走出"本土化"的焦虑,因为一切真问题都是在时在地化的。"本土化"与中—西权力结构中的权力焦虑有关,这一敏感当然需要,甚至必不可少,但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逻辑困境中而不可自拔。  相似文献   

19.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进行了描述和性别分析。该书主编孟宪范在“弱嵌入性与女性研究———代前言”中指出,将经济社会学“弱嵌入性”引入女性研究和用“中层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探讨富有新意。该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性别研究的一次成功实践。2004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召开了“回应转型社会推进妇女研究———以《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为例”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该书的部分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该书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女性/性别研究理论及其在中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口气读罢顾秀莲主编的《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卷,[1]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妇女不能没有历史,历史也不能没有妇女;国家离不开妇女,妇女也离不开国家。妇女与历史、妇女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同构,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妇女的",同时也是"历史的"和"社会的"。正如李小江在"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总序中所说:"女性学者的学术关怀不仅应该是女性的,也应该是历史的。无论过去还是今天,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