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2017,(10)
正火热的潇湘大地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摇篮,孕育了无数热血儿女在壮阔的革命事业中前赴后继。彭儒出生在这片热土上,在革命思想的浇灌中成长。从"彭家将"里最小的女将、红军中最早的女战士,到新中国党的纪检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在其一生的奋斗征途中,彭儒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家国理想。早年经历培育了革命理想的种子1913年,彭儒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一个开明的乡绅家庭。她的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做过宜章县议  相似文献   

2.
秦卓娅 《湘潮》2016,(4):305-308
献身革命曾志原名曾昭学,湖南省宜章县人。她是在风云激荡的大革命时代投身革命,成为共产党内一名坚贞女战士的。曾志曾对毛主席说:"为了革命,我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从小立志当巾帼英雄的她,15岁就毅然投身革命,进入了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她在报名表的姓名栏里填上了"曾志"二字,同学问她为什么改名,她说:"我就是要争志气。"为了克服不便,她将一头秀发剪得和男孩子一样短,不仅穿军装扛大枪,而且撒开大脚丫子与男兵一样出操,行  相似文献   

3.
战将陈光     
1907年2月24日,陈光诞生在湖南省宜章县栗源堡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宜章县地处湘赣与两广交界的五岭之骑田岭中,有"楚粤孔道"之称。栗源堡就是明朝初年官军为保境安民所筑宜章三堡之一。陈光成长的年代,清朝倾覆,列强瓜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湖南因其自然地理、风土人情,近代以来特别是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尤为剧烈,对近代史影响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彭儒 《湘潮》2010,(1):1-1
<正>我是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岁的增长,我更加思念生我养我的故乡,缅怀并肩浴血奋战的"彭家将"中的乡亲们。我出生在宜章县迎春乡碕石村。小时候,在附近的承启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5.
今年49岁的杨文是湖南省宜章县人,研究生学历,先后任宜章县常务副县长、郴州市交通局长、永兴县委书记、郴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00年,杨文出任郴州市交通局长,成为郴州市为数不多的年轻"正处级"干部.这期间,他给人的印象是:工作有魄力,下属信服,上级满意,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6.
“五岭”之一的骑田岭下,宜章县梅田镇上寮村脐橙基地硕果累累,一眼望不到头,挑着黄澄澄脐橙的果农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村支书刘贤玉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上寮村的脐橙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7.
“五岭”之一的骑田岭下,宜章县梅田镇上寮村脐橙基地硕果累累,一眼望不到头,挑着黄澄澄脐橙的果农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村支书刘贤玉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上寮村的脐橙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8.
冯宝君 《湘潮》2016,(4):309-312
自古湘女多情。湖南的女人至刚又至柔,激进又古板,憨厚又灵活,强悍又细腻。红色湘女更多情。近现代以来,她们投身民族进步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她们是湘籍女性革命者、革命家、共产党人以及无私奉献者。她们的"红"是用鲜血染成的,是用生命浇灌的,是用人生的汗水、智慧凝聚的。曾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曾志(1911.4.4-1998.6.21)女,原名曾昭学,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  相似文献   

9.
正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马旭12岁加入解放军,身经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多次立功授勋;在和平年代,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她从空中跳伞到投身科研,刷新了一项项世界纪录;在耄耋之年,她捐资千万助学,荣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的一生,传奇丰富。为空降事业,弃做母亲1935年,马旭出生在黑龙江木兰县一个中医世家。父母希望她长大后继承祖业,悬壶济世。  相似文献   

10.
她的嗓音历经岁月洗涤却从未磨损;她的一百多首经典作品从革命年代唱到新世纪;她的"粉丝"上至百岁老人,下至3岁幼童。她年逾八旬,却如常青之树依旧在舞台上活力四射。她就是中国民族新歌剧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郭兰英。  相似文献   

11.
正她是一名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却能放下身段,走上了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她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却能在这一岗位深深扎根,默默奉献。20年来,她起早贪黑,将青春与热血挥洒在环卫一线,用责任与坚守诠释了"我是共产党员"。她就是大连市旅顺口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光荣清扫所所长孙爱丽。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报刊发表了朱德同志一九六二年六月谈话《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其中谈到湘南暴动前夕朱总司令从韶关北上,计划去湘南找一块根据地,由龚楚引路,“……带我们到了宜章县的杨家寨子。宜章县农会主席杨子达,当时就住在杨家寨  相似文献   

13.
正张文秋是一位老革命,由于她的两个女儿刘思齐与邵华,先后嫁给了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与毛岸青,遂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亲家",而为人们所普遍关注。在20世纪30年代初,她曾在著名的"国际红色间谍"佐尔格手下工作了三年多。她的这一段传奇经历,出于种种原因,被历史尘埃封存了半个世纪,鲜为人知。直到前些年,年过九旬的革命老人张文秋,才通过回忆录,揭开这块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4.
<正>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重视和提升党的宣传力是传播革命真理、团结革命力量、鼓舞革命斗志、推进革命成功的关键要素。本文拟以湖南省宜章县碕石村青年参加革命为例,从中管窥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如何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宣传力的。  相似文献   

15.
申学林  黄利华 《湘潮》2016,(4):302-304
曾志是革命老区宜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的一大批英雄儿女中的杰出代表,也是近代中国优秀的女革命家,她是宜章的骄傲,也是郴州、湖南的骄傲。为女性争志气,永远跟党走曾志原名曾昭学。1911年4月4日,曾志出生在宜章县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汪家冲(今属玉溪镇)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曾志的父亲思想比较开明,是当时的新派人物;她的母亲省吃俭用送子女读书,后来还支持曾志参加革命,冒着杀头的危险帮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30年代,呼兰河畔孕育了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以超卓的才情和女性特有的视角,用满含深情的笔触,书写底层民众生命的悲凉、灵魂的抗争,她就是被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怀着崇敬之情,来自国内外的文学爱好者来到呼兰河畔,走进萧红故居、萧红纪念馆,感受萧红苦难却又绚丽的一生。萧红故居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萧红大道228号,  相似文献   

17.
黄利华 《湘潮》2016,(4):321-323
宜章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宜章的一大批优秀儿女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吴仲廉就是宜章优秀儿女的一个杰出代表。一位具有崇高理想的新型女子吴仲廉原名吴统莲,1908年12月6日出生于宜章县近城团城厢镇(今属玉溪镇)一个贫民家庭。她家住在县城  相似文献   

18.
正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有明显的新月诗风格;她是建筑学家,她的丈夫、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对学生说,自己著作中的那些点睛之笔,都是"她"给画上去的;她是"女神",曾是三位才子心中的"齐德拉公主"。在"太太们的客厅"里,她以超凡的风华,融入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男性为主的京派知识分子群体,虽然这些男人们总是带有挑剔的目光,批判的习惯,但是在她的身上却无一例外地不吝惜赞美之词:改革先锋  相似文献   

19.
今年,北京人艺已走过第60个春秋。北京人艺是北京的一颗明珠,是话剧界的一块金字招牌。她是咱北京人的骄傲,是地地道道的北京老字号。如果不是从年轻时就酷爱话剧;如果不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向人艺学演《雷雨》,与舞美队打过交道;如果不是在"大跃进"年代人艺演员"下放"到我所在的基层单位辅导话剧如果没有这些,我可能就不会有收藏"北京人艺"的机缘。收藏人艺,就是收藏她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威尼斯如何回忆"威尼斯之女"?一部同名电影,把"威尼斯之女"的生活写得如诗如画,早上陪贵族们比剑,晚上和国王们上床,生死关头,心爱的男人为她挺身而出——谁信呀,他连娶她的勇气都没有。曾经痛恨她的,男人的正妻,在临终前忏悔自己的嫉妒,请求她的原谅。嗯,大圆满了。荷兰怎样评价它"市民与妓女"的年代?十七十八世纪,阿姆斯特丹作为"娼都",大量海员和商人出没,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