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有报道称中科院一项研究发现,受贿金额越多的受贿行为对大脑刺激就越大,外界由此讨论是否可以通过吃药抑制腐败。中科院就此回应称,课题主要是研究什么样的脑神经机制会导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这一现象,与腐败无关,反腐须靠制度不能靠吃药。与人们司空见惯的"小偷反腐"、"情妇反腐"、"网络反腐"相比,"吃药反腐"的不靠谱显而易见。不过,"吃药反腐"的误读背后,其实折射出人们对多渠道反腐、可持续反腐的由衷期待。从"大脑支配行动"的角度推论,官  相似文献   

2.
政治学语境下的腐败是指被称为"政治之癌"的权力腐败。面对严峻的反腐败形势,我国在反腐败路径选择上依然存在着重道德反腐,轻制度反腐;重实体反腐,轻程序反腐;重权力反腐,轻权利反腐等倾向。要在坚持道德反腐与制度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制度反腐;在坚持实体反腐与程序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程序反腐;在坚持权力反腐与权利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权利反腐。  相似文献   

3.
<正>俄罗斯总统反腐事务局局长普洛霍伊在3月下旬访问了中国。普洛霍伊领导的反腐局,是俄罗斯总统普京重拳反腐的一张名片,通过这张名片,俄式"打虎""拍蝇"开始在国际反腐领域亮相。"总统反腐局"是个什么机构?俄罗斯"总统反腐事务局"成立于2013年12月,直属总统办公厅。根据总统普京签署的命令,反腐局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总统反腐政策的落实,监督反腐法律法规的执行,保障国家各反腐机关之间协调运作,为总统提供专业的建议。此外,反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杨卫泽、马建、乐大克等一批官员的落马,今年上半年,中纪委共查处16名省部级官员。纵观上半年,中纪委在"打虎"的同时,广泛"拍蝇",基层反腐不断深入,国企反腐持续发力,海外反腐成为反腐的"第二战场"。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让法规制  相似文献   

5.
<正>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力度显著加大,"苍蝇老虎一起打",落马官员的数量、级别前所未有。当前的高压反腐得到公众舆论的高度赞同,但是一些议论也随之出现。有人认为,持续的高压反腐态势影响了经济发展。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反腐败成本论",这个所谓的"成本"是指很多与改革相关的措施在目前反腐败的大形势下难以推进,原因是在反腐风暴之下,官员怕出事,宁可不作为。"反腐影响经济"等论调,可以说一直存在,这些议论当然无法撼动反腐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岁末,中纪委开通了微信,铺就了"最后一公里"的到达之路;2015年,中纪委的"打虎"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新年新计划,2016年反腐成绩要怎样巩固?新的反腐大计要考虑到哪些老问题和新情况?1.反腐"转轨"反腐败仍然主要运行在权力的轨道上,亟待早日完成向制度的转型。人类反腐败可以依靠的要素主要就是两个:人和制度。以人为主导的模式就是权力反腐,而以制度为主导的就是制度反腐。从人类反腐败实践演进的方向来看,一个基本的趋势就是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过渡。只有过渡到制度反腐,建立起系统的、科学的制  相似文献   

7.
<正>文艺与时代同行。这段时间,反腐题材剧《人民的名义》稳居"霸屏"地位,受到各阶层观众的喜爱和追捧。除了剧情跌宕、表演精彩,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了当前中国高压反腐的决心和实践,顺应了当前反腐败的民心所指和所愿。"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反腐败从来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在与腐败的较量中最终取胜,当下有些人仍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反腐攻势再猛也挡不住中国腐败的严重,甚至声称会越反越腐;有的认为一党执政反腐不可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反腐注定要失败;还有的"预测"重拳反腐将"昙花一现",腐败必将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十大反腐新闻集中在六月。六月,处在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的途中,是一个逐渐成熟的时节,恰如2013年的反腐新闻。总结2013年反腐新闻的特点,突破大、亮点多、领域宽但都只走到中程,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中央纪委"强身"也"强声"【新闻回放】中央纪委新一届班子组建以来,频频出手,既打出一套"强身"的"组合拳",又开门反腐,与媒体互动形成反腐舆论的高压态势:4月,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约谈了53名中央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对不少人来说",被请到办公室,面对面、一对一交流式的汇报还是10年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高压反腐的运行态势。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高压反腐"负面作用大"",不可持续"。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与持上述观点的论者商榷。一、高压反腐的正当性和可持续性笔者以为,今日中国的高压反腐,不是"风暴式反腐"或"运动性反腐",现在的高压反腐,主要是对  相似文献   

11.
<正>十九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从北京开完会回乡不久,就接受了家乡媒体的专访,谈及对反腐的新认识,对新时代的干部提出希望。记者:几年前说反腐,您曾说"蛟龙愤怒、鱼鳖惊慌、春雷震撼、四野震动"。十九大上您用的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变化在哪里?二月河:这是我第五次参加全国党代会,前几次也谈到反腐,但和十八大以来的成就比,没形成压倒性态势。我国历史上也有全国性反腐,如朱元璋、雍正时期,但仅限于某阶层、某件事。从中央反腐力度决心看,没有哪个政府提出过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反腐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纪委主导的"权力反腐"。由于"权力反腐"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在这特定时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权力反腐"又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要巩固和扩大反腐败成果,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反腐模式的转型,即由纪委主导的"权力反腐"走向常态化的"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反腐是网络技术条件下公民对公共权力监督的新范式。在以网络为手段的反腐进程中,设立网站的主体有官方和民间两大类。网络反腐的"双轨"运行,指官方网站反腐与民间网站反腐的并行,二者在反腐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特点,两者在反腐战场上应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补益。随着微博的出现,官民利用微博反腐成为网络反腐的新特点。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需制度的规约。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频频发威。小鼠标拉下腐败大官员,低成本催生反腐高效率,网络反腐以其独特的现实魅力展现在反腐舞台,经网络曝光、由网民参与的网络反腐热潮正改变着中国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已使它成为制度反腐的一种必要补充,已使它成为反腐大军里的一只"尖兵"。  相似文献   

15.
法律反腐是制度反腐的支柱。从动态上来看,反腐主要会产生立法方面的需求以及法律实施方面的需求。其中,立法是前提和基础,是关住权力,防范腐败的笼子,而法律实施方面的需求则是后续和保障。从静态上来看,反腐主要会对作为硬法的国家法以及作为软法的党法产生需求,二者在推进和保障反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却都是推进党的反腐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在反腐法治建设方面还存在两方面不足,即:在立法方面,现行反腐立法对党法过度倚赖,在国家法的建设方面则相对薄弱;而在法律实施方面,客观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党法越位"的突出问题。为此,在今后反腐过程中,应加强反腐的国家立法建设,并应加强反腐的执法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反腐,"打虎""拍蝇""猎狐",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在与腐败的较量中最终取胜,当下有些人还是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反腐攻势再猛也挡不住中国腐败的严重,甚至声称会越反越腐;有的认为一党执政反腐不可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反腐注定要失败;还有的"预测"重拳反腐将"昙花一现",腐败必将卷土重来。果真如此吗?中国共产党到底能不能管住腐败?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中央近日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这是继2008年发布"反腐5年规划"后,中央第二次制定下发规划。分析两份规划,可以观察5年来中国反腐新变化,以及未来5年的反腐路线。  相似文献   

18.
<正>在纪检体制改革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制度反腐还未实现之时",两规"要慎用、少用,但不能马上不用。在反腐败斗争中,"两规"既是反腐利器,又备受争议。回顾历史,"两规"产生于反腐实践。1982年开始的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中,各级纪委深感手段的不力,"一张桌子一支笔、一张纸加一张嘴"的办案手段,远远不能适应反腐败需要,"两规"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正>以手中的权力,交换带有文化品位的物品,进而获利……如今,"雅贪"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反腐案例报道中。在高压反腐的态势下,"雅贪"以其隐蔽性、相对专业性,正受到一些贪官青睐。  相似文献   

20.
<正>反腐中的低调与高调去年以来,重庆与广东,分别是中国反腐败两大新闻发酵地。外界有评:重庆高调反黑,打保护伞;广东低调反腐,捉贪官。广东反腐大案震惊全国。今年5月,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两规"。此前,2009年6月,原深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