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苦乐     
<正>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  相似文献   

2.
正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因为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  相似文献   

3.
正忆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多是酷爱读书。他的读法很有特点,不仅博览群书,深入钻研,秉持"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的读书理念,而且好读书但不唯书,注重将读书与实干结合起来。"横有多长"体现了视野开阔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博览群书。在当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不仅通读了大量  相似文献   

4.
陈仲丹 《唯实》2015,(1):69-72
曾国藩是晚清重要的历史人物,其功业显赫,当时就被人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同时他也是一个好读书、善读书的人,一生坚持读书,乐此不疲。他读书的特点除勤勉外,还偏好深湛之思,将读书的心得用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对他事业的成功有极大帮助。《清史稿》对他有个评价,称"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学问来自读书,这就是说他的功业主要归之于他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曾国藩人生的后半段主要是在忙碌的官场度过的,尤其是在组建湘军后的十多年,经常是战局紧迫,事务纷繁,但无论是  相似文献   

5.
荣光 《江淮》2011,(3):24-25
"三新"党员胜光说起当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合肥市瑶海区政协委员胜光很自豪:"我当党员没几年,所以我是‘三新’:新经济、新党员、新代表。"46岁的胜光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他说自己的入党过程"艰难曲折"。他一共四次申请入党,前三次都未能如愿:早在大学读书时,他就申请过入党,但未获批准;参加工作后,他递交了入党申请,谁料还未批准,他却辞职下海创办自己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读书寂寞事     
<正>读书是件寒、冷、苦的事情。过去指冷寂的读书之地为"寒窗",谓之"自甘寂寞","坐冷板凳"。甚至因读书导致贫穷,那就更苦。朱买臣光读书不上班,导致家贫,只好以砍柴为业,卖柴时还手不释卷,妻以为羞,和他离了婚。家境较好的读书人,读闲书打发日子,觉得快乐,那是另一种读法,但要是换一个环境,就不会是"羲皇上人"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里有个B博士,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精神备受折磨。  相似文献   

7.
读书的境界     
<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能够读出一个人的境界来。匡衡凿壁偷光读书,那是因为家境再穷困,却难不倒读书求知的信念;孙敬头悬梁读书,那是因为他读起书来通宵达旦;苏秦锥刺股读书,那是因为他要立志做大事;车胤囊萤夜读;孙康映雪读书……名人读书,都能在书籍里找到他们鲜活的身影。读书读出了境界,莫过于鲁迅先生在《从  相似文献   

8.
散木 《党史博览》2013,(3):19-23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陈毅以一代儒将著称。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风流儒雅格外浓烈。于是,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鲜明印记。早年的学习经历"我五岁开始在家乡的私塾里识字读书","六岁半读完《四书》","小时候我记忆力很好,读书三遍就能背诵"。这是陈毅分别于1942年3月在根据地对国际友人罗生特的信中和1952年对妻子张茜讲的。他还说:自己"九岁时,随父亲移家成都,找了一个私塾老师,学唐诗、宋词、《诗经》。以后辛亥革命爆发,我在成都上  相似文献   

9.
读书之道     
毛泽东说:"有了学问,可以看到很多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康熙博览群书,嗜书如命,凡辞章、声韵、律吕、历算、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他说:"读书一卷,即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即有一日之益。"他很重视实践,提出读书"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  相似文献   

10.
正鲁迅把读书分为职业的读书、嗜好的读书。他认为: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课……其实这样的读书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我理解,鲁迅心中"嗜好的读书"才是愉快的事情。梁衡说: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作为领导干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自幼工诗文 ,善于运用对联言志寄情。1916年 ,周恩来还在中学时代时 ,他的同学王朴山去日本留学 ,临别送行 ,周恩来赠联一幅纪念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寥寥八字 ,将他振兴国家 ,抗御外侮的壮志雄心集中地表达了出来。他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 ,为自己撰自勉联 ,作座右铭律己 ,要求在交友、读书中做到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1917年9月结束中学生活时 ,他为寻求革命真理 ,东渡日本。在出国前夕 ,他作诗曰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青年周恩来题联抒怀@田大金…  相似文献   

12.
晓歌 《先锋队》2015,(9):52
在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文艺生活,谈到了文艺对自身成长的影响。2014年2月,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对阅读的喜爱,"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近书者寿"还真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道理不是不懂,只是忙于现实的工作、应酬,沉湎俗世,本身则是对自己的放纵。有调查表明,近年来,国人平均每年的读书量还不到1本,而在家国多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一生读书无数,其中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更是爱不释手。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到人生结束,至少读了70年《三国演义》。他熟读《三国演义》,经常运用并赋予《三国演义》以时代含义,传播他深刻的思想。从小就是"三国故事大王"少年时代,出生于韶山农村的毛泽东就爱看书。当时在他老家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三国演义》还不多见,毛泽东第一次读到这部书,就爱不释手。毛泽东不但爱看《三国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陈云是"搞经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有着醇厚的人文素养。"马背上"的读书人陈云勤奋刻苦,喜欢读书,既是革命家,也是读书人,可以说是"马背上"的读书人。他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却天资聪颖,喜爱读书。从上颜安小学到去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店员,他都是因为读书优秀,而得到贵人相助,从乡下走向都市,从小我走向职业革命家。读书伴随着陈云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环境相对稳定。他  相似文献   

15.
正周恩来喜欢把天津称为他青年时代的故乡。这里有他读书的学校,也有他一生难忘的战友和师长。1913年,青年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自此,他与"南开"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组织进步团体,初露领导才能1914年3月,在南开学校读书的周恩来和好友张瑞峰、常策欧等同学,发起组织了一个学生团体"敬业乐群会",取"敬重学业,联络感情"之意。他们定下办会的宗旨为:"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  相似文献   

16.
<正>媒体报道,深圳近期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被一些人视为"无用之书"的文史哲书籍销量走高,有的还成了畅销书。看罢新闻,且喜且忧。喜的是,人们的读书取向在回归、品味在提升;忧的是,"有用"、"无用"的争论仍有所闻,废弃不读的现象并未消失,否则人文书籍在书店里受欢迎也就不会成了"新闻"。"无用之书"是不是真的没用?毛泽东同志不仅自己酷爱读书,还鼓励党员干部要经常读书。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惜墨如金的《工作方法六十条》里,也是苦口婆心地告  相似文献   

17.
读书的回报     
<正>外出参加培训,同室是外地某单位的领导,夜里11点多,笔者躺在床上看书,这位领导开门而入,满身酒气。见我手里捧着书本,他笑着说:"没想到你还是好读书之人,难得呀!"我赶紧回答:"不是好读书,只是习惯了睡前看两页,否则睡不着觉。"他马上说:"好读书就是好读书,你用不着谦虚。其实,以前我也喜欢读书,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工作一大堆,应酬又多,就再也读不进去了。"  相似文献   

18.
"省先生"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唐家坨外婆家度过的.尽管外祖父家也是务农的,但有一个舅舅是开馆教书的,所以毛泽东经常到那里听听.直到8岁那年,父母才将他接回韶山入私塾读书.从8岁读到13岁.6年中,他先后在韶山一带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等6处私塾读书.每天清早和晚上他或在地里劳动,或放牛、拾粪,白天到校读书.农忙时就参加收割庄稼.为此,毛泽东戏称自己为"六年孔夫子".正是这6年孔夫子式的教育,培养了毛泽东"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他后来树立起"古为今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泽东经常坐在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块石头为"读书石"。毛泽东酷爱读书,可以说,凡是他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都有他读书学习的生动故事。在井冈山时期,他随身带着可以装"文房四宝"的土布口袋,每到一处总是先摆好笔墨纸砚,以便随时学习、工作和写作。长征路上,有时患病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他仍然坚持读马列的书,自嘲地说自己是"马背上的马列主义"。毛泽东为我们树起一座读书的丰碑,"读书石"具有永远的昭示作用。读书无需太多投入,  相似文献   

20.
正周恩来与哈尔滨有着不解之缘,从青年学生到大国总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曾10次踏上哈尔滨这块黑土地,这里留下他"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光辉一生深深的印记!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地方。当周恩来还是青年学生的时候,他就曾来到哈尔滨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1917年6月,19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从天津南开毕业,"为了中华之崛起"发愤读书的他决定赴日求学。出国前,借去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