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瑶 《党史博览》2009,(12):42-47
在战争年代,林彪提倡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是为了打好仗 在战争年代,林彪是非常注意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尤其是军事著作。毛泽东的一些军事著作,比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十年内战的经验总结;指导抗日战争的《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也包含了十年内战的宝贵经验.林彪作为红军主力部队的指挥员,参加了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和东征.对于毛泽东撰写的军事著作,有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8月,毛泽东在其名篇《矛盾论》中提出一个论断:"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战争可以转化为和平,和平也可以转化为战争,但这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是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剖析的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是单纯思辨的结果,而是毛泽东通过分析中外战争史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革命战争经验和世界战争经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其表现形式是策略、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创新,而实质则是研究战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突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了“如何研究战争”的重要方法,对党在十年间所累积的战斗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一年后,他所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则从哲学角度将“如何研究战争”的理论系统化和抽象化.毛泽东对“如何研究战争”的论述,有助于拨开人们军事理论研究中的“思维迷雾”,确立正确的军事理论研究思路,有助于推动人们对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及内在规律进行深入思考,找准影响制约我军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为我军在未来激烈的敌我对抗中创造“克敌制胜”新战法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4.
《唯实》1982,(Z1)
毛泽东同志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科学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他的许多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是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典范。《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这样的代表作之一。一、《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的历史背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1936年底毛泽东同志为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思想,建  相似文献   

5.
正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利用相对稳定的局势,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经验,写了两篇重要文章。一篇是1935年12月发表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系统地解决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一篇是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下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我们党掌握和运用辩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介绍1932年5月10日,《青年实话》第一卷第十七期发表顾作霖撰写的文章《加紧"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瓜分中国,扩大民族革命战争运动周年"的工作》,插入了4幅漫画,分别是《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反对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努力执行反对帝国主义运动周工作》。漫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把中国比喻成一个甜美的西瓜,美、日、英、法、德、意等帝国主义的刀子一起抢着切这个西瓜。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创立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杰出的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与他善于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思想遗产,尤其是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的精华,也是分不开的。本文就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学习研究和运用,作些历史的考察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示,今年的干部理论学习,要着重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确定下来的书目有以下八篇:《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和战略问题》这篇著作中,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述了战争和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首要地位,以及我们军事工作的发展和战略方针变化的具体道路,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和战  相似文献   

11.
1930年5月间,毛泽东在江西寻乌作调查时撰写的《调查工作》一文,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现的.1964年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时,将其收录其中,首次公开发表,并改题目为《反对本本主义》,且在注释中作出了详细说明:"《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名著,曾一度散失.六十年代初才重新得到,后经毛泽东同志亲自审定,并在《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中第一次公开发表."1991年2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在第一卷中唯一增补的一篇著作就是《反对本本主义》,又备注说明:"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相似文献   

12.
正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下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  相似文献   

13.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看毛泽东的理论创新,应该是理解哲人毛泽东的一个很好的视角.毛泽东是中国革命斗争历史选择的引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合格的哲人;他在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写下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创新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性文献,如《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毛泽东的创新观点和实践探索是符合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进程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是我们党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的经典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成为指导人们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终身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他所发展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也给今天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从1941年5月到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为延安整风运动撰写了三篇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这三篇文章中所展示出来的问题观是毛泽东问题观思想成熟的标志。这不仅对指导当时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伟大的一生,撰写了许多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光辉著作。《论持久战》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它所提供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真理,不仅已经为中国革命的实践、特别是为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6.
魏驰 《世纪桥》2020,(1):33-36,48
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所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阐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多问题。文章从坚持问题导向的角度出发,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研究革命战争、怎样科学的分析战争中的各项因素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合理的战术安排等问题。我们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的问题,这篇文章从分析方法上为我们今天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难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妄图武力征服中国,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抗日救国的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民众起来反抗,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为抵御外辱,中国共产党人做了许多努力。其中,毛泽东起草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  相似文献   

18.
《唯实》1982,(Z1)
《战争和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同志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毛泽东同志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光辉范例之一。今天,我们重读这篇著作,学习毛泽东同志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用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着中国革命的特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而进行的长期的革命战争。而且,这种长期的革命战争的形式和内容,又只能是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毛泽东根据中央的决议,回湖南领导秋收暴动,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主动将部队转移至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用兵如神,唱响于长征,又把长征唱响。毛泽东在长征中的用兵,的确堪称是战争指导艺术的经典之作。毛泽东也把他的这段用兵实践,作为他在战争指导艺术创作上的"得意之笔"。然而,毛泽东并不自认为是神,也不认为战争指导全凭指挥员个人的神机妙算。他在长征结束后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深有体会地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