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毛泽东说,他一生最难忘记的地方有三个,分别是井冈山、东固和延安。名不见经传的东固,是什么让毛泽东终生难忘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对的党领导"的制度。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始于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2.
正"支部建在连上"与"小组建在班上",是毛泽东在人民军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一大发明。"支部建在连上"这种组织制度,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项制度,起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1927年10月,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来到了井冈山。经过一年的努力,无论是军队工作、党的工作,还是地方工作,都取得了大的发展。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初具燎原之势。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向中共中央写报告,  相似文献   

3.
1927年9月,毛泽东奉命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暴动受挫后,他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为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三湾改编"留了下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三湾改编,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的整顿和改编。它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开篇,标志着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开始形成。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迫切需要解决军队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利后,在向井冈山转战途中对部队进行的三湾改编,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基础,是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回顾这段光辉历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三湾改编在摧毁旧式军队传统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中的巨大作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人民军队中创造的业绩是何等伟大辉煌,从而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相似文献   

6.
9月9日,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的生命定格于1976年的这一天,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也正是在这天,他遭遇了生平中唯一一次被捕。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根据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天,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军事家征程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刘志宏 《党史文苑》2007,(10):20-21
1927年9月,毛泽东奉命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暴动受挫后,他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为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三湾改编”留了下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享有"铸剑先驱"之誉的中共中央首任监察委员蔡以忱(1899-1928),曾与毛泽东、董必武、罗章龙、邓演达、瞿秋白等合作共事。1927年9月秋收起义时,时任中共安源市委书记的蔡以忱,是发动起义的核心人物之一,其后历任中共湖南省委秘书长、湘西特委常委、组织部长、军委书记。1928年10月25日,在湖南澧县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今年是秋收起义90周年,笔者谨以此文纪念这位革命先驱,回首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相似文献   

9.
徐焱明 《湘潮》2015,(7):70-72
桂东是一块神奇的红色土地,是"第一军规"颁布地、党的群众路线发祥地、红六军团誓师西征始发地、湖南解放第一县,是孕育我党军规的摇篮。一、革命现实需要,"第一军规"催生一支崭新人民军队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随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工农革命军创建伊始,队伍成分复杂,有小资产者、游民无产者、从旧军队过来的人,带来了某些小生产者的习惯、游击习气、军阀作风等,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0,(3)
正图片说明: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在荆竹山地区宣布了人民军队三大纪律。1928年毛泽东率部队攻打遂川县城时,在李家坪向部队宣布了六项注意。后逐渐发展成为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严明纪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0,(2)
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几天,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详细描述了秋收起义部队的名称和旗帜:部队名叫"工农革命军",军旗是"镰刀斧头旗"。3年后的1930年8月23日,红一方面军在浏阳永和镇李家大屋成立,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多年以后,人们在李家大屋发现了一枚党徽印章,印章的图案是"镰刀与锤头"。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军队的建设,鲜明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配合纪念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与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拟于2017年七八月间在西安联合召开"毛泽东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1,(22)
济南军区铁军师步兵某团红一连,是人民军队中最著名的连队之一。毛泽东同志曾于秋收起义后亲自在该连发展过6名党员,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例。红一连在革命战争年代屡建奇功,新形势下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先后圆满完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旗号镰刀斧头"不是误写毛泽东1927年写过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起首两句,写的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名称和旗帜,谓部队名叫"工农革命军",军旗图案是"镰刀斧头旗"。对于军旗图案这一句,有注释家认为,这是毛泽东的误写。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在注释《西江月·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5.
"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在我军建军实践中总结和创立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保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的一项根本制度。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转移,9月29日到达江西永新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议了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了人民战争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消除了右倾悲观情绪,坚定了无产阶级革命信念。  相似文献   

17.
马海鹰 《党史文苑》2012,(8):28-29,38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和新省委一起策划、组织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转兵,放弃了继续执行中央确定的进攻长沙的计划,而是转向了湘赣粤三省交界的井冈山地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术进攻与战略撤退"相结合的经典开始。  相似文献   

18.
冯治  刘童  徐敏宁 《唯实》2013,(12):33-35
<正>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领袖,人民军队党建的缔造者。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先是通过"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等军队党建原则,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中,创造了人民军队党建的体制机制,确立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政治立场,保证了人民军队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辉煌胜利。一、"三湾改编"奠基军队党建面对轰轰烈烈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形势,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确立了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基于此次会议精神,中共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朱德、毛泽东率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90周年。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经过艰难转战,最终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史称"朱毛会师"。从此,毛泽东、朱德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建军思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共中央领导与红军高级指挥员,戎马倥偬,连年征战,聚少离多,而罗荣桓元帅则属特例,他从秋收起义与毛泽东相遇,就认定了这位伟人,从此追随毛泽东开赴井冈山、开辟赣南根据地、反"围剿"、长征……建国后,他一直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工作,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病逝。据毛泽东的秘书回忆,毛泽东心中悲痛,夜不能寐,坐在桌前写诗,以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