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2014,(11)
<正>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生态城市"就是种树、铺草、造水、建景观大道;有的认为应借鉴国外先进案例,只有花大价钱才能建"生态城市";有的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依照这些观点,生态城市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就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处处水景"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然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城市建设精品力作、统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区域协同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做好首都城市规划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要实行多规合一、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人民是否满意等作为衡量标准,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3.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建设工作的前进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安全、社会发展的难题。根据南京市灾害的形成条件不同可将其分为城市洪水灾害和城市内涝灾害,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暴雨极端天气增多、城市规划理念落后、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管理工作不到位、应急处置不当等因素。南京市应当从整治"外水"、通畅排水、加强蓄水、提升渗水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城市洪涝应急管理,打造"有里有面"的生态环保型城市。  相似文献   

5.
施灏 《学习月刊》2010,(6):132-133
湖北省委关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目标的提出,以及省委支持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宜昌建设生态城市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未能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二是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层次低;三是城市规划与环评建设未能实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2日,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在遵义市城市工作会议上讲:"以‘高标准建设’为主题,着力把遵义建设成为山水相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为建成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遵义市如何坚持规划引领,尊重发展规律,把遵义建设成为山水相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是我们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城市建设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为依托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  相似文献   

7.
岳振 《当代贵州》2013,(7):26-27
贵阳将以生态文明为统领,让绿色经济在西部崛起,到2015年,贵阳市要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去年底,在《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向媒体表达了上述愿景。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4,(11)
<正>近年来,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总结各地经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以绿化和宜居为主题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山地城市、宜居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等;以"低碳减排"为主题的低碳城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为主题的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的工业园区等。尽管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不同,但在当前条件下都  相似文献   

9.
刘翊  蔡满堂 《前线》2014,(3):45-46
2013年11月1日,2013北京论坛城市分论坛开幕,此次分论坛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45位专家学者和政界人士,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城市规划、生态文明等角度对城镇化的内涵到城镇化形成机制,从低碳发展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从城市人口研究到城市社会公平,从土地利用变化到城市空间布局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0.
青海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和重要生态屏障。西宁作为青藏高原区域性中心城市,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生态功能及欠发达的市情,决定了推进西宁绿色发展的现实意义。推进西宁绿色发展,最终是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数字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指通过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3G等数字平台和相关信息技术,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层面的数字化、智能化,进而提升和完善城市的总体功能的信息体系,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所谓生态城市,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的生态系统,是基于社会、经济、自然三者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实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之一.国际生态城市建设主要采取政府导向型、科技先导型、项目带动型、交通引导型、组织驱动型、城乡互动型等模式.借鉴国际建设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应采取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实施重点突破战略、构建生态城市交通体系、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强化城乡融合建设理念等途径措施,加快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文明城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推动我市建设幸福美好皖北中心城市、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重要举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创建  相似文献   

14.
阮直 《学习月刊》2014,(17):15-15
城市规划本来是规划专家拿出方案,然后由城市的行政官员与方方面面的专业人士再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通过,就可实施的了。可如今有些城市的规划恰恰不是专家在规划,而是一个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在纸上画,然后再交给专家去规划,这样的城市规划在我看来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相似文献   

15.
<正>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很善于谋大事谋全局,善于抓住事情的要害。在他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城市规划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生动形象地提出解决好城市建设中"骨头"与"肉"的关系问题。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上作了题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的报告。邓小平在报  相似文献   

16.
孙非亚  陈曦 《世纪桥》2011,(21):135-137
"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预计2030年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将达到60%以上,以生态文明来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解析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在总结国外主要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最后讨论了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个城市有水才有灵气,有水才有绿意,有水才有生机,而人文与水利的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借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有利契机,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修建自柴家峡水电站至安宁区的自流运河——桃花溪生态水利工程,构建兰州城市生态水系功能网,对开发利用黄河、展现黄河文化、塑造环境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现象越来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规划不合理,资源过度集中,城市建设存在偏差及管理落后等。治理城市病必须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强化城镇规划的引领作用、优化城市布局、促进产城融合、提高城市综合承栽能力、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20.
市第几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确定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规划战略,呈现出“大气、洋气、清新亮丽、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城市风格,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天津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本刊记者采访了天津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尹海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