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楚雄,毛泽覃的儿子,毛泽东的侄子,1927年生于长沙,1945年8月参加新四军,1946年6月29日参加中原突围,随三五九旅自湖北大捂县宣化店出发,经湖北、河南等地到达陕南。8月,随张文津、吴祖贻赴西安与国民党谈判,途径宁陕县江口,被国民党胡宗南部杀害,时年19岁。然而多年来,当年这一事件的详细过程,一直谜团重重。1984年初,中原部队和谈代表被害案联合调查组成立。调查组成员跋山涉水,深入城乡走访各有关当事人近千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数百场次,查阅档案史料数千卷册,经过近两年艰苦深入的调查,终于揭开了——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1,(7)
正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起点,而我军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我中原军区部队中原突围的胜利,不但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力量,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兵力,还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作战。从不同侧面概述这场重要的战役,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其历史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史纵览》2016,(7):8-10
正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我中原部队开始突围。1946年6月,蒋介石在内战部署基本就绪后,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193个旅、158万兵力,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国民党军用于围攻中原解放区的总兵力约30万人,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中共中央军委为保  相似文献   

4.
正1946年,长江以南的解放军主力基本上已遵照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从原有根据地北撤。而在长江以北,离长江较近、被国民党看作"眼中钉"的主要是中原和苏中两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地处鄂东北和豫东南,南临武汉和长江,平汉铁路从这里通过,可以威胁武汉,又是国民党军沿平汉铁路北上进攻华北的必经之地。国民党军想大举北上,要首先扫清这个"障碍"。1947年11月,陈毅在淮阳汲冢地区会见中原突围部分干部时说:"如果没有中原部队的战略牵制,那就很可能没有上  相似文献   

5.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调动30万军队围攻我中原军区5万多人的部队。为了保存实力,中原军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实行了分路突围。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所在的北路军左翼部队,在司令员李先念的率领下,经过了抢渡唐河、白河,强渡丹江,血战南化塘等战斗后,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粉碎了蒋介石刘峙部企图于荆紫关以南全歼我北路军主力的阴谋,得以继续西进。7月21日,部队到达陕南商南县梁家坟南侧的椴树桠时,又突然遭到国民党胡宗南部整编第九十师第六十一旅的阻击。  相似文献   

6.
1939年8月三五九旅奉命由晋察冀回到陕甘宁边区1941年3月进驻南泥湾一方面是加强边区南线的防务防止和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犯另一方面是以南泥湾为中心进行﹃屯田﹄开展大生产运动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大创举进军南泥湾后部队掀起了向荒...  相似文献   

7.
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约百余里,荒无人烟,给部队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三五九旅在开进南泥湾以后,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迅速掀起了生产热潮。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  相似文献   

8.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背信弃义,公然撕毁停战协议,悍然向中原我军发动大举进攻。我中原部队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人的率领下,一举突破敌苦心经营达半年之久的“内层包围圈”。7月7日,李先念司令员在突围路上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反对蒋军违约进攻》的谈话,向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破坏和平的罪行。在此前后,驻南京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分别于7月2日和8日约见了  相似文献   

9.
正1908年4月,王震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佃农家庭。1922年,王震到长沙从军,后当铁路工人,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5月,王震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1937年10月,王震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1939年至1941年年初,王震带领的三五九旅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粉碎了日军强渡黄河的阴谋,反击了国民党的多次"摩擦",保证了边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映。这部影片以艺术形式,生动地反映了1946年中原我军为反对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对于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人们也许还不大熟悉。本文试图对中原突围的历史背景和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介绍。一、中原突围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什么是中原突围?为什么会发生中原突围?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中原军区是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在鄂豫边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部、从河南中、西部南下的八路军王树声部和从湘粤边北返的八路军三五九旅王震部等三支部队组…  相似文献   

11.
陈梅娥  钱正岗 《湘潮》2005,(12):51-51
彭祖贵1919年出生在湖南省永顺县王家乡(今古丈县茄通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红二方面军参加了长征。1940年4月下旬的一天,彭祖贵随部队在陕北执行河防任务时,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他火速赶回三五九旅旅部所在地绥德。赶到旅部,旅政治部主任袁任远一见到他  相似文献   

12.
正开国上将王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将领。他一生无私无畏、勇挑重担,哪里最困难就主动要求到哪里去战斗、去工作,是我党我军英勇作战、艰苦奋斗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当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时,他率部自力更生开发南泥湾;当党中央需要部队护送干部去开辟南方根据地时,他主动要求率第三五九旅孤军南下;1949年9月,  相似文献   

13.
王贞虎 《党史纵横》2013,(10):32-33,12
1949年冬,以王震为司令的三五九旅挺进新疆,他们激战兰州,智取河西,翻越祁连,西出玉关,解放新疆。之后,三五九旅老部队用热血和汗水,在新疆创建了四大垦区。农垦区从伊犁河谷到昆仑山下,从开都河畔到塔里木河两岸。  相似文献   

14.
在决定新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三年解放战争中,神州大地驰骋着一支神速出没的部队.他们以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面对着美国机械化装备的800万国民党军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就是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老百姓亲切地称其为刘邓大军.当年,我就是中原野战军二纵四旅十二团一营的一名战士.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26日,是中原突围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中原军区部队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等领导下,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于1946年6月26日开始了中原突围战役,一举杀出国民党30万大军的包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原突围战役中,捷报迭传,英雄辈出,可歌可泣的故事层出不穷,本文撷取王震将军在中原突围前后的几例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1940年初秋,我们津南自卫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之后,奉命恢复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建制,部队从冀中进驻到陕北的米脂县,团部驻扎在米脂县城内蟠龙山上的一座大庙里.这时,我是七一九团副团长,后来因为团长张仲翰到延安学习,由我和政委曾涤同志负责部队工作,我又兼任了米脂县城的城防司令,还当上了米脂县中学的董事长.那时,蒋介石政府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对陕甘宁边区大搞经济封锁,不断制造军事摩擦,停发了我军的粮饷,使边区军民处于严重困难的境地.在我团驻防的米脂县城里,设有国民党的县党部和所谓国民革命政府.他们嘴里空喊抗日,暗地里搜集我方情报,挑拨我军和群众的关系,阻挠我们发展生产,干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事.旅部首长王震同志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多次指示我们,在搞好部队休整、训练的同时,开展生产自救,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团结一切抗日爱国力量,同国民党顽固派势力作坚决的斗争.我们刚到陕北时就听说,王震旅长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把国民党专员何绍南这个“摩擦专家”赶跑了.旅部首长的斗争胆识和策略,鼓舞着干部战士的斗志.在我们同各种艰难困苦作斗争中,1941年的春节来到了.大年初一,米脂县的各界人士到驻地给我  相似文献   

17.
周武 《世纪风采》2008,(4):19-20
名扬大江南北的《南泥湾》,使三五九旅这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能战斗,能生产”的事迹家喻户晓。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三五九旅,如今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正>【老兵档案】李森,1921年12月生于山西省灵丘县,1939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4月加入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三五九旅供给部护卫队任队长、司务长。1944年,他在任三五九旅护卫队队长刘三多的带领下,在延安一带与当地的军民一起开展抗日斗争。1949年8月,他跟随王震将军的部队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屯垦戍边的生  相似文献   

19.
1946年春末,鄂豫边区遭受到国民党军26个旅约30万兵力的重重包围,驻扎湖北宣化店的我原新四军部队奉命突围。我军一部佯装大部队牵着敌军主力向东北方向驰奔,而主力则兵分两路,在武汉、信阳之间及柳林、花园之隙,潮水般杀过敌人封锁线,直奔豫西、鄂北及陕南。这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中原突围。 在突围的新四军第十四旅(干部旅),有一支说日  相似文献   

20.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对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举进攻,李先念司令员指挥部队英勇突围,率领主力一部向西作战略转移,7月下旬到达陕南,与刘庚、龚德芳率领的游击队在洛南县胜利会师,开始了在陕南创建根据地的艰苦历程.9月底,李先念奉命回延安,征途中,数次历险,他却以革命家的胆略和智慧,力挫敌人,最终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