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湘精神对湘籍女性民族歌唱演员群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中天曾说:"湖南人是不怕‘蛮’的……言人所不敢言、不能言,很有些蛮劲呐!湖南有句土话,叫‘霸蛮’。""‘霸蛮’是湖南人的性格,也是湖南人的精神。"古往今来,在那些名扬天下的湖南籍人物的身上都具备这种"霸蛮"的特质。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2.
正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在"一大"13名代表中有四位是湖南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李达、周佛海。这四位湖南人在"一大"期间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李达负责"一大"的会务工作及会前的准备工作;何叔衡是"一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人,当时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为28岁,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湖南人的精神?最早提出湖南人精神这一概念的,是中国五四运动的旗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独秀。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欢迎湖南人底精神》,并将湖南人的精神概括为奋斗和创新的精神。然而,湖南人精神的研究在20世纪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直至进入21世纪。2002年,刘健安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湖南人的精神》一书,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4.
湖南人长期被谑称为“骡子”,或被鄙称为“蛮子”,面子上确实有些难看,但这样的谑称和鄙称根本伤不透湖南人皮实的自尊心。湖南人质朴无华,既是地理使然,民风使然,也是湘籍先贤们持续倡导、不断因袭使然。“朴实”之延伸则为“廉俭”,湖南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可谓超预期。陶澍喜欢“开诚布公,秉直而行”,常说“接人办事老实为妙”,他讨厌奸巧小人弄权术,耍心机,遂赋七言诗《蜘蛛》,以示不屑:“机关暗里巧藏神,欲吐仍茹伺隙频。”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6,(9)
正"在伟大的长征中,湖南人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毛主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军事谋略,早已为全世界所认可。"湖南党史陈列馆宣教部部长陈艳充满激情地向参观者介绍说,"而毛主席的雄韬伟略在长征中的实行,湖南籍将帅发挥了重大作用。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位开国元帅,更是优秀湖湘将领的代表。他们攻坚克难,是毛泽东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也是我们湖南人心中的‘战神’。"  相似文献   

6.
只要平和     
1949年初,毛泽东接见南京国民党的和谈代表刘斐。见面时,毛泽东开口问:"您是湖南人吧?"刘斐回答:"我是醴陵县人,与主席家乡是邻县。"毛泽东高兴地说:"啊,我们是真正的老乡。古人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相似文献   

7.
杨阳  陈龙 《学习月刊》2011,(7):53-54
蔡元培先生说,湖南人性质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所以,湖南人的自我冲突总是很激烈,不怕流血。谭嗣同是维新派为变法流血第一人,宋教仁被孙中山称作为宪法流血第一人,刘道一是同盟会为革命断颈第一人,陈天华是留日学生为正义事业蹈海自绝第一人。"半部中国近代史,皆由湘人血写就"。甚至有人说,世界上最倔强  相似文献   

8.
新闻眼     
正"提篮子":花样百出的政商勾结近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在对湖南省委的反馈意见中提到,要严查领导干部及亲属插手工程项目、内外勾结"提篮子"以及教育、科研、金融等领域腐败问题,"提篮子"问题引发热议。湖南人把"空手套白狼"的中间商称为"提篮子的"。据调查,"提篮子"的手法和途径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9.
江上风清     
正川江上走船行船,人们称逆流为上水,顺流为下水。同样,川江上的风,被称为打上风和打下风。东汉时期,木船开始利用风帆助航,那时没有棉布,一般用麻布或篾席做帆。杜甫寓居夔州时有诗描述:"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大意是开船扬帆时必须杀牛祭拜,诗中"挂席"指的就是"篾席帆"。唐代,一些川江木船的桅杆顶端装有一种可随风转动的木鸟,桡胡子通过观察木鸟嘴上的长布条来判断江上的风向,称其为"伺风鸟"。  相似文献   

10.
朱镕基作为湖南人,自幼受到湖湘文化的熏陶.湖湘文化心忧天下、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根植于他的骨髓里,造就了他施政的"朱氏风格".同时,"朱氏风格"又继承和弘扬了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7,(2)
<正>参天大树是有一圈圈"年轮"的。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描述过去一年的"年轮"时特别指出: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建成开馆了。看来,党史工作者也是可以留下精彩"年轮"的。蒙达尔纪纪念馆的建成开馆,为我省在欧洲打造了一扇历史之窗、文化之窗、友谊之窗和开放之窗,被评为2016年全省十件大事之一。这是湖南人的荣耀,更是为此付出过艰辛劳动的党史  相似文献   

12.
蔡欣然 《世纪桥》2005,(6):74-77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有这样一些名字是我们熟悉的:“以文人而封武侯第一人”的湘军大帅曾国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革新派国士魏源、维新变法领袖梁启超、共和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当代也有杰出代表层出不穷:朱镕基、李铁映等人,都来自“惟楚有才”的湖南。湖南人嗜辣,红红火火的剁椒让湖南人骨子里总是涌动着澎湃的激情,三湘江水又赋予了他们灵动变通的天性。于是我们看到,当新思想、新变革迎来阵痛的时候,总有湖南人站出来,点  相似文献   

13.
夏远生 《党史文汇》2005,(12):17-21
毛泽东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湖南人.南方少雪,湖南更少雪.而在少雪的南方、少雪的湖南出生、生长、长大的这个南方人、这个湖南人,毛泽东一生却酷爱雪、与雪结下不解之缘.他特别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也让人的心灵纯洁净化的雪.宋代词人吕本中在<踏莎行>中写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更加如此,"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性格"奇绝",形象独特.仔细读读毛泽东的千古名诗<沁园春·雪>,这首专门吟咏雪、原名"咏雪"的诗词,给人以很多的新的感触.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毛泽东人生历程上的"雪"中,感受到诗人的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湖南人.南方少雪,湖南更少雪.而在少雪的南方、少雪的湖南出生、生长、长大的这个南方人、这个湖南人,毛泽东一生却酷爱雪、与雪结下不解之缘.他特别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也让人的心灵纯洁净化的雪.宋代词人吕本中在<踏莎行>中写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更加如此,"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性格"奇绝",形象独特.仔细读读毛泽东的千古名诗<沁园春·雪>,这首专门吟咏雪、原名"咏雪"的诗词,给人以很多的新的感触.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毛泽东人生历程上的"雪"中,感受到诗人的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  相似文献   

15.
以湘为荣     
谭斌 《湘潮》2010,(4):1-1
<正>我虽然出生在延安,童年在山西,求学在北京,但却是个湖南人。每当有人问起我的籍贯,我总是自豪地回答:我是湖南人。1998年湘南起义70周年时,我与夫人和小妹陪同老母亲回到老家资兴市。在高举横幅的乡亲们的热情簇拥下,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湘军战功显赫、战绩辉煌。在剿灭太平天国革命的战争中,曾国藩之湘军应运而生,随之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中,湘军都有上佳表现,以至有“无湘不成军”之说。由于湖南人耕读传家,却因此给人留下了湖南人只会读书、打仗而不会搞经济的印象。实际上,近代以来,最早倡导变法并力推洋务运动的是以魏源、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湖南人,到今天经济发展大潮中湘商的崛起,“湘省士风,云兴雷奋”,无不显示着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钟祥英,湖南人,部队转业干部。1993年9月在工作中因车祸使他成为一名肢体残疾人,他说他自己对残疾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84,(1)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有十位,其中有三位是湖南人,他们是彭德怀(湘潭)、贺龙(桑植)、罗荣桓(衡东)。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有十位,其中有六位是湖南人。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五十七位,其中有十九位是湖南人。本刊从这期起,将陆续介绍湖南籍的六位大将和十九位上将的简要经历。  相似文献   

19.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作者湘潭人杨度写这首诗时留学日本,和他一起在日本的中国人中,有赞成保皇的康有为,有赞成君宪的梁启超,  相似文献   

20.
每每朋友们聚会,大家的话题不知怎么都会扯到"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似乎对湖南的文化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崇尚感、兴奋感。而听到这些议论,作为一个长期在北京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湖南人,我自然也会激起一种家乡人的骄傲。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深厚的底蕴,为新时期湖南文化事业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