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刑事诉讼中,往往会遇到证据“一对一”的情况,如何处理此类案件,颇为棘手。所谓“一对一”,是指某些刑事案件有两个肯定与否定对立的直接证据,即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在数量、质量和证明力上似乎势均力敌,不分上下。在刑事诉讼中,证据“一对一”的情况大抵有如下几种:①在同案被告人供述中,  相似文献   

2.
快到飞往巴黎的航班的登机口时,我们从一路飞奔变为一溜小跑。飞机尚未起飞,但登机通道已经关闭。登机口的工作人员正在平静地整理着票根。登机口到机舱口之间的登机桥已被收起。  相似文献   

3.
有的案件某一事实的当事人只有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对事情经过各执一词,所提供的证据相互对立,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证据或者至多只有一些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明锁链的间接证据。这种证据在办案中通常被称为“一对一”证据。“一对一”证据由于在证据充分性上有所欠缺,无法依靠其他证据的印证来判断案件事实的真实情况,因而给监察机关正确认定案件带来极大的难度。笔者现就这个问题略陈己见。  在这些案件中,“一对一”证据是仅有的直接证据,相互对立的每一方证据都没有其他证据可以印证或只有少量的间接证据。因此办案人员必须围绕…  相似文献   

4.
“一对一”贿赂案件的取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行贿方入手,选择好突破口 1.从行贿方入手,获取关键证据。一般来讲,对于被索贿的、为谋取合法利益而由于受贿人主观原因未使行贿人得到欲谋取的利益的和一次性行贿、受贿即结束贿赂关系没有后路顾虑等情况,可以利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行贿人隐瞒、抗拒心理,促使其揭发犯罪。在得到行贿者提供的证据之后,  相似文献   

5.
李明 《中国律师》2011,(3):57-59
在目前的刑事司法实践中,“一对一”案件的证明是刑事审判中的一大难题,而这一问题在职务犯罪案件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此类案件中,往往只有行贿者与受贿者而无第三人在场,难以收集到或者根本没有耳闻目睹的证人证言,也很难获得足量的间接证据。收集到的证据难以达到证据确凿、充分这一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口供补强规则等程序制度,以适应当前打击职务犯罪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对一”贿赂案件是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一对一”就是指一方揭发或提供行贿证言,而另一方则始终否认,使办案人员一时既难以认定又难以否定。对这类违纪案件如果草率地认定或否定就容易使违纪者逃避党纪政纪制裁或形成冤案。这是当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面临的一个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查处“一对一”受贿案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予以认定。一、寻找直接证据予以认定。直接证据包括目睹者的证言、直接记载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购物发票、信件)等。“一对一”贿赂行为虽…  相似文献   

7.
“一对一”类型的受贿犯罪案件与普通受贿案件相比,其作案手段更为隐蔽,案情更为复杂,取证认定工作更为艰难。因此,针对“一对一”受贿案件的特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取证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受贿案件的成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司法实践中,我们针对该类型案件,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取证方法:一、深入摸底,查明行贿动机,迫使行贿人出证在“一对一”受贿案中,行贿人既是案件的主要证人,又是权钱交易这一犯罪行为的受益者之一,因此,向行贿人取证与一般证人相比,难度自然要大得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贿人畏惧法…  相似文献   

8.
“一对一”类型的受贿犯罪案件与普通受贿案件相比,其作案手段更为隐蔽,案情更为复杂,取证认定工作更为艰难。因此,针对“一对一”受贿案件的特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取证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受贿案件的成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入摸底,查明行贿动机,迫使行贿人出证在“一对一”受贿案中,行贿人既是案件的主要证人,又是权钱交易这一犯罪行为的受益者之一,因此,向行贿人取证与一般证人相比,难度要大得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贿人畏惧法律,作伪证厂是行贿人害怕如实作证而失去既得的利益;三是行贿人怕如…  相似文献   

9.
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历来是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行为。它扭曲社会价值观念,败坏社会道德,阻碍社会文明进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严重的不稳定因素。作为负有贪污贿赂案件侦查职责的人民检察院,应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惩治此类犯罪,维护公平和正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法治环境。为此,笔者将多年积累的、一些典型的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策略与技巧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0.
"一对一"贿赂案件是指行贿人向受贿人行贿时,只有行贿人和受贿人两个人在场,没有第三人证明的情况。这种案件即使只有行贿人或受贿人一方承认,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一对一”受贿犯罪案件,是指行、受贿双方一方供述了行贿或受贿的犯罪事实,而另一方又予以否认,全案又无其他有力的证据可资证明,使得证明有罪的关键性证据和证明无罪的关键性证据形成“一对一”僵持的状态。因此,“一对一”受贿犯罪案件的实质就是关键性证据的“一对一”。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2.
“一对一”贿赂案件由于其特殊性缺乏第三人见证且知情人少,很难收集到有力的直接证据,因此收集与案件相关的间接证据便成为案件侦破的切入口.本文就此针对“一对一”贿赂案件间接证据的作用,收集方法及运用策略和原则进行论述,以期对此类案件的侦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一对一”受贿犯罪案件与普通受贿案件相比,其作案手段更为隐蔽,证据更容易发生变化,取证认定工作更为艰难。针对“一对一”受贿案件犯罪手段隐密、证据稳定性差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对于提高成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实践,就解决“一对一”受贿案件证据稳定性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一对一”违纪案件是指违纪者有两方,且双方在违纪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第三者在场或了解违纪事实的违纪案件,这种违纪案具有隐敝性强,查处难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志华 《内蒙古检察》2004,(5):21-24,11
所谓“一对一”贿赂案件,是指贿赂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只有行贿人、受贿人在场,没有第三人现场目击,也没有其它直接证据的案件。此类案件的特点在于:1、直接证据只有行、受贿双方当事人供词;2、一般情况下直接证据中的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比例易出现相持态势,即:行贿人承认行贿但受贿人不承认受贿或受贿人承认受贿但行贿人不承认行贿;3、行、受贿双方当事人的供述不稳定,容易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6.
在受贿案件中,比较普通的是“一对一”的犯罪,根据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只要行、受贿一方不予供认,案件就难以成立,加之这些人有一定职位和比较广泛的关系网,使得“一对一”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往往成为高智能犯罪,为突破案件增加了难度和阻力,所有这些,仅凭以往的通过查  相似文献   

17.
当前,职务犯罪诉讼实践中,在证据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笔者在此着重探讨非法证据运用以及“一对一”形态的证据运用问题。  关于非法证据运用问题。侦查机关通过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证人施加肉体上、精神上的压力,非法取得证据材料的做法,毫无例外为各国所禁止。但是,对非法搜查、没收取得的证据材料,各国的规定有所不同。如美国规定,没有搜查证取得的物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英国规定,没有搜查证取得的物证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我国法律禁止使用非法手段获取证据材料,但是对以非法手段取得的材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则没…  相似文献   

18.
今年四月,我们会同检察院和审计局,一举突破了县委委员、县计生委主任何谦义和计生委业务科长王向远等人在工程建设中收受贿赂的问题。这是一件“一对一”的案件,我们是这样突破的:——摸清情况,下定决心县计生委住宅楼工程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1996年5月竣工至今,一直未能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款结算,后经县建设银行审核,核减工程款20.23万元。对此,我们一方面督促计生委与施工企业结帐,另一方面派人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到县计生委不仅对该工程进行多处肢解发包,还在工程竣工后,用公款超标准装修,更为严重的是将…  相似文献   

19.
批捕阶段对"一对一"证据的审查,关键是看定罪的证据是否为孤证,若是孤证,则不能定案。  相似文献   

20.
“一对一”案件是贿赂案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通常是指行、受贿双方通过某种方式达成默契,甲方利用权力和工作之便为乙方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