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略论道德传统的更新、创造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怀承 《湖湘论坛》2010,23(1):66-70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延传不断的道德传统,它对中世纪社会生活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人们的精神向往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近代以后由于社会的转型,这一传统遭遇了严重的危机与挑战,如何对古老的道德传统实现更新和改造,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探讨,近代社会改革者、现代新儒家和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近代学者提出的是用西方近代思想观念重新诠释传统,现代新儒家提出的是从传统的内圣开出新的外王,而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是创造性超越。  相似文献   

2.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无比重要。文化就像大海,弘扬传统文化首先抓什么?最重要的,是先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社会道德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积淀而成的。今天,我们如何立足时代,充分挖掘整理、创造性地转换这一传统道德.从中获得有益的因子。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浅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比一般的传统道德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广泛性、适用性和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是各民族调适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一般的伦理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族不同,道德也不同。人类社会步入了新的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无论在理论上,抑或实践中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主动迎接挑战,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优良传统,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现代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在全球化条件下转变现念方式,从区域观念走向全球通则的文化全球形态,创造一个诚信、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环境.为此,还需对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重塑,建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构建现代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及预防体系,以优良的道德育人环境,加强人文道德素质修养,确保经济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注理由:2012年,"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战士"、"最美妈妈"和"最美护士"等最美人物的道德事迹在各地频繁涌现,"最美"成为这一年突出而醒目的道德文化现象。核心观点:道德相对主义认为,不同价值观之间没有对错和善恶之分,不存在客观的、普遍的道德标准,每个人依据各自认同的价值观而选择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正当性。新动向:全社会赞美和推崇这些最美人物,表明人们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好转依然抱有期待,这是将美好的道德期待转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认为“我们缺乏学习盖茨的文化根源”,则明显是因为不了解传统文化所致。  相似文献   

9.
张小丽 《前沿》2005,(9):179-181
法治发展应该获得相应的道德支持。我国社会普遍的道德与法治不相适应,道德不足以支持法治。道德有很强的传统性,传统道德的影响仍然很大,传统道德与现代法治的不和谐是明显的。在法治进程中,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道德,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传统的重等级、重调处道德观显然与法治发展不相适应,传统的义利道德观对市场经济法治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批判主义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与主张。运用道德批判主义的途径实现道德理想主义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性的丰富内涵,谨防"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维定势;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新发展,注重改革开放对于现代性的创新;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性的转化进程,关注海内外学者对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资源 《思想战线》2004,30(6):75-79
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仅形成了许多社会公德 ,而且非常重视公德教育。其中 ,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等都是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强调和弘扬少数民族社会公德传统美德 ,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冷漠是主体在涉及道德问题时对客体表现出的冷漠、不关心状态.道德理想的失落和道德行为的经济化可以用来说明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超越道德冷漠需要回归生活世界,即在建立“德”、“得”相通道德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实现道德理想和健全人格的重新生成.  相似文献   

13.
王研 《传承》2012,(17):50-50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它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是人们行为规范的传承过程,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发展从未离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浸润。  相似文献   

14.
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特殊性 ,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 ,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传统道德 ,着力提高各民族的整体素质 ,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试图表明,道德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事物。相反,道德应当被作为因利己的人而产生的时间问题的解决方式来理解。我们都想生活得尽可能地好,但是,除非拥有和平、合作的社会秩序,否则我们不能实现繁荣。而如果没有规范,我们就不可能有和平、合作的社会秩序。于是,道德规范正是我们需要的、能够从社会生活中获益的规范,它——不是上帝,不是利他,也不是“道德事实”——才是理解伦理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实现传统伦理创造性转换的紧迫性和可能性,确立将这一转换与当代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根本理念,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并建立促进二者双向互动的良性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赵可 《湖湘论坛》2003,16(5):26-27
吴玉章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是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敬重爱戴的革命老人。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吴老的革命功绩与革命品德 ,盛赞他“始终为革命奋斗 ,无论如何不变其革命节操” ,并号召全党同志向吴老学习 ,“特别要学习他对于革命的坚持性”[1 ] 。考察吴玉章的一生 ,他之所以能够具有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对中国传统道德坚持批判继承、激浊扬清的正确态度有密切关系。一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道德教育 ,追求高尚至善的道德品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目标之一。吴玉章自小在家教中就受到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及其现实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典兵 《前沿》2006,(11):139-142
强调仁爱精神,推己及人;天人合一,人际和谐;内省修养,主体自觉;社会责任,报效祖国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和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并努力实现其现实转换,对于建立中国现代先进的道德文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反思传统文化与文化现代化之关系的时候,人们更多地致思于“体”“用”关系,很少从道德理性的层面去审视和评判传统文化。然而,将道德从人文领域引入自然领域,从感性、直觉的层面引入理性的层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和精华,是道德理性引领下人与人之间、灵与肉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而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和糟粕,则是道德理性挤压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科学理性造成的。建设中国先进文化,首先应该深入分析道德理性正反两方面的功能,确立道德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万俊人 《传承》2012,(3):58-58
现代社会的新道德文化传统不仅并没有完全脱离旧道德文化传统的“变体链”,而且也不能单独地有效料理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问题。“传统是秩序的保证,是文明质量的保证。”我们仍然需要传统的滋养,我们的生活无法真正逃离传统的掌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