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圳建市后的第一个十年:人口总量超百万、人口结构明显优化、人口总体素质大幅度提升;同时,文化建设由填补空白到文化建设意识逐步增强。第二个十年:深圳市由人口大城市变成人口超大城市、从业人口比重由过去低于全国城镇水平到高于全国城镇水平;同时,文化建设更加注重贴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与城市发展总体目标相衔接。新世纪后:深圳市逐步发展成为人口总量超千万的城市;同时,文化建设更加自觉、更加自信,积极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2.
创新中国现代文化,要立足以人为本,总结中华文化发展的经验,把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衔接,在全球化背景下考虑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和谐理念视阈下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是大学制度文化的精神与灵魂,也是大学制度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相对独立的自主运行的环境.大学制度文化坚持以"和谐"为核心,塑造大学人的灵魂,增强大学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4.
深圳的文化产业比较繁荣,思想非常活跃,经过30多年的积累,学术文化建设已经初具气象,学术氛围正在慢慢形成,有必要对过去的文化发展进行系统总结,对以后的学术和文化发展作出指引。在这一背景下2010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建设“深圳学派”。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不仅面向问题的提出,还面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不是个人的机械总和,因此,社会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既不同于个人问题,也不等于个人问题的机械总和。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五四先贤对社会问题的性质存在观念分歧,但都反对偏废问题和主义,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社会建设则明显不足和滞后,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集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当前我围已经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近年来中央的若干重要文件也先后就此进行了相关部署。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民意识的发展,既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由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治文化建设,客观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兼收并蓄地利用好、发展好、实现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由此独辟公民意识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中的蹊径。  相似文献   

8.
文化现代化是文化领域建设现代化的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作为现代化建设主体的人所具备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和主体意识,主要涉及外在物质性变革和内在精神性变革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的变革过程又是文化的生成过程。我国文化现代化的领导主体、社会性质、根本方向、发展重心等都充分彰显了鲜明的人民至上性,决定了推进我国文化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和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我国文化现代化,应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重点应做到认识到位、举措得力、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新生产方式下如何解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着重要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新发展理念中的每一种理念所要解决的问题各有侧重,共享发展理念是为了解决顺应新的生产方式的要求、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增进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确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健全共享发展的制度体系等问题而提出来的。这五个问题意识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金鑫 《学理论》2009,(10):55-56
社区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灵魂,建设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有利于中国城市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需求,也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中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面对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建设要确立社会主义方向 ,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自觉地和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由此 ,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文化环境 ,思考和探索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推动下的中国文化建设的定位、主题、目标、途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越来越注重求职者毕业于什么样的学校,促使各高校在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开始向成功的企业学习,把象征自身特色的旗帜高高举起,把自己的校园文化和理念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使它的大学形象生动地转化为一种"品牌",从而在国内外高校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是大学标识文化不断完善和追求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1)
科技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我国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整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观念和科技创新制度三个方面,而传统文化、社会风气和教育模式正是影响我国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许雅静 《学理论》2013,(22):172-173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可谓势不可挡。文化全球化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双重影响,既为我国文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采取何种对策建设既有中华民族特色又能够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先进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树立“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农民的公民意识问题及其增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公民意识缺乏系统性,呈现"碎片化"状态;不能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旧有的农民意识虽日益"边缘化",但现代公民意识还不够强;政治参与意识较差,参与主动性不高。增强农民公民意识,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民生幸福城市建设的主体。民生幸福城市的建设必须以城市人口的状况为基点,以促进城市人口发展为指向。民生幸福目标对深圳的人口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战略高度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政策话语表述,推动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迈入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亦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运作具有其内在的基本逻辑,同时也给全国其它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刍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银  关俊华 《学理论》2009,(27):224-225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深入人心,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与解放文化生产力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的背景、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关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薇 《学理论》2015,(7):200-201
高校档案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凭证,而高校档案文化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但我国目前高校档案文化遭遇困境,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从高校档案文化的重要性出发,结合现存问题,探讨其传承和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