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代农民工基本没种过地,他们的多种愿望只有在城市中得到满足与十年前相比,如今进城打工的新一代农民工有了温饱以外的更多追求。他们有文化,眼界广,需求多,不会为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而止步。他们期待融入城市,期待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期待精神生活的丰富。当他们的愿望与现行的用工条件形成较大落差时,一系列新的冲突浮出水面。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专  相似文献   

2.
网络化生存     
网络化生存是人类社会跨入 2 1世纪初所面临的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现实问题之一。从宏观上来讲 ,网络化生存就是以数字化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态度。从微观上来讲 ,网络化生存是指各种信息采用 0和 1组合成二进制编码的形式 ,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与转换 ,从而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及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施加影响与控制 ,以此主导着人类社会有序运行 ,协调发展的人类生存方式。1  网络化生存与人类社会现实生存相比较 ,具有很多显著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 :1 超越时空网络…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世界走向数字化的世纪。数字化生存世界是指数字化的生存范式及价值原则已经全面渗透到人类的生活世界,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数字化生存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呈现出深刻的二律背反:一方面,数字化的正常体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积极的适应关系,数字化生存强化了金融资本对社会的穿透力,使生存世界的发展意志更加强硬;另一方面,数字化生存又极大地促进了公共空间的商品化,对人类主体地位及其智识能力造成了重大挑战,亦导致了人的精神生活的深度殖民化,强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应强调人文精神对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建设与意义支持,构建更加文明、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付筱娜 《侨园》2006,(2):16-17
有人说海外华人是夹在白人和华人移民两个族群中间的边缘人,即不被两面所接受的所谓土生仔式(外黄里白)的“香蕉人”。用这句话采形容旅美华人艺术家最恰当不过了。旅美华人艺术家由于夹在不同的文化中间,他们与华人工程师、企业家相比,生活明显地多了一份艰辛, 更多的人找不到与自身相符的位置,徘徊于主流文化群体之外。  相似文献   

5.
生存政治、生活政治两个概念分别代表从传统到现代发展的不同阶段。生存政治阶段的主题是满足基本生存,生活政治阶段的主题是追寻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用生存政治、生活政治概念考察我国乡村社会变迁,发现当下乡村正处于从生存政治到生活政治的过渡期。从日常生活视阈来看,我国在传统农业社会乃至改革开放初期的现代农业起步阶段,都维持着一种生存政治的状态,相应的治理也以维持生存为导向。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才使农民基本摆脱生存政治状态并开始向生活政治状态过渡。转向生活政治的乡村治理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供多元的社会参与方式、生活方式选择,促使治理方式由宏观的事本主义向微观的、以服务为主的人本主义转型,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提供更多价值观念、情感链接以及自我实现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山西矿工生存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山西的部分矿区采访时了解到,煤矿工人长年在地层深处工作,不仅工作时间 长、劳动强度大,而且家庭负担也较重。他们表示这都不算什么,只盼着工作和生活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处境的非传统挑战及社会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渐行渐远又融不进城市,职业选择上高不成低不就,注重精神生活却受到社会歧视,交往愿望强烈但交往范围狭小。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处境面临的非传统挑战,既有生活环境变迁的因素,更有制度设计上的问题,还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原因。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处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层面、从政府、社区、市民层面,还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层面,进行全方位调适。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0年,中国年轻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状态成为舆论的聚焦点。从报刊与网络上年轻人对生活现状的描述与自我调侃看,中国社会恍若进入奴的时代。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房奴、车奴、卡奴以外,最近被讨论的还有证奴(为报读考取各种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美好生活”既是无数思想家思考的哲学命题,亦是关乎人类命运与精神福祉的理想追求。技术诞生的初衷,本就是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随着媒介技术变革的加速,数字化生存天然的“赋权”本质不断驱动自我的启蒙与觉醒、促进话语的自由与平等、回归人际的活性与湿度,但在媒介技术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过程中,对美好生活的应然追求却也实然落空,不断“内耗”的快节奏生活、遮蔽本真的虚假欲望体系、无处不在的群体性孤独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自我、物我与人我不断走向失衡。因此,亟须从伦理视角重新审视并掌握技术,建构以“信念”统合“责任”与“德性”的伦理体系,以探索出技术与人性的互惠共生之道。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4,(5):5-5
近日蜗居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大桥桥架上的华裔游民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自称乔的华裔男子在大桥钢梁上用木板搭起了棺材大小的小屋。如此高危与落魄的生活不禁让游民收留与华人在美生活等话题再次进入民众丰啤。对于居住在曼哈顿大侨上的游民,有附近的华裔移民表示,“那个男的并不是唯——个,还有—个女的,我也经常看到她进进出出的。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2001年里,老热点地区巴以冲突不断升级、有失控的危险,新热点地区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随“9·11”恐怖事件而产生。人们在关注热点地区政局时,看到的是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摧残和饱受战争煎熬的百姓的苦难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我国农村还大量存在着真贫群体问题,他们的生活状态急需改善。而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大局。一、农村真贫群体的概念界定及其人员构成随着"精准扶贫"问题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并成为全社会的关切重点之一,"农村真贫群体"的概念也逐步为人所熟悉。虽然学界关于"农村真贫群体"的讨论众说纷  相似文献   

13.
李实 《党政论坛》2010,(20):9-9
进入2010年,中国年轻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状态成为舆论的聚焦点。从报刊与网络上年轻人对生活现状的描述与自我调侃看,中国社会恍若进入“奴”的时代。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房奴”、“车奴”、“卡奴”以外,最近被讨论的还有“证奴”(为报读考取各种资格证书而负债累累、“婚奴”、“孩奴”以及中国式“白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把人的存在理解为生存活动.人的生存活动是人依靠自然生产自己的一种生活.作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生存活动,就是人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它构成了马克思人权认知的前提.从人的“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出发,首先,马克思指认人权是一种逻辑规定,是人的生存活动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的产物,表现为自由、平等、财产与安全等;其次,马克思指认人权又是一种现实规定,人权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这一特定的生存方式中体现为资本自由、平等地剥夺劳动的特权.  相似文献   

15.
社会支持网缺失与城市农民工的生存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这是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能力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的重要原因,也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要促进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进而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乔鲍 《侨园》2007,(5):6-7
有统计显示,目前约有150万左右华侨华人生活在欧洲大陆。这些华侨华人散居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并在这些国家中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华人世界",而他们的生活状况也随着国别之分,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生存与尊严     
亦正 《学理论》2008,(9):13-13
常听到一句感叹某一类人的话:“为了生存,没有办法才那样。”也就是说:为了所谓的生存,宁可失去尊严。比如:跑官要官者(他们绝不是生活窘迫之人),往往很清楚自己在没上去之前的低三下四,没有尊严。但他们会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安慰自己,如些错解,于是成为恶性循环,跑要成功者会让下面的人也同样失去尊严。  相似文献   

18.
邵智 《学理论》2010,(12):64-65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理性对人类生活的束缚程度越来越来深。各行各业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失去了自我,成为科技和金钱的奴隶。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人为什么会被科技理性异化的原因以及表现,并提出回归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3)
90后农民工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生活追求、价值观念与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代农民工完全不一样,与70后、80后的农民工也有许多不同。对90后农民工的生存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特别是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借鉴意义。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90后农民工的生存及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并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引起社会重视,提升其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0.
孙晓松 《学理论》2010,(12):106-108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社会的中国书画家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以物易物为主的生存机制。求画者登门求售,在画店、南纸店、扇庄等地方挂出笔单,或者通过结社、展览等形式卖画成为近代书画家们谋取生活之资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近代书画家生存机制为研究对象,结合古代社会传统的易画方式,总结分析近代书画家们在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中的实际经营及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