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邓小平的个人的主观条件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工作狠抓实干,果敢坚毅、敢于迎接挑战,邓小平的人格特征也赋予了邓小平理论人民利益至上、务真求实性和开拓创新的理论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理论特色与邓小平人格特征关系的探讨,以期达到对邓小平理论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层面而言,"经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支柱性概念.剖析"经验"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作用和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诠释"经验"的哲学内涵,揭示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特征,对于深刻理解邓小平实践思维的独特视角,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整体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构成整个邓小平理论大厦的价值观基础.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作者对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月泉 《桂海论丛》2004,20(5):16-19
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史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是开启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发展的理论;从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是推动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巨变的精神动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看,邓小平理论在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看,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的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所坚持的三大指导精神,即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重人精神,指出这三大精神不仅是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部分的原因,而且是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因.并由此指出这三大精神是内在于邓小平理论之中,是邓小平理论精髓的具体内容.进而建议人们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学习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及其精髓.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明 《长江论坛》2004,(4):11-13,20
邓小平虽没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在他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中,无不渗透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涵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7.
开创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解读邓小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理论的地位迄今尚未被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理论实现了从结构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向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根本转变,从理想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向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不仅是邓小平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品质.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步历程.当前和今后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成为我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体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统一表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共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法思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法治思想,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研究邓小平法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凌经球 《桂海论丛》2004,20(6):35-37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努力掌握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文章对邓小平经济思想尤其是经济思想方法论的科学内涵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坚持邓小平经济思想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一思想和理论的确立都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邓小平理论坚持了马列主义 ,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续性发展 ;邓小平理论又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新的思想和观点对毛泽东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两个提供”的历史使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指明了正确方向,并为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此,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中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落实江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4.
李朝阳  王璇 《桂海论丛》2002,18(2):22-24
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主旋律 ,在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独特的创新的方法论 ,即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 ,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的统一 ,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敢闯敢试与把握方向的统一。研究邓小平创新的方法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对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制度制约、法律制约、监督制约。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邓小平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时期的历史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原则,对我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卫芳 《桂海论丛》2010,26(1):15-18
邓小平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积极推动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理论,以贴近大众的形式推介理论,以服务人民的目标创新理论,努力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理论财富和精神支持,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从邓小平的探索与实践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对于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耀宏 《桂海论丛》2009,25(1):16-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整体性集中表现在该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涵盖内容的广泛性和完整性,价值追求的坚定性和一致性以及理论发展的连续性和相承性.  相似文献   

19.
向德忠 《桂海论丛》2006,22(1):24-26
在研究《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思想年谱》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邓小平提到的国际战略一词的含义,认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世界力量对比的全局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宏观的、本体的国际战略概念,对它应作现实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魏中海 《桂海论丛》2004,20(6):32-34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和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实践,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邓小平全球化思想,为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