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治安问题仍很突出,不仅影响到广大农民的正常生产,甚至危及到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据对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调查,当前,农村社会治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潜在隐患多。农村社会一些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封建宗教势力开始抬头,封建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迷信活动时有发生。据对商水县进行调查,仅1994年以来就已修建了82个封建迷信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着四个显著特点,即城市化犯罪特点越来越突出;非法宗教组织有增无减,封建迷信反动会道门活动有所抬头;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得不到真正解决,而由此引起的权益纠纷、上访、闹事等案件增多;盗窃、抢劫、诈骗等经济犯罪仍是影响农村治安的重要因素。据此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实现对农村社会治安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3.
关于福建省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 ,从总体上看 ,福建省农村社会治安大局基本平稳 ,但形势十分严峻 ,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5个方面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 ,危害加剧 ;刑事犯罪活动突出 ,严重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流氓恶势力活动猖獗 ,严重滋扰和破坏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农村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 ,有的成为恶性刑事案件的诱因 ;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事故时有发生。并指出了解决农村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开始了历史性的全面改革,其改革之端,首发于农村。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过去的大锅饭,释放了亿万农民巨大的生产热情,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已大部分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朝着小康水平迈进。但是,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其中社会治安问题尤为志士仁人所关注。睹博、吸毒、卖淫、利用封建迷信骗取钱财、拐卖妇女儿童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猖獗一时;盗伐林木、偷鸡摸狗、欺行霸市、打架斗殴、撬门别锁屡有发生。最近几年,杀人、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虽有所减少,但在不少地方盗窃犯罪和抢劫犯罪活动的气焰仍十分嚣张。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已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大力加强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村法治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但现在我国广大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存在着诸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治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对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解决也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必须在清楚认识农村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通过改善农村法律体制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广大农民逐步过上了温饱、小康的生活。但是,伴随而来的农村各类丑恶现象有所抬头,特别是封建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虽经屡次打击取缔,但收效甚微,已成为影响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试就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的种种表现、产生原因以及打击取缔的对策谈一些个人看法。一、当前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的几种表现(一)算命、看相、拆字、打卦在一些地方形成气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少数农民的迷信思想,假以预测前途凶吉,帮助消灾避难,蒙骗钱财…  相似文献   

7.
农村地方恶势力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方恶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非作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治安秩序和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因此,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地方恶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是新形势下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而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是预防农村地方恶势力形成和及时有力打击农村地方恶势力的一条正确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切实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地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要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可见,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基础,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确保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更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这种思想,本期公安业务栏目开设了“农村治安”专栏,发表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具体地阐述。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全力维护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政治稳定,确保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 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摆在首要位置,全力维护农村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从广义上理解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它是社会治安的工作战略,即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现状为基本要求,实现巩固社会稳定,保护长治久安,创建公共安全环境的宏观目标。另一方面它是社会治安的工作方法,即在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硬"理论的指导下,对城镇和农村实行科学管理,系统进行社会控制活动的过程。第三方面,是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的新路子。一创建"安全文明社区"要有科学的目标体系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确立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中央提出的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搞好社会治安,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社会稳定工作,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是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中央对综治工作的要求,从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落实各项措施着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必须看到,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有…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我县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县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的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的平稳,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全县263个行政村,其中治安好的198个,占75%;差的2个,仅占1%;无治安案件的村188个,占71.5%;无刑事案件的村227个,占朋.3%;无集体上访的村262个,占99.6%。农村社会治安就总体而言是基本稳定的。二、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一)影响农村政治稳定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农村因计划生育、干部作风、农民负担等问题常常引发事端,因土地、水…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的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的运行机制是构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的运行机制包括科学划分警务区,因地制宜地配置警力,适时建立农村警务室,强化农村社区民警的职责,改革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的勤务方式,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考评工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的社会治安形势给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是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必须以维护农村治安大局稳定为目标 ,进一步提高对治安防控工作的认识 ,深入开展严打 ,以打促防 ,加强公安防控犯罪机制和社会防控犯罪机制建设 ,不断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从而切实有效地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张丽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理想信念淡化,传统的说教方式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受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封建迷信抬头;小农经济思想普遍存在;法制观念淡薄,部分地区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实践活动,其目标构成了这一活动的前提和起点,它指导着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当实践过程完结,它又在实践的结果中得到验证。因此,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的分析研究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个问题作一点初步探讨。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的基本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应与整个国家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一致,即实现高度民主与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应当是没有犯菲、极少灾害事故与纠纷的社会。以此来考察社会治安综行治理这一解决我国社…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整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 ,有效整合农村社会各种利益关系、道德信仰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关系 ,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 ,即健全和完善利益关系法律调节机制 ,消除农村社会各种利益矛盾 ;健全和完善道德信仰整合机制 ,重塑农村社会道德信仰体系 ;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增强农村社会稳定的调控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影响我省农村社会稳定的五个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为期两年的“严打”整治斗争,我省农村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好转,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感有所增强。但是,滋生和诱发犯罪以及其他不稳定因素仍然大量存在,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当前影响我省农村社会稳定的五个主要因素是: 一、农村刑事犯罪问题仍然突出,严重阻碍了我省农村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自2001年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以来,我省农村社会治安形势好转程度大于城市,主要表现在农村  相似文献   

19.
长期实践证明,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发展也是一句空话。因此,保持社会稳定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所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改革、发展、稳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的总方针。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确保农村的稳定就更为重要,只有稳定农村这个大头,全国大局的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农村要稳定,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上要达到高度统一1.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大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立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在构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体系过程中,社会治安防控主体是体系中的重要元素,是体系的"心脏",也是社会治安防控行为的组织者和发动者。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主体是个多元复合体,主要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公安机关为组织者和发起者,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为基础,多种防控力量共同存在于同一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