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蔡子谔先生是新中国哺育、成长起来的学术通人兼创作通才。其作品既有个性特色,也有共性意义。蔡子谔先生是美学家、文化史学家、文艺理论家、古籍校勘学家等,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里都有突出的、出类拔萃的研究成果。蔡子谔先生还是文艺创作通才,其所加入的13个中国国家级文学艺术家协会的各种艺术门类都是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艺术实践和创作作品。"蔡子谔现象"值得学界深入研究和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剖析"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的艺术作品入手,综合梳理当代书法创作的基本态势与特质、存在的"通病"与纠正的良方,并对当今书法生态、时代创作审美之路以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全方面的阐述,从艺术哲学思辨中明确书法创作的发展方向,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是一个牵涉到不同层面的复杂工作,但根本在于培养好青少年品格单纯的心灵,并以此心灵作为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分析了人生求食、求偶和求名之苦累,并从超越人生艰难苦痛的角度确立了道德教育的重要.道德教育的基础在于面对苦难时的"不忍"之心,其进路在于不畏艰难追求真善美的神圣世界,通过道德人格的锤炼,返本开新,回归"本心".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故事新编>是所谓的"新历史小说",它采用了古今混融的创作手法,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批判性审视,显示出了鲁迅先生希望通过历史向现实复归的强烈倾向,同时更凝聚着作者对人性形态的执着沉思,这两点汇聚形成了鲁迅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5.
王家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的"守望"者,他以一种个人写作的方式承担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和文学精神,见证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批判精神和责任感,围绕着对生命价值执著追索这个精神核心,他的创作主要体现出对"词语"的特别关注、注重深度意象的挖掘、文本的互文性即"共时性空间"的建立三个主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苏曼殊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任性而率真、多情善感、"出世"与"入世"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这使得他的多部小说呈现出自叙传性质,在以爱情为题材,注重女性形象的塑造,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和浓郁的佛家思想。  相似文献   

7.
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  相似文献   

8.
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  相似文献   

9.
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  相似文献   

10.
艺术良心:文学创作的"通灵宝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良心是创作主体艺术人格的重要体现.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实践表明,艺术良心,是一切真正的文学创作的一块须臾不可离开的"通灵宝玉",是一个优秀的创作主体的审美与道义的源泉.所谓艺术良心,就是对生活、对人民、对正义、对艺术的忠诚与热爱,就是以生活为源泉、以人民为上帝、以正义为号令、以艺术为生命的自觉与选择.  相似文献   

11.
《青衣》是毕飞宇所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在作家的笔下,舞台上的"青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媒介,它将神话里翩翩起舞的嫦娥与现实生活中的戏曲演员串连起来,不仅讲述了艺术大悲剧背景下青衣演员筱燕秋一波三折的坎坷逐梦之路,同时也为读者演绎出一场场艺术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对战.小说女主人公筱燕秋身上所展现出的理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夹杂着作家对于生命本质的探寻和对现实人生的感悟,能够迸发出直击人们心灵和现实痛处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历史.作为新中国教育史发展的历史见证人和推动者,王炳照先生的学术人生与中国教育史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和<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奠定了以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为中国教育史研究主体格局的基础;先生在先秦教育研究、孔子研究、书院研究、蒙学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新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我奶奶"到"母亲"再到"姑姑",莫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大都行为泼辣、敢做敢当,从传统习俗来看,其行为不符合传统认知,甚至可以称得上叛逆。但是,她们内心却有各自对爱情、生活、事业的独特认识和坚守。但在其作品中,"我奶奶"终究还是一位符合男性审美和对女性美好期待的女子;"母亲"则凸显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是一个承载着时代变迁仍旧不折不屈、仁爱宽厚的地母形象;"姑姑"身上的职业标签、人性的本真则超越了其性别身份,让莫言的创作实现了从"写女人"到"写人"的转变,这其中既包含了时代的价值观,也反映了莫言本人对人生、对生活认识的变化,亦是他创作日臻成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对于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视野,在内容、原则、方法运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教育艺术、学科建设层面呈现出显著特征。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个别研究"与"对比研究"结合,在学科发展上坚持学习经历与工作能力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上坚持紧跟时代持续稳健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上坚持以榜样示范为活标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艺术上坚持系统全面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5.
陈文增先生是优秀的艺术家,他不仅瓷器创作艺术海内外独绝,汉字书法艺术广受好评,其诗词创作风格更是自成一家,有着巨大的审美内蕴,也颇值得细赏和深入研究。主要表现有三:其一,鲜活如画,含蓄蕴藉,能够使读者由此诗展开对人生境界的追问和遐思,具有空灵飞动之美;其二,具有雄浑的气魄以及排山倒海的气势,不拘泥于风花雪月,而是具有现实内涵,抒写豪情壮志,具有雄浑劲健之气;其三,生动明朗,清新自然,具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洒脱之态。其中,空灵飞动、雄奇劲健是其诗词作品的主旋律,贯穿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自然洒脱则是其创作的和声与变调,是主旋律的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现象的跟踪到范畴的讨论再到理论的建构的过程,正在从自发分散的研究阶段向自觉整合的研究阶段发展.当前应将中国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研究的总体性特征作为研究重点,主要课题应集中于"对象方法"、"发展规律"、"艺术形态"、"民族特色"和"学科建设"等理论范畴,并强调学科整合、多向度比较和"创作-欣赏-批评-研究"互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与俄国文坛产生了两位杰出的幽默作家:老舍与契诃夫.他们在创作意识上,讽刺与幽默有机结合;在理论认知上,主体观照与客体关怀辩证统一;在美学追求上,喜感因素与悲感因素互相交织,从而形成其幽默艺术独特复杂的形态特征:婉而多讽的艺术品格,"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内涵,时代悲喜剧的抒情色彩.  相似文献   

18.
晚清社会的剧变与开放,导致民族主义思潮兴盛,也促使一些小说家将视野转向异域历史,创作了一系列演绎外国历史、尤其是表现西方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这些作品与日趋高涨的民族主义思潮纠葛在一起,向国人传播了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观念,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民主政治的向往,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心路历程。他们那种借"他国历史"喻"家国现状"的文化情怀与艺术手法,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9.
将剪纸艺术与学雷锋精神相结合,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队员行为教育、雷锋故事的剪纸创作、"五水共治"系列剪纸作品创作、社区宣传等系列实践活动,少先队员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不仅将学雷锋内化于心,同时也提升了审美能力及剪纸艺术的创作能力,并将剪纸创作中所养成的专心致志这种良好习惯迁移到学习上,注意力和学习态度等有明显改善,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的战略心理战已被世界各国纳入战略思维范畴并融入战略力量之中,它以双方认识体系和价值系统对抗为基础,以现代传播媒体为主要信息平台,以夺取"舆论控制权"为作战前沿,把兵战与心战一体化作战作为战略支柱,不断向知识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将使网络空间成为战略心理战较量的新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