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刊《批判社会学》2005年第3期上,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学教授斯坦利·阿罗诺维茨(Stanley Aronowitz)就迈克尔·布若威的《公共社会学的批判转向》一文发表评论性文章,针对布若威所呼吁的公共社会学,他指出关键在于重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并进行跨学科研究。文章主要内容如下。1987年,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 Jacoby)出版了其极具影响的著作《最后的知识分子》,他在该书中认为,曾经有人数相当多的一群知识分子积极地寻找过“公众”。雅各比的目标是要把批判思想带入公众争论领域,作为一名历史学领域的知识分子,他深入地探究了近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1996,(7)
以下三段故事节选自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和马克·韩森合著的《心灵鸡汤》一书。这些故事向我们证明——“外在环境或许会剥夺人的一切,但夺不走他最后的自由,也就是选择个人处世态度及方式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总统是靠不住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人都会犯错误,总统也是人。”8月17日,当克林顿在众目睽睽之下向联邦大陪审团宣誓作证,并最终承认与前白宫实习人员莱温斯基有“不当关系”后,一位美国议员这样评论道。 对于还差两天就是52岁生日的克林顿来说,今年的“8·17”大概是他此生最痛苦和黑暗的一天。当晚10点,也即作证结束4个小时后,他在白宫向全国发表4  相似文献   

4.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4,(8)
超级鹰派,飞临东亚一向低调的美副总统迪克·切尼最近饱受批评:前总统尼克松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说他"秉性阴险诡秘",隐藏在幕后发号施令,"试图让时光倒流,重新回到总统如帝王的时代";而前白宫反恐顾问理查德·克拉克在夸他沉着冷静的同时,也说他极端保守,笃信美国能独自解决伊拉克问题,却未能认识到基地组织对美国的威胁更加严重。不过迪安等人也意识到:布什并不愚蠢,而是无知,并且包装痕迹非常明显。谁在包装布什?白宫一帮人,切尼隐藏最深。众所周知,布什就任前总共只去过两次外国,对世界局势没什么了解,也不是一个战略思想家。而切尼却多次在白宫担任不同职务,还当过国防部长,手下有10多名外交政策顾问。更重要的是,布什信任和  相似文献   

5.
“倾斜”的“常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15日是美国著名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诞辰纪念日,按照惯例,美国政府要在这一天组织各种宣扬“种族平等”的纪念活动。而今年布什总统却一反常态,在白宫发表了讲话点名批评密歇根大学对待少数族裔学生的种族优惠政策。密歇根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八所“常春藤联盟”学校之一,为实现学生群体的种族多元化,该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实行  相似文献   

6.
一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强化了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的世界作用。据布热津斯基说,“9·11”之后各国领袖鱼贯进白宫见布什的情景,简直像“觐见教皇”,因为所有国家都是恐怖攻击的潜在目标,都想找个依托,而“美国是唯一有实力采取全球行动的国家”。另一方面,美国的反恐战略又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法国《解放报》8月21日社论指出,如果可以借反恐的名义为所欲为,那将是“国际秩序的倒退”,等于给“各种新殖民主义行为打开方便之门”,后果不堪设想。西欧与美国的分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在副总统切尼办公室主任利比被独立检察官菲兹杰尔德以5项重罪起诉,被迫辞去公职之后,美国的“特工门”案件达到新的高潮。在铺天盖地的传媒报道渲染之下,人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也许可与水门事件媲美的政治案件?利比被控前夕,纽约长岛选出的资深共和党众议员彼得·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特工门”实质:“这基本上是中央情报局和白宫之间的一场较量。”《纽约时报》等重要媒体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年生于美国芝加哥,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职于兰德公司、美国国务院和乔治·梅森大学,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该校高级国际研究院院长。1989年,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一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1992年,在前文基础上,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历史终结论”。2003年3月17日,应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邀请,福山教授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9·11’后的世界:历史依旧终结?”(The World after September ll:Is History Still Over?)的学术讲演。在讲演中,福山教授结合“9·11”事件后新的国际政治形势,阐发了他对“历史终结论”的一些思考。本文即根据此次讲演的录音整理而成,供学界参考,以期引起讨论。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有些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为尊重作者著作权起见,本文未加删节,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  相似文献   

9.
汤姆·克兰西(1947-),美国军事作家,当今世界最畅销的军事惊悚小说大师,本名小托马斯·列奥·克兰西。汤姆·克兰西的小说布局广大、气势磅礴,对于军事武器、恐怖行动、国防情报体系、全球战略关系,描述逼真详实,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群;代表作《猎杀“红十月”号》、《爱国者游戏》、《燃眉追击》和《惊天核网》先后由好莱坞搬上银幕而轰动世  相似文献   

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2003年7月10日《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题为《最富有的国家可以帮助最穷困的国家》的文章,呼吁美国富人将减税收入捐赠给世界上的穷人。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曾经这样形容他:“乔冶·路易斯是神秘的麦迪逊大道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他是个性急而才高八斗的家伙,在广告世界掀起一阵创意风暴,不但对广告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美国人的购买习惯。”  相似文献   

12.
叶·普里马科夫于1998年9月至1999年5月出任俄联邦政府总理。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由于1998年发生的“8·17”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倒退了15—20年,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总额达3000亿“危机前”的卢布。整个国家陷入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危机之中。叶·普里马科夫临危受命,承担起力挽狂澜的历史重任。《临危受命》(原书名为《……》)是叶·普里马科夫卸任后撰写的第二部著作,主要描写他任总理的这一段时期(俄文版由莫斯科思想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文版由东方出版社2002年出版。)现对该书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里夫·德里克教授现任职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他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及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其代表作有《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源》、《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等。德里克教授是美国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性人物、西方学界研究中国的权威学者。在本文中,阿里夫·德里克教授对雷默先生提出的“北京共识”进行了批判性讨论,并就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认为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应该抛弃民族经济的一体化、自主发展、政治和经济的主权以及社会平等等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4.
“9·11”之后,美国经济专家皮特·恩卡迪尔(Pete Engardio)在10月8日的《商业周刊》指出,“不确定性(Uncertainty)、风险是美国和新世界局势的重大标志。”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是一条明线,国内反恐怖战争是一条暗线。在美国国内,超限战的怪诞、恐慌心理,源于敌手出招  相似文献   

15.
美国NBA职业篮球著名教练帕特·莱利(Pat Riley)曾这样评价心灵教育家安东尼·罗宾:“冠军永远是属于那些不断进步并且保持巅峰状态的人,安东尼·罗宾是各行各业巅峰战士的终极教练。”《唤醒心中的巨人》则是罗宾继《激发心灵潜力》(本刊去年9月号曾作摘编)后又一巨著。  相似文献   

16.
本月之最     
最流行的词汇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9.11”之所以发生,不是美国情报的失败,而是美国人“想像力的失败”,因为人们没有想到恐怖分子会如此疯狂。但很长时间内,只见他一个人在用这句话。但突然现在报纸、电视和电台里到处都是这句话。原来,经过长达20个月的调查分析,今年7月22日,美国“9.11”独立调查委员会终于公布了人们翘首以望的结论。委员会共和党籍主席托马斯·基恩在记者会上说:“这是政策、管理和能力的失败,更是想像力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媒体链接     
《南风窗》2002,(16)
在“9·11”之前很早,白宫就在辩论对基地组织的战斗。2001年1月,克林顿的国家安全顾问桑迪·伯格对赖斯说,“我相信布什政府将要花费空前的时间来对付恐怖主义,尤其是基地组织。”但冬天的提议在政府交接班过程中被耽误。等到  相似文献   

18.
9·11后白宫反恐的国家决策,因为激发、卷动国家力量而变得日益强大。为了安全、利益和 自由理想,面对虐俘丑闻,只要白宫处理得当,美国国内将会出现自我原谅的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19.
外论摘要     
美国《福布斯》盛赞十六大方针政策在南京参加世界资本论坛的美国福布斯公司总裁史迪夫·福布斯,盛赞十六大提出的方针政策,他说:“我相信中共十六大后,中国继续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巨大亮点。”史迪夫-福布斯在发表题为“世界经济展望”的演讲中多次称赞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政策方针。他说,中国的未来是令人振奋的,我们将积极参与进去,我  相似文献   

20.
美刊《国际政治》 2 0 0 4年第 41期发表了韦恩·奈尔斯 (WayneNelles)一篇题为《作为伪教育的美国公共外交 :令人质疑的国家安全和反恐工具》的文章 ,指出了美国公共外交长期以来是以武力为后盾的单边力量的意识形态工具 ,但是“9·1 1”之后它变得更具宣传性和教条主义 ,以所谓的国家安全或反恐目的为名 ,主要服务于美国导向的全球化 ,同时加强了对于弱国和潜在对手的文化、经济、军事优势 ;美国公共外交是“伪教育的” ,破坏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主张的以教育为核心价值的原则和多元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9·1 1”之后 ,公共外交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