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文婷 《人权》2007,6(3):33-34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这部法律历经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我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这部法律的出台标  相似文献   

2.
袁承东意识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姜春云下团听取汇报,一位代表发言之后,姜春云说:“你是一位法律专家。” 无独有偶。两年后的2005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听了这位代表的发言后说:“口才很好。法律内行!” 时间似乎有些戏剧味道。又两年后的2007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听完这位代表分析物权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并建议依法行政过程中“民权须保护、侵权应担责”的发言之后,说:“你这位法律专家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国家领导人口中的“法律专家”到底是何许人? 他就是袁承东。  相似文献   

3.
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人大工作呈现勃勃生机与活力。今年全国人代会之际,地方人大怎样评价全国人大的工作?地方人大又会给全国人大工作提出怎样的建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瑞文。  相似文献   

4.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了对国有财产的保护,对国有财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物权法的立法目的、平等保护原则、物权法对国有财产范围的规定、物权法对国有财产所有权行使主体的规定、物权法对国有财产强化保护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以期透视《物权法》对国有财产保护的不足,并对之完善略抒已见。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07,(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在闭幕会上获高票通过,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必将成为法制史上的一座丰碑而载入史册。这部法律的通过,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它也意味着物权法14年的立法进程终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6.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的审议意见,对《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作了近20处修改。那么,这些修改意见是怎样一步步被采集、吸纳的呢?我们以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一条修改意见为“标本”,追踪了它从采集到吸纳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10月1日起施行。专家称此法颁布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最终在这部法律中得以明确。除平等保护公私财产外,物权法还加大了对公有财产的保护力度,并回答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抵押、转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如何续期,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16日上午,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大会的2889名代表,2799人为物权法的表决投下赞成票。10时10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物权法获得通过,代表们以雷鸣般的掌声为这部历时13年才诞生的法律而欢呼。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最终在这部法律中得以明确。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成为目前我国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经历时间最长的一部法律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重庆代表团的代表们审议认为,这部法律的立法过程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计 《公民导刊》2007,(5):33-33
在经历了知识启蒙、观念变革,公众参与,利益博弈,意见对抗等错综复杂的漫长历程后,举国关注的物权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最后一次大会上诞生。舆论普遍认为,有“定分止争,物尽其用”之功效的物权法,是出代法制大厦中的“支架性法律”,为保障百姓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足以信赖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材料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部法律起草于1993年。从2002年12月起,全国人大其及常委会先后进行了8次审议,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物权法是民法的基础,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这部法律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大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物权法,当天,胡锦涛签署国家主席令.物权法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有人说,拿破仑引以为豪的不是他的显赫战功,而是其主导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因为它奠定了近代法治的基石。我国从80年代制定的《民法通则》,到90年代的《合同法》,再到现在的《物权法》,作为新中国民法重要的标志性法律,围绕《物权法》的争议激烈而持久,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典。 日前,本刊记者就物权法有关问题,采访了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谭启平,他曾多次参与《物权法》(草案)的讨论、座谈。  相似文献   

14.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l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透露,中医药法将在7月份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通过,之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如此重要的一部法律,为何历经了i十年等待才迟迟出台?我国医药卫生立法有什么缺漏?为此本社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文勇。  相似文献   

15.
历时4个年头,经过6次审议,从激烈争论到凝聚共识,物权法草案的许多重大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日趋成熟,有望在适当时机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回想自己能够有机会5次参与物权法在全国人大层面上的审议讨论,幸运之感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公共利益切实维护私人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为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法律在哪些方面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它的实施将给普通群众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刊特邀请到《物权法》草案专家建议稿起草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轶,就《物权法》所涉及的“公共利益”这一具体问题,撰写专文。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的重大理论更新和制度创新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物权法草案;今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将正式实施。这部全面准确体现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事关全体国民切身利益的法律,历经13年反复讨论和修改、8次审议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解读     
卞吉 《政策》2007,(4):35-37,58
今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的《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究竟有何种特点、有何重要意义,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将产生何种现实与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此作了简要而全面的解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裴智勇 《今日广西》2007,(11):40-41
王利明 全国人大法律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曾参与《物权法》的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解读     
《时事资料手册》2007,(2):25-26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物权法。这部法律约22000字。分为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共5编19章247条。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