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百年历史是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史,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的百年演进史。全面考察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内在逻辑,必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起点开始,围绕着中国人民如何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心议题,呈现出从追梦、筑梦到圆梦的基本历史向度,其演进的内在逻辑要素包括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因,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精神动力,创新能力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物质力量。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演进的历史逻辑充分表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之需而生。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古冶区辖区总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36.2万,其中城市人口27.1万、农业人口9.1万,下辖2个镇、3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122个行政村和71个社区。境内座落开滦、唐钢等市属以上企业22家,是依托开滦煤矿建立起来的具有百年采煤历史的老工矿区,是中国近代工业与城市发展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侯德仁 《民主》2008,(2):39-41
为纪念柴德赓先生诞辰百年.苏州大学在2007年11月10日至11日召开了纪念柴德赓先生诞辰百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5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柴德赓先生的家属、亲友和学生集聚一堂,共同缅怀柴德赓先生的杰出学术成就和高尚人格。11月10日开幕式当天,何荣昌、张承宗、柴邦衡主编的柴德赓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百年青峰》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阎炎 《理论参考》2010,(2):20-22
问: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8年的44.9%,只用了30年,同样的发展速度,英美等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的时间。中国城市化的飞速推进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5.
岳奎  张鹏启  李敏 《理论探讨》2023,(2):103-110
在百年文化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前沿、顺应时代需要、紧扣时代主题,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前进。百年文化建设的起承转合,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文化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文化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文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复兴等四个阶段,逐步实现了中国文化的重构、建设、改革与自信的历史性转型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要求。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和梳理百年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揭示百年来文化建设在各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总结百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不仅有益于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进路,更好在实践探索中推动文化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继华  王钰童 《求知》2023,(2):40-42
<正>经济快速发展是中国创造的历史性“两大奇迹”之一,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独立自主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这不仅为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丁洁  贺海洋 《学理论》2009,(10):20-21
几百年来针对他心问题,哲学家提出了多种有益的解决路径。但本文不准备对所有的论证都作一一介绍,只对J.S.密尔,维特根斯坦和斯特劳森的他心论证作扼要论述,阐发他心论证背后的本体论承诺.  相似文献   

8.
曹露 《民主》2011,(1):47-49,1
高淳,是南京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相距有百余公里。高淳县有一条老街.这条老街虽没有苏州的周庄和同里名气大,但周庄和同里都是柔柔的水乡小镇,给人的感受是润润的。而走在高淳老街上,让人感受却是醉醉的.因为老街就像一壶酿造多年的老酒,走进去,你便会有微醺的醉意——从这条老街走上一遭.老街独特的建筑印象与深藏其中的人文韵味,酷似百年陈酿.真让人有似醉非醉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李奋起 《民主》2012,(1):40-42
中国的长城是举世无双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气势磅礴,雄视古今,堪称中华瑰宝、世界奇观。长城早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1987年,当之无愧地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又经全球5000万人“海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成为世界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10.
唐晶琳  杨丹 《学理论》2023,(4):23-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不可动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需要大力弘扬,从中汲取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思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发展,在新时代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深刻认识和总结党百年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我们有力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并担负起"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使命的重要前提。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文化地位、文化旗帜、文化根脉、文化立场等基本方面初心不渝、不懈探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三是始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四是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构想的辉煌胜利●本刊记者姚晓娜香港回归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这不仅洗雪了我们民族的百年耻辱,实现了我们民族的百年愿望,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标志。它表明“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7,(47)
大丰新棉收购突破百万担十一月五日,对有百年棉花种植历史的江苏省大丰市棉农来说将是终身难忘的日子,全市收购皮棉首次突破百万担,达100.168万担,居全国县市新棉收购之首。大丰是我国著名优质棉生产基地,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大丰棉花唯一获...  相似文献   

14.
瞿定国 《党政论坛》2010,(24):25-25
一、台湾是一个多族群的“移民”社会 在2300万台湾人当中,绝人多数都是干百年来从人陆迁往台湾的。目前已形成“四人族群”:闽南人,占73.3%:客家人,占12%:“外省人”,占13%:原仲民,占1.7%。从历史上看,族群之间是有矛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族群矛盾又逐渐演变成了“省籍”情结。到“台独”势力嚣张时,这种情结往往又被上升到政治层面。  相似文献   

15.
"和为贵"与"两大主题"──兼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价值杨发荣当今世界上带全球性的问题,一是和平问题,一是经济或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它反映了现时代的本质特征。为时代提供诠解和理论服务是哲学的任务。历史行将走完又一个百年历程,而处于...  相似文献   

16.
罗富和 《民主》2009,(5):3-4
今天.湖南省各民主党派齐聚秀丽的衡山下.在百年名校岳云中学隆重举行“湖南省各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岳云中学基地”挂牌仪式。我受各民主党派中央的委托,参加这次意义重大的活动,深感荣幸,倍受启发。湖南人杰地灵,有着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省内就有民主党派的一些成员和组织在活动,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3,(1):61-61
海洋强国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两个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8.
肖生禄 《学理论》2009,(12):227-228
研究文化生态问题.首先需要我们确立一个基本的文化生态观,这是前提、也是基础。文化生态观即是对于文化生态及文化生态形成、变迁、价值意义等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所具有的基本态度。本文认为要深化对文化生态的研究,需要确立基本的文化生态观.如此才能有助于深化对文化生态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条目,是“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并写入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不仅是做人之本.而且是立业之基;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保证.而且是建设礼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20.
史学群 《求知》2009,(4):22-23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首先.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