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我国学界围绕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展开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都是对以尊重人权、保护人权为价值理念的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要求的反映。现代刑法究竟是单纯意义上的“刀把子”,还是如陈兴良教授所说“是公民自由的大宪章”?本文拟以人权保障为视角,围绕刑法理念的变革这一中心,谈一点看法。一、人权保护视野下刑法理念的变革刑法对已然侵害国家、社会或者公民个人法益的犯罪行为予以刑罚处罚,以维护社会秩序,体现了刑法存在的原始根据。但其实质上应当具备两种功能,惩罚犯罪并且规制司法行为,在这种观念指导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处于一个政治经济转轨中的历史转变时期,法治国家的理念已经初步确立,刑法面临着新的价值选择与构造.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利益的提升,人权主义刑法观被国内学者所重视.各国广为关注人权保障问题,人权刑法体现了现代刑法的价值精髓和应然趋向.  相似文献   

3.
刑法解释论上的主观说、客观说和折衷说所确立的刑法解释目标都有不利于刑法人权保障功能实现的缺陷,因而刑法解释的目标应确立为寻求刑法立法时刑法规定的客观意思,即立法本意;只有立法本意不符合保障人权要求时,才允许扩大或缩小立法本意的范围,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毒品"合法化"是指滥用毒品的非犯罪化,这实质上是主张使非医疗和科研用途的毒品成为合法商品,通过合法经营和买卖,降低其暴利,减少禁毒成本,实现滥用毒品非罪化,从而试图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把禁毒的希望寄托在公众自我的约束和觉醒上.此观点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禁毒无效论和减少危害论.对滥用毒品合法化我国禁毒决策部门应当有全面的理解,高度重视其现实危害性,切实采取措施,把矫治、预防和打击相结合,避免其对禁毒工作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是对人权的侵犯。从人权主体上看,家庭暴力侵害的对象是应该享有人权的人权主体;从人权客体上看,家庭暴力侵犯的权利涉及各种人权;从人权存在形态上看,家庭暴力侵害的不仅是应有人权,还是受法律保护的法定人权。由此得出两点家庭暴力干预方面的启示:一是公权力应该介入家庭暴力;二是干预家庭暴力要有人权意识。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人人权屡被侵害的问题,是我国刑事立法中必须予以考量的重要问题,应当参照国际刑法准则,参照我国签署、加入并施行的国际公约,修订我国刑法规范和其它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护海外华人人权。  相似文献   

7.
侦查理念是人们对如何开展、怎样开展侦查活动的认识结晶。侦查理念指导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侦查机关依法行使侦查权力、办理刑事案件的行动指南。当前树立人权保护的侦查理念并让其转化为侦查机关的自觉行动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正确行使权力,要对一切合法的权利给予同等的尊重和维护。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创新背景下,资金池模式穿透了原有的金融监管制度被网贷行业采用,并引发了严重的非法集资犯罪问题。资金池多出现在金融监管领域中,但对资金池的概念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认识,直接造成了对设立资金池行为刑法定性上的困惑。资金池是指在金融活动中用于头寸管理的资金调配模式,具有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缩减资金管理成本的功能属性。设立资金池实质上是货币经营业务的一种方式,违规设立资金池的行为侵害了现有的金融管理秩序,应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9.
人权保护是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之一。刑法对人权的保护,既包括对犯罪人人权的依法保护,同时更应当包括对被害人及广大守法公民人权的依法保护。中国1997年刑法典已经较多地关注了人权保护问题,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近年来的刑事司法实务亦开始扭转重社会保护而轻人权保障之观念,人权保护已逐渐根植于刑事司法领域,并在具体刑事司法运作中得到了较为切实的贯彻与执行。可以说,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刑事法治领域的重大进展,也充分彰显了我国人权法律保障机制的日趋完备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0.
人权保护作为一种普世价值观,日益成为一种绝对信仰,在推崇绝对信仰的同时有部分学者提出人权克减问题,指出人权存在克减性,但是这种声音在人权呼声高涨的今天显得十分微弱。大多数学者论证人权克减是从特殊主体、突发事件或者紧急情况入手,但这种假借外部特殊情况论证人权克减性的方法有局限且证明力有待补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蕴含的人权理念给了我们新的思考,可以尝试从人权的内在逻辑即人类概念本身论证人权克减与人权保护的关系,以实证分析的方法阐明人权克减是人权的内在属性,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权刑法解释直接关系到人权保障的实现.我国有权刑法解释在人权保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刑法解释主体体制、构建系统的刑法解释形成机制和构建刑法解释的监督制约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刑事被害人补偿问题在当前是一个热点问题。刑法人权保障机能指刑法规范具有的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保障个人自由的机能。将被害人纳入刑法保护的范围,对于保障刑事被害人的权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刑法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罪责有无的法律,具有双重的保护机能──社会保护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社会保护机能是通过惩罚犯罪而实现的,既体现了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保护,也体现了对个人利益保护,它是刑法存在的根基。刑法的人权保护机能体现的是刑法对公民个人(包括被告人和其他公民)的权利的有力保障。但刑法中人权的保障,首先就意味着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日本著名刑法学家西原春夫对刑法所具有的被告人人权保障机能作了精辟的论述:“刑法还有保障机能,即行使保护犯罪行为者的权利及利益,避免因国家权力的滥用而使其受侵害的机…  相似文献   

14.
就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而言,人权作为国内法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宪法之中。同时,在其他的部门法中,也有不同角度的体现。如,刑法第2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  相似文献   

15.
启蒙运动开启了法律的理性纪元,从此理性作为法学中的一个常用概念,表达了人类对安全、自由、平等、幸福、人权的渴望。法治是至今人类所能发现的较为理想的治国形式,因为法治符合人类理性。刑事法治是法治的应有内容,刑法制裁手段的两面性决定了刑法理性是刑事法治的应有品质,这一品质通过刑法立法、司法环节得到贯彻。刑法调控范围面与度的适当、刑法内容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理性司法即通过罪刑法定对司法权力进行制约,是保障人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行为。在很多国家与地区,很长一段时间内生育被认为是人类的一项义务,尤其视其为女性的义务。生育权的提出有一段曲折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主要有两个要素在起作用,其一是近代女权主义的提出与盛行,其二是政府在控制人口增长时的宏观调控。可以说正是在这两股力量的引导下,生育权才逐渐发展起来。从生育权的历史沿革入手,剖析生育权的产生背景以及生育权的概念与内容,对女性生育权的人权保护进行必要性分析,表明以人权为视角对女性的生育权进行保护是必然趋势。通过对这项问题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女性生育权保护的重要性,唤起社会对女性生育权的尊重,并在学术上对女性生育权的保护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从人权视角出发,阐述人权保护对于女性生育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刑法解释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法解释的目标是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客观解释),而不是立法者制定刑法时的本意(主观解释);对于刑法文字表述的缺陷,应当通过解释予以补正,批判刑法不如解释刑法;刑法的真实含义是从生活事实中发现出来的;解释者应当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刑法规范与生活事实之间;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末,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关于公民与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两个人权公约保护人权的范围相当广泛。我国《刑法》有关人权保护的规定中,有许多内容与两个人权公约的规定相符合。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刑法》较好地体现了公约保障人权的精神,但仍需从司法和立法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人权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人所应当享有或实际享有的权利。尽管因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的不同,各种人权观念之间尚存在着实质性的重大差别,然而,承认人权、尊重人权和保护人权,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一种共同信念。 人权标准有各种形式,意识形态标准与法律标准是两种最基本的分类,这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有效适用范围完全不同的标准。在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20.
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直接根据宪法对其他法律在制定、适用过程中的违宪情况加以检查.也体现为利用宪法的价值原则来引导和解读其他国家法律.由于宪法与刑法共同承担着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责任,因此宪法价值能够作为刑法原则的阐释基础.在承认这一前提的情况下,现有的罪刑法定及罪刑均衡原则均应当从宪政视角加以审查,在解释"法定"及"均衡"的内容上,应强调宪法的直接适用和宪政的自由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