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飞 《党建》2021,(2):65-66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这支流传在陕甘地区的民歌,歌颂的就是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1903年,刘志丹出生在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1922年,他考入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和领导进步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2.
刘志丹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最早创始人之一。他为党奋斗,始终不懈,赴汤蹈火,百折不回。1935年9、10月间,刘志丹在陕北苏区“肃反”中,蒙受不白之冤,遭受折磨,但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顾全大局,恢弘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刘志丹不愧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不愧为“红军模范”、“共产党员的模范”。  相似文献   

3.
<正>“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这支流传在陕甘地区的民歌,歌颂的正是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刘志丹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虽然他牺牲时年仅33岁,但却在当地革命史、包括隐蔽战线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文中曾用大量的笔墨介绍了刘志丹这个民族英雄献身革命的事迹。在文中,有这样一段介绍:“在保安(今陕西志丹县)我遇到了他的遗孀和孩子,一个漂亮的6岁小孩。红军为她特制了一套军装;她扎着军官皮带,帽子上戴着红星,那里人人喜欢她,她像个小元帅,深为自己有个‘土匪’父亲而骄傲。”。这段话中“土匪”父亲就是指刘志丹,而这个“小元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5.
秦俊 《党史博览》2008,(10):39-41
一 习仲勋生于1913年10月,13岁参加革命,15岁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出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正闻名全国的评剧《刘巧儿》,让人们熟知了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幸福的"刘巧儿"。但许多人不知道,其实这部剧是根据剧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马专员"的真实办案经历创作出来的,而这个"马专员"的人物原型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马青天"的马锡五。马锡五,陕北保安县芦草沟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早年跟随刘志丹在陕甘边区参与创建陕甘苏区的斗争。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1936年初任  相似文献   

7.
夏飞 《世纪风采》2008,(12):24-27
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人。习仲勋是刘志丹的老战友,在刘志丹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历任重要职务。1935年刘志丹和习仲勋同遭极“左”分子的迫害,被关押在一起。习仲勋后来回忆说:“我和刘志丹同志一起被关在一个旧当铺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执行者搞法西斯审讯方式,天气很冷,不给我们被子盖,  相似文献   

8.
于继增 《党史博采》2011,(11):36-40
他在长征中指挥部队。冒死掩护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他创造性地贯彻民族政策,仅五十天就接管了匪患猖獗的云南;他巧妙利用苏联“翻脸”的时间差,获取了研制原子能的宝贵资料;他满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平反了包括小说《刘志丹》等在内的大量冤案。 他就是被毛泽东称赞为“文也来得,武也来得”的开国上将宋任穷。  相似文献   

9.
我认识彭真同志是从小在报纸和画报的照片上认识的,知道他是山西人,很早就参加革命,为党和国家、人民立下了卓著功勋。建国后长期在中央和北京市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很早被打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推翻了“强加给彭真同志的种种罪名和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恢复了他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但这些认识都是间接的,我认识他,他并不认识我。我对他的直接了解是在1986年5月他回山西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视察。当时我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有幸参加了视察期间的接待工作,并在他的专列办…  相似文献   

10.
许玉雪是许振超的独生女儿,家里人叫她小雪。 “爸爸并不是只知道忙工作的人。他很爱我,甚至称得上溺爱我,他是个慈爱的好父亲。”说这话时,  相似文献   

11.
“你的行动,就是 最好的证明嘛!”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立即纠正陕北肃反的错误,下令释放刘志丹、习仲勋和其他受牵连的同志,恢复他们的工作。 徐海东在高兴的同时,也引发了他长期系在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原红25军还有300多个“反革命嫌疑犯”的问题尚未解决。这300多个人中,有团长、政委、营长、连长,也  相似文献   

12.
张长富同志今年3月退休了,领导和同志们总有一种失落感。他参加革命工作43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苦了一辈子,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大家总把他作为一把量人的尺子:“只要是老张那样的干部就没话说。”  相似文献   

13.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刘志丹将军,他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  相似文献   

14.
《党史天地》2009,(6):1-1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传奇式的领导人物:他出身农民,当过木匠,他自1927年参加革命后,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奋斗了66年,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是伟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5.
渭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化装潜入西安,向中共陕西省委作了汇报。中共陕西省委派他到陕北,担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继续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春,刘志丹回到家乡陕北保安,在当地党组织配合下,利用社会关系激化了保安县民团团总路仰之与政界的矛盾,挤走路仰之,当上了保安县民团团总,并选派了一批党团员进入该民团,将保安县民团改造成为实际上由我党控制和掌握的武装。1930年夏,刘志丹受党组织派遣,到甘肃地方军阀陇东民团军谭世麟部中开展“兵运”工作。谭世麟久闻刘志丹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文韬武略兼备,治军…  相似文献   

16.
汪大铭同志,是抗日战争以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抗战爆发以前,他不到二十岁,就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八·一三”事变以后,他筹组救亡团体到皖南,参加了新四军。自此以后,他在皖南、苏南和浙东等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活动并先后担负各种领导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和全国解放以后,他先是在解放军,后在福建党政机关中担负领导工作。现任福建省委党史征集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1962年,刘志丹烈士的弟媳李建彤撰写了历史小说《刘志丹》,先在《工人日报》上登载了部分章节,并准备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为了弘扬革命传统,《中国青年》也刊登了其中一章《星星之火》。不料,在中央召开北戴河工作会议期间,康生在会上提出,小说《刘志丹》是为高岗翻案,是“习仲勋反党集团”的一大“阴谋”。这样一来,《中国青年》也被牵连了。胡耀邦立即打电话给杂志社负责人,让迅速把发稿的情况搞清楚,并写成材料急送给他,由他交给中央办公厅。在之后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这份材料被印成会议资料,发给与会人员。由于胡耀邦的得当处置,《中…  相似文献   

18.
谷梁 《广东党史》2011,(11):4-9
习仲勋,新中国的国务院副总理、秘书长、西北红色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他因刘志丹的弟媳喜欢当作家,弄了一部《刘志丹》的小说,他被不自觉地牵进去,而后“是鬼不是人”的康生发明了一句名言“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毛泽东上当,信之。于是习仲勋就被列入“高饶反党集团”,后来又升级为“彭(德怀)、高(岗)、习(仲勋)反党集团”的...  相似文献   

19.
<正>“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开国中将黄新廷的家乡就在洪湖岸边。他15岁参加革命,一生赤胆忠心,身经百战,宁折不弯。红军时期,他曾带领连队用25发子弹打跑国民党军一个保安大队;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创造以八路军一个团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记录;解放战争时期,他敢公开对彭德怀的作战计划提出不同意见;“文革”时期,“造反派”逼他诬陷老领导和老战友,但他的检举材料只写着“贺龙是好同志、好领导”“余秋里是个好同志”“王尚荣是个好同志”。  相似文献   

20.
彭月才 《党史文苑》2013,(11):19-22
1962年,习仲勋因为小说《刘志丹》被打成“彭高习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1977年底,中共中央为习仲勋平反,并安排他赴广东工作。习仲勋主政广东期间,根据广东的情况,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在广东创办特区的改革构想,得到了邓小平、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支持,使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体现了他非凡的魄力和远见卓识,真正“杀出一条血路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