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正确指出,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认识开始于感性阶段,理性认识必须依赖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又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唯物地而且辩证地解决了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所以错误,就是因为他们没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当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规律来安排"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多种手段,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为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打好坚实基础;然后引导学员正确把握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规律,进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最后引导学员运用学到的理论去解释和解决历史与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自觉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判断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阶段进入理性认识阶段,形成概念,又要用概念进行判断。前几次我们讲了概念,现在来谈谈判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明认识发展过程的时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  相似文献   

4.
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调查是对第一手材料的收集,是对信息的获取.研究是对第一手材料的加工,是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毛泽东十分重视把调查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至于把调查研究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调查得到的只是感性认识,而研究得到的才是理性认识.由调查到研究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实践创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实践创新论,能动反映中的创新是人类认识的深刻本质,并提出和深入阐述了“人类认识包含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创新认识三个阶段”的观点,最后认为,应以科学认识论指导认识创新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 ,中央大政方针已定 ,现在的关键是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江泽民同志对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视 ,因为它不仅是当前工作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而且还是一个事关思想路线和作风的大问题。抓落实的过程 ,首先是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 ,是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认真地抓落实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进而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 ,把这两次飞跃有机地统一起来 ,才完成了一项工作的全过程。因此 ,任何轻视抓落实的思想都是十分有害的。从大的方面看 ,历史上不乏空谈误国的事例 ;从小的方面看…  相似文献   

7.
一、再认识的必要性再认识是辩证认识总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毛泽东把认识总过程概括为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再认识,就是指人们根据实践的结果,修正原来的认识(包括理论、假说、观念、政策、决策等),发展新的认识。对于决策来说,再认识是总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第二章 概念     
《前线》1984,(11)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思维形式,是理性认识藉以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手段。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对感性认识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综合、整理和改造而形成的。概念一经形成,不但与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求是》2002,(9)
总结,是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将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推向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党是一个非常重视总结、善于总结并从总结中受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总结新鲜经验,积极进行理论概括,正确回答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提高全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既是党的工作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金羽 《前线》1964,(13)
这段话是毛主席在《实践论》一书中在论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差别的时候说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首先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观察、接触周围世界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思维形式。感觉是对于事物表面的个别属性、特性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是关于当前整个对象的映象;表象也是关于整个对象的映象,同知觉不同的地方是:它不是当前对象的反映,而是以前被我们感知的东西在头脑中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知"、"行"这对哲学范畴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界定。一、关于认识毛泽东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知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感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产物,是观察者与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学术界大量探讨了感性认识中的理性形式及因素问题,然而,在谈到感性认识中概念的存在和作用问题时,主要只论述了感性认识中有概念的存在,却很少涉及这个概念的实质和超点;有的文章甚至提出了“感性概念”的概念,认为有个属于感性认识自身的概念的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这里想就感性认识中的概念的实质与特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以其毕生的精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而奋斗,以他渊博的学识,革命的实践,为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文章著述。毛泽东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物化产品,它凝聚着东西方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植根于中国具体实践的土壤,真实地记录了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及发展的历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在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半个多世纪中,已由直观的感性认识阶段推进到一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理性认识阶段。《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自发行以来已达到1000多万套的天文数字,毛泽东著作的版本,…  相似文献   

14.
编辑点评:真知来源于实践,思维促进升华。要把在企业党建工作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理论武装、理性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内涵找规律。思想认识上弄清了,行动上就会自觉去做。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每一个时期都会对同时代的人提出相应的历史任务,为了完成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对同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也会相应提出一系列重大课题。只有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思考这些重大课题,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做好党的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要注意和把握宣传工作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感性认识只能解决表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规律就是理性认识,就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只有掌握规律、适…  相似文献   

16.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开始,通过产生概念达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观察客观事物,进行新的实践活动,再上升到理性。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化。思想工作只有遵循这一认识规律去做,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可是,一些同志由于对这一规律认识不够,因而工作中存在着两种片面性: 一种是忽视感性认识的作用。我们有些做思想工作的同志,整天忙着做报告、上大课、搞教材。忙则忙矣,但效果往往不佳。其原因就在于把思想教育只  相似文献   

17.
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发展的,不会局限于从感性——理性,而是会从理性认识进一步延伸,到达一个新的阶段,姑且称之为“后理性”认识。后理性认识不同于以往的理性认识,它来源于或依赖于理性认识,但高于理性认识。它不是一系列理性认识的简单相加,而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后理性认识还是对相互关联的诸多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它是在认识诸多事物的本质之后,进一步加工升华的结果。因此后理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高级,在决策中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站在形而上学的对立面,科学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极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是人类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并指导人类科学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根源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守静  李继武 《唯实》2000,(2):9-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前提是知识创新,只有用创新了的知识,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人们改造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然而,知识创新的基础又是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性思维,知识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根源和特点作一番探讨非常必要。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哲学理解的思维的含义有三:一是指与感性认识相对的理性认识,即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的认识;二是指与非理性思维相对的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于一身的理性思维,也即认识;三是指与物质相对的集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于一身的意识,即人脑对物质或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主观能动性思想是毛泽东哲学中最有特色和最精髓的部分.文章分析了毛泽东主观能动性内部结构层性:从感性认识能动性、理性认识能动性、实践能动性、意志能动性显示出从低到高的层次,并对这一层次的理论意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