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9日,彭德怀在沈阳主持召开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 毛泽东主张志愿军总部机关设在中国边境一侧,但彭德怀坚持设在朝鲜一侧.彭德怀的一贯思想是,指挥部离前线要近,这样既利于了解战场情况、联络部队...  相似文献   

2.
舒云 《党史博览》2021,(5):54-57
1950年10月8日,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毛泽东命令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志愿军出征朝鲜,10月25日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这一天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打打谈谈,历时2年.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字.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并没有撤军,仍严阵以待.1954年4月,志愿军总部发出《关于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恢复重建工作的指示》.4月26日至7月21日,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朝鲜当局以及参加朝鲜战争的15国代表与会.朝鲜代表提出《关于恢复朝鲜的国家统一和举行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其中提到“一切外国军队在六个月内撤出朝鲜”,周恩来发言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3.
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作为第一个打败美军的中国将军,享誉国内外。我曾是志愿军总部参谋,亲眼目睹了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的过程。临危受命,运筹帷幄,迅速扭转了朝鲜战局1950年10月8日,即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北进的第二天,由毛泽东提议并经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决...  相似文献   

4.
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东南角,一排造型相似的院落中间,有一座中国古典式的建筑,名曰“永福堂”。1953年,彭德怀从朝鲜回来以后就住在这里,一直到1959年9月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在即将告别中南海的日子里,每到黄昏,彭德怀便在永福堂门前徘徊,近一个月发生的一切,每一幕都时时在他眼前闪现…… 中南海里的批彭大会 1959年8月18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这是为贯彻庐山会议精神,在军队系统最大限度地肃清彭德怀的影响而召开的。会议由军委办公厅、总政治部承办。地点:中南海怀仁堂。 会议前10天听取关于庐山会议精神的传  相似文献   

5.
江和平 《党史博览》2023,(11):35-39
<正>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事家、享誉世界的政治家。他在志愿军司令部鲜为人知的故事告诉人们,他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元帅,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打了10个月的仗,美国还不知道我彭德怀在朝鲜呢”彭德怀的一贯指挥风格是战斗一打响,就亲自到前线去。抗美援朝之初,毛泽东为了志司的安全,主张志司驻地设在鸭绿江北岸的中国境内,但彭德怀坚持要设在朝鲜前线。彭德怀认为在朝鲜境内便于协调中朝军队、统一指挥作战,便于亲自同前线指挥员通电话,直接了解战况、下达命令。  相似文献   

6.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兵朝鲜半岛.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同时,美军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安东(今丹东)地区,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8日,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对"联合国军"的第一仗,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3,(16):64-64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开城板门店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于协定签字后的第二天,在46军军长肖全夫的陪同下,来到我406团守卫的前沿阵地大德山视察。  相似文献   

8.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其军队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向中国东北边境。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并于10月25日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相似文献   

9.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国政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率领下,开赴朝鲜和朝鲜  相似文献   

10.
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战况不利,朝鲜政府迫切要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共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的名义立即出兵援朝,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由于出兵时间万分紧迫,10月6日,总参谋长聂荣臻指示总参作战部部长李涛立刻选调几名参谋人员和一名俄文翻译,以便和苏联派到中国和朝鲜的军事顾问互通情报。上述人员务必于10月8日随彭德怀赴沈阳。李涛当天就调了总参作战部一名处长、两名参谋,另由军委办公厅外文处调了一名俄文翻译刘某。10月7日,李涛当面询问了刘某的个人历史和家庭情况后,认为此人刚从俄文学校毕…  相似文献   

11.
1950年6月,朝鲜形势日趋严重,战火逼近了鸭绿江。毛泽东亲自点将,让彭德怀挂帅。作为平江起义的老部队,38军理所当然地成为彭德怀麾下要出征的王牌军。它下辖的第112、113114师都将到朝鲜参战。此时,38军军长已经是梁大牙梁兴初。得知要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儿子、时任梁兴初(右二)和彭德怀在朝鲜战场  相似文献   

12.
1950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16国组成联合国军入侵朝鲜。之后,由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敌军,最终实现停战。彭德怀作为第一个打败美军的中国统帅,享誉国内外。我们两位曾在他身边工作的老志愿军战士,亲眼目睹了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我们认为,彭德怀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伟大战略家的胆识与气魄。敢于在敌强我弱悬殊、形势对我很不利的情况下,下定出战的决心 朝鲜内战爆发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派美军支…  相似文献   

13.
坚持有进有退、进退有据的停战谈判方针,迫使美方同意将撤军问题列入“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的谈判议程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周恩来多次指示,在我方提出的谈判议程中,务必包括“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这一项。1951年7月13日,他在为毛泽东起草的致斯大林的电报中指出:“我们根据形势认为,‘三八线’及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均应坚持。”7月15日,他在为毛泽东起草的致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的电报中提出:“必须在对方同意将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列入议程的基础上,我方才能对其他议程再加斟酌。”  相似文献   

14.
撤军定在8周年纪念日 随着朝鲜局势的缓和,中国开始和朝鲜商量撤军问题。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和访苏联的金日成商谈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问题。毛泽东说,鉴于朝鲜的局势已经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使命已基本完成,可以全部撤出朝鲜了。杨勇在回国汇报工作时,国防部长彭德怀把撤军的意图告诉了他。杨勇和王平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 1958年2月14日,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代表团中有外交部长陈毅、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和总参谋长粟裕等。他们就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问题同朝鲜政府进行了磋商。朝鲜起初不太同意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02,(3):47
1952年3月,巴金带领的一个创作组,到朝鲜战场采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会见了他们。会见结束,创作组的同志们在讨论彭德怀的谈话时,都希望巴金能写一篇“会见记”来记录这次有意义的会面。 巴金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一挥而就”写出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这篇文章。 文章写成的第二天,巴金又参加了志愿军司令部欢迎“细菌战调查团”的大  相似文献   

16.
江和平 《党史博采》2022,(10):41-43
<正>抗美援朝是我军同世界最强大国家军队展开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我军唯一在外国领土、联合外国军队作战的正义战争。我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与朝鲜首相金日成的会晤极为重要,两位领导人在朝鲜平安北道大洞的首次会晤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一、彭、金双方迫切见面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发布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命令。为保证安全、避免敌机轰炸,毛主席的意见将志愿军司令部的地址设在鸭绿江北岸一个隐蔽的位置。彭德怀坚持志司设在朝鲜战场,他的一贯思想是指挥部离前线要近,这样既利于了解战场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正当中国人民全面落实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全面好转而斗争的时候,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武装干涉朝鲜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我台湾海峡.侵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门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新中国面临着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在这紧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毅然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8.
1952年5月20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亲切接见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团长洪淳哲。这一天,李雪三将军终身难忘,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是1952年初由志愿军党委派遣的,意在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汇报并答谢,时任志愿军39军政委的李雪三为代表团团长。行前,彭德怀向李雪三交代任务:"一要代表志愿军全体官兵感谢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10,(11):28-29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国政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率领下,  相似文献   

20.
冯锡刚 《党史文汇》2001,(12):33-35
1958年3月15日至17日,连续三天,《人民日报》等四家报纸刊登陈毅的新作《访问朝鲜诗录》12题17首,其中最长的是74行的白话诗《在朝鲜的上阳村》.这一不寻常的安排确能显示陈毅的人格.他在致《人民日报》文艺部信中的几段话道出了内中缘由: 建议你报与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四家联合同日登载.由你报负责组织,务望帮助并同意此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