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创造》2008,(4)
历史在彝州留下一段亘古之谜:这里是"东方人类故乡",从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东方人类在这里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这里是"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彝族十月太阳历、万家坝铜鼓和叙事史诗<梅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这片古老神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勤劳勇敢、质朴聪慧的楚雄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开拓进取,共谋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云南民族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一) 云南禄丰——驰名中外的“恐龙之乡”,一九七五年夏发现八百万年前早上新世的古猿化石后,又被誉为“古猿之乡”。在古猿之乡曾经生活着“禄丰腊玛古猿”,它既保留了猿类的原始性质,同时又表现了人类不少的进步特征。禄丰腊玛古猿形态特征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在阐明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是由古猿变来的。从古猿进化到人类,其间经历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过渡期的生物是谁?过渡期的始终界限的标志如何?过渡期有多长? 从三千万年前的渐新世到七、八百万年前的上新世中期,是地球上古猿发展分化的  相似文献   

3.
引言云南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发现了1500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在现今世界上所发现古猿化石的7个国家中,以禄丰的资料较为丰富。“元谋人”,早于“蓝田人”、“北京人”,把我国发现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一百多年,掀开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云岭之南的这片土地,生息着53个民族,第四次人口普查,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民族。千百年来,他们不仅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而且以智慧和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宁石寨山和楚雄万家坝古…  相似文献   

4.
《内经》是中医学第一部书籍,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医学创造方面的总结,是初步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书籍。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斗争、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但由于社会历史的限制,不免泥沙俱下而夹杂着不正确的部分。医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应该导源到人类的起源时期。在奴隶社会时期,因为人类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出现不能理解而归之于“神”,继而产生了“巫”,此间在医学上就存在了唯物与唯心两种思想。先秦时期及其以前的奴隶起义,表现了不“畏天命”,既推动了社会发展,也是《内经》中唯物观点的产生渊源。历来的奴…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是从古猿转变而来的,人类社会是从猿群转变而来的,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起了推动的作用,人类社会与猿群之间的根本区别也在于劳动,从而加深认识劳动的意义,并初步懂得“神创造人”的各种神话、宗教和迷信都是不科学的。教材分析这一课是讲解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起源。这个问题是唯物论和唯心论长期斗争的问题,因此,科学而又通俗地介绍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课有两个框题。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理解三峡巫文化,就应以人文精神来尊重和关怀它,而不是简单地归之于迷信.三峡地区是中国巫文化的重要摇篮之一,三峡巫文化历史悠久.三峡巫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至今仍然影响着三峡地区人们的文化.其独特的文化特点主要有: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现实生活的生产、再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生产出发,直接服务于生产、世俗化和制度化、宗教化、思想的理论化.三峡巫文化还在如下领域表现出自身的文化功能:医学、功利、政治、社会控制与整合、礼仪规范与娱乐等.  相似文献   

7.
一、人的需要是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内在动因,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过去曾经有过几种说法,有的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有的说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有的说是需要与生产的矛盾,那么,到底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又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梁丽营 《传承》2008,(22):78-79
弗洛姆的异化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认为异化是一种心理体验,人类的历史就是人不断发展同时不断异化的历史,异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异化产生于人类生存的两歧,只有通过心理革命和社会革命才能消除。  相似文献   

9.
弗洛姆的异化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认为异化是一种心理体验,人类的历史就是人不断发展同时不断异化的历史,异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异化产生于人类生存的两歧,只有通过心理革命和社会革命才能消除.  相似文献   

10.
云南全省有52种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达1400多万,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并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云南各民族总的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全省没有一个县是单一民族县。解放前,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其社会形态分别处于封建地主制、农奴制、奴隶制和原始社会制末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些学者将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形容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其中独龙、怒、佤、傈僳、景颇、布朗、基诺等几个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广大少数民族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疾病、土匪、毒品、贫穷肆虐,加之历代…  相似文献   

11.
云南,祖国西南边疆一块令人神往的宝地。在这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勇敢、质朴的3900多万各族人民,4000人以上的民族就有26个。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在这块热土上奏响了人类历史的序曲。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和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云南各民族仍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梯上,形成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1950年至1956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和“慎重稳进”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使处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各民族都跨上了社…  相似文献   

12.
劳动既是人与猿相互区别的标志,又是人猿相互联系的桥梁。劳动的起源,实质上应是人类的起源。研究劳动的起源,正确理解劳动器官、劳动需要和劳动方式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对于重新认识和确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一、劳动器官的形成劳动的器官,主要是指脑和手,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猿的生物进化的产物,还是劳动的产物?或者是生物进化和劳动的共同的产物?也就是说,劳动的器官是先于劳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3.
要把握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起源与演进规律,应当从纵向上把握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潜在的始点、它从物质文明中分离出来的现实的始点、它自身成型的始点和达到崭新高度的始点。 1 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潜在的始点,必须追溯到人类社会的第一个时代。文明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在它之前,曾经经历过人类社会的诞生和此后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按照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人类社会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即蒙味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蒙味时代则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起源的始点。因为“人是起源  相似文献   

14.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古老宗教,其特征是多神崇拜和万物有灵。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典有1500种,30000余册,内容包括哲学、历史、宗教、医学、天文、历法、民俗、文学、艺术等,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东巴”意为智者,他们往往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是东巴教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这正是全世界各国无产者争取解放斗争的最终目的。因为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现象,并不是从来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因而也是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的。社会主义改造前云南独龙族社会经济形态,为我们研究私有制度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实例。我们研究独龙族社会私有制度的起源,对于批判“四人帮”歪曲原始社会历史,贩卖历史唯心主义,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从自然的演化到生命的诞生 ,从原始人类的进化到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 ,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 ,整个自然进化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大约 3 60万年前 ,人科动物出现了第一个新属———南方古猿。它以不同物种的形式向南非蔓延 ,大约在 2 5 0万年前 ,从这些物种之一中诞生了人属 ,他们的后代直立人不仅生存下来 ,而且走出了非洲 ,向冰川期的欧洲、中国以及印度等地蔓延 ,并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祖先。人类文明进化史表明 ,在人类进入农业文明社会以前的 15 0万年的时间都是以同样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儒佛两家创立的思想学说 ,都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的优秀文化 ,他们所倡导的人的善性善德 ,可谓是殊途同归 ,是人类文化所共有的最本质的东西。在两种文化交融的背景下 ,儒佛两家所主张的善容成为道德向善的表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经成为一种道德信仰 ,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导入新课:人类是从古代类人猿经过长期演变而来的。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直立行走、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等,都是长期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类人猿就不能转变为人。那末,人类社会又是怎么产生的呢?现在就讲这个问题。二、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类社会(板书) 要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过去曾经有过几种说法,有的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有的说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有的说是需要与生产的矛盾,那么,到底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又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人口膨胀的压力,中国将计划生育列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如今,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000万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出现,引发了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人们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独生子女能够适应社会吗?独生子女是“问题子女”吗?有人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是“问题子女”。这种说法并非中国人的专利,独生子女在不同的国家里,从一开始都是被当做“问题儿童”来研究的。100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曾经提出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