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空军不是一个独立的军种,而是分别隶属于陆军和海军。在日军对重庆实施大轰炸过程中,其陆军航空兵主力部队为第1、第3飞行团,其基地为武汉和山西运城两地。而海军航空兵主力部队为第1、第2、第3联合航空队,其基地为武汉、孝感和宜昌等地。为达到所谓"政略轰炸"的目的,日军陆海军航空部队都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18日,筹备一年多的"重庆大轰炸暨日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1941年,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已有四年之久,遭受日机的狂轰滥炸也三年有余,特别是经过了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1940年的"八一九""八二〇"大轰炸和1941年的"大隧道惨案"后,重庆人民的抗战情绪如何?中国对日抗战到底能坚持多久?重庆人民在经历长时期、大规模的空前浩劫后对抗战的信心又如何?都成为当时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幸存者作证     
正从1 9 3 8年2月到1 9 4 3年8月,日本法西斯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集中空军力量,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据初步统计,这期间,日军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实施轰炸218次,投弹21593枚,炸毁民房17608幢,炸死炸伤重庆市民25989人(重庆大隧道惨案和长江沿  相似文献   

5.
刘向上 《党史纵横》2009,(11):62-64
重庆大轰炸是指中国抗战期间,从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日军对重庆实施轰炸两百余次,出动9000多架次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相似文献   

6.
黄宇星 《红岩春秋》2022,(11):66-69
<正>抗战时期,日军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犯下滔天罪行。历史从未远去,记录这段罪行的史料也不断被发掘。由重庆图书馆珍藏并首次整理揭示的《逢庐诗存》中,保留了大量记录重庆大轰炸的旧体诗。诗中不仅描写了重庆大轰炸的细节,更展示了重庆人民“愈炸愈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因其地位重要,遭到日机长时期、大规模的野蛮轰炸。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共出动飞机5732架,对以"重庆市"行政区域为核心,包括巴县、江北、北碚等环重庆周边各县(局)在内的地区共实施大轰炸130次,投爆炸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重庆试鸣放防空警报悼念大轰炸遇难同胞6月5日上午10点30分,"呜——"的防空警报声响彻重庆上空,持续12分钟。数百名重庆大轰炸幸存者、死难者家属及各界群众来到大轰炸惨案隧道遗址前献花,悼念在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以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重庆市自1998年以来,在每年6月5日都要组织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放。  相似文献   

9.
刘志平  钱陵 《思考与运用》2007,(9):F0003-F0003
2007年9月18日-20日,“重庆大轰炸暨日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渝隆重召开、来自日、美、韩三个国家,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共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本次讨论会由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重庆市历史学会、重庆市档案馆、西南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围绕重庆大轰炸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0.
万强 《党史文苑》2012,(1):46-52
自1937年8月15日14架日军飞机首次空袭南昌后,江西这片美丽的河山,从此遭受了长达8年的蹂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日军侵赣以来,大肆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给江西人民遗留下了世世代代不能忘记的耻辱、血泪和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1938年至1943年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重庆成为无数人走向死亡的地狱。为勿忘国耻、维护和平,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郭选昌教授历时8个月创作完成了“重庆大轰炸艺术群雕”的巨型雕塑。再现了这段重庆人难以忘却的惨痛历史,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在重庆犯下的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12.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俗称"虎烈拉""虎狼病""吊脚痧""绞肠痧"等,具有发病急、吐泻烈、病情剧、死亡快等病症。抗战时期,重庆因大量难民涌入、卫生环境恶劣以及大轰炸的影响,几乎每年都有霍乱发生,1945年夏季更是暴发了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霍乱流行。连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作为中国代表团代表参加联合国制宪大会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人董必武都予以关注,并赋诗问候"巴渝虎列拉何如?谨向同仁问起居"。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达到"迅速结束中国事变"的目的,日本对重庆、成都、西安、兰州、昆明、贵阳、延安以及一些中小城市展开大规模轰炸。而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自然是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战略攻击"的首要目标,其遭受日本野蛮轰炸规模最大、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重庆大轰炸中,最猛烈的阶段集中在1939年、1940年、1941年三个年份。在这3年时间里,日军  相似文献   

14.
"数十块长约1尺、宽约4寸的铜版上,用楷书勘刻着《金刚经》,经文十分清晰,铜版熠熠生辉。""展品中有一方灰色的正方型皇家玉玺,底部篆刻着‘凤麟州宝’四字。""有一只乳白色的玉杯,名曰‘盖满杯’,注入清水至杯口,从杯底漏光。""玉白菜、玛瑙、黄绫包裹的象牙,场面极盛,参观者多是当时名流"……这段关于故宫国宝展览的描述,来自68年前的安顺。而安顺与故宫国宝的渊源,要从抗战时期故宫国宝的南迁、西迁说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使故宫国宝免遭日军劫掠,1933年2月5日,故宫博物院将国宝分批装箱南移,随后西迁至西南大后方。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电影《大轰炸》举行看片会6月5日,以"重庆大轰炸"这一史实为背景创作的电影《大轰炸》在重庆举行看片会。该片主要讲述了日本侵略者对重庆进行连续轰炸期间,重庆市民乐观坚强的精神状态以及年轻的中国飞行员在美国飞行教官的帮助下与日本空军展开激战、保家卫国的故事。电影将于8月17日正式上映。  相似文献   

16.
正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曾经历了日机长达6年多的大轰炸,但这座英雄的城市并未屈服。在硝烟弥漫的重庆上空,中国空军与来犯日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血与火的拼杀,一次又一次地冲向日军轰炸机群编织的火网,以"向死而生"的精神,英勇保卫着重庆。这一时期,曾有中国空军的多支部队、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等先后进驻重庆地  相似文献   

17.
<正>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5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沦陷。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1月4日马占山指挥江桥抗战,给日军沉重打击。1932年1月2 8日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中国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3月9日溥仪到达长春,在关东军导演下,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以"家文化·镇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创建全国文明镇的实践进行研究,总结了其通过培育"家之风""家之教""家之德""家之责""家之誉",推进文化新风进家庭;通过"镇之魂""镇之诚""镇之美""镇之韵""镇之安",提升镇文明的"5+5"主题模块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4·20"芦山强烈地震是继"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雅安市所遭受的又一次重创。5年的砥砺、5年的洗礼,灾区干部在实践中不断锤炼,"4·2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雅安市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围绕市委实施后发追赶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地震灾区重建任务繁重、专业知识要求高、干部压力大等特点,及时规划、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点对点"的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为造就能战斗、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和后发追赶提供了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20.
1939年至1944年,日本侵略者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对战时中国的首都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近6年时间惨绝人寰的轰炸,历时之长、用意之毒、为害之烈、贻祸之深,世所罕见,史称"重庆大轰炸"。历史是记忆组成的。70多年过去,那些亲历大轰炸的受害者、幸存者,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血泪伤痛的记忆挥之不去,仍铭刻在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本刊将陆续推出"重庆大轰炸"亲历者口述系列文章,为今天的人们再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亦更好地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