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12月间,龙飞虎随同周恩来来到重庆。重庆当时是国民党政府的陪都,南京沦陷后,国民党政府就迁到了重庆。这时,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也在这里成立,设在红岩村。周恩来公开的身份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党内职务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兼中共南方局书记。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周恩来来到重庆后,住在曾家岩一座小楼里,办公也在这里,当时被称为“周公馆”。周公馆的里外环境都是经过国民党当局苦心安排的。小楼座落在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公馆侧面的一条胡同里,周公馆人员上下汽车都得徒步走过这条狭窄的胡同。  相似文献   

2.
正从1938年12月中旬,周恩来在抗战烽火中辗转西迁,来到重庆组建中共中央南方局,结庐红岩,一直到1946年5月离开重庆,东迁南京,周恩来在红岩战斗、工作、生活了8年。对于周恩来而言,红岩,是他殚精竭虑为团结谈判而奔走呼号的地方;红岩,是他不避艰险在风雨如磐的环境中不懈奋斗的地方;红岩,是他与邓颖  相似文献   

3.
正周恩来喜欢把天津称为他青年时代的故乡。这里有他读书的学校,也有他一生难忘的战友和师长。1913年,青年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自此,他与"南开"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组织进步团体,初露领导才能1914年3月,在南开学校读书的周恩来和好友张瑞峰、常策欧等同学,发起组织了一个学生团体"敬业乐群会",取"敬重学业,联络感情"之意。他们定下办会的宗旨为:"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  相似文献   

4.
正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原为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1910年秋到1913年秋,少年周恩来在这里学习生活了3年。纪念馆共设读书教室和7个展室,陈列的文物有周恩来当年在校阅读过的书报、留影、作文和写给同学的赠言手迹等,自1978年3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在这里读书期间,少年周恩来接触进步教师,阅读进步书报,接受进步思想,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他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是优秀,尤以作文最为突出。据同学回忆,周恩来学识渊博,大方诚恳,待人和气,是当时学生中的核心人物。1946年9月,周恩来同美国记者谈话时说:"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5,(4):35
周恩来的举轻若重,贯穿了他的一生,既体现在他处理革命、外交、经济、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上,也体现在他处理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上。郭沫若曾称赞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如电火行空"。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把大量精力放在处理具体事务、具体问题上。有一次,一位曾经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问周恩来为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是周恩来题词最多的时期,约有90幅左右,其中留下手迹者在半数以上。周恩来在重庆的题词以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30年代末40年代初,周恩来在重庆期间,经常到学校团体、工厂等基层单位,通过参加座谈会、做讲演,或参观、访问,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报告抗战形势、分析战局,鼓励人们为争取抗战胜利而奋斗。讲话、参观之后,周恩来在不少场合还题词留念,为我们留下了多幅珍贵的手迹。1939年1月7日,周恩来在一场空袭之后,仍应邀到重庆联立中学作报告,讲述八路军敌后抗战形势。报告结束后,他为该校二年级学生侯遇…  相似文献   

7.
他在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开始了记者生涯,并在运里成长为世界级著名记者。他的笔下记录了重庆老城的旧时风貌和遭受日本侵略者大轰炸破坏的惨景。他与周恩来在这里有过许多推心置腹的长谈,看清了国民党独裁政权的面目并写出了大量抨击报道……  相似文献   

8.
正抗日战争这个"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在重庆,集会容易犯忌,祝寿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集会活动,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公开而又隐蔽的统战方式,周恩来常常以祝寿之名,公开聚会,广交朋友,开展斗争。周恩来在重庆所筹办的最隆重的祝寿活动是"庆祝郭沫若之50寿辰"。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力邀郭沫若(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郭沫若由周恩来和李一氓介绍入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我同周恩来同志接触中的一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可以说它们在某些方面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是1941年9月,党组织从延安调我到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当时,周恩来同志任南方局书记,负责国共谈判、统一战线和国统区、敌占区党的地下工作。能到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我心里十分高兴。在延安,我多次听过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受到很大教育,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早有所闻。我想,到重庆后,他一定会问起延安的情况。为此,我就延安的学习、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作  相似文献   

10.
王斌来  蒋云龙  吴月 《奋斗》2022,(8):70-71
<正>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邓小平同志在这里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  相似文献   

11.
据不完全统计,自1949年10月毛泽东旧居初步修整完毕对外开放时起到2001年底,到这里来追寻伟人足迹、瞻仰伟人故居的人数达3000万.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在"文化大革命"前曾到旧居参观访问,而邓小平只在"文化大革命"中到这里来过一次.他参观过程中的所言所行充分体现了其实事求是、绵里藏针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1984年4月24日,贵州茅台酒厂的工作人员在北京访问了著名作家姚雪垠。姚老说起40年前在重庆时,他就听周恩来讲过茅台酒。周恩来那时说,1935年他们长征过茅台时,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来欢迎,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脚腿伤口,止痛消炎,喝了治疗泻肚,暂时解决了当时缺医少药的一大困难。"红军长征胜利了,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由此可知,周恩来等众多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的人生轨迹虽有波折,却没有大起大落,这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一个"忍"字。美国人谢伟思在重庆美国驻华大使馆工作时,同周恩来接触较多,他谈及亲身体验时说,我未见过周恩来发怒、发火或心烦意乱,他总是那么平静、镇定,我没有见过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正周恩来与哈尔滨有着不解之缘,从青年学生到大国总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曾10次踏上哈尔滨这块黑土地,这里留下他"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光辉一生深深的印记!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地方。当周恩来还是青年学生的时候,他就曾来到哈尔滨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1917年6月,19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从天津南开毕业,"为了中华之崛起"发愤读书的他决定赴日求学。出国前,借去铁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经常奔忙往返于延安、重庆之间。1940年3月刚从苏联治病回到延安的周恩来就考虑到此次返渝尚须办理的有关事宜。一是重庆办事处的警力不足;二是电台方面人手不够。周恩来想趁此次返渝之机带一批同志到重庆工作。中央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从陕甘宁边区部队抽调了32名红军干部组成警卫排护送周恩来到重  相似文献   

16.
正1973年6月9日,革命圣地延安城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来这里参观访问。曾经在延安和陕北战斗生活过多年的周恩来,旧地重游,思绪万千。他上枣园,到杨家岭,趟延河水,登宝塔山,寻觅当年烽火岁月的踪迹,询问今日延安人民的生活。从宝塔山下来,他问陪同的地委负责人:"你们知道陈友才烈士吗?当年他被安葬在这宝塔下。陈友才同志死得很英勇。我一生遇过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这一次。你们要把陈友才等牺牲的同志情况搞清楚,将他们请进烈士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世纪伟人,周恩来永远为世人怀念。 1976年1月8日他不幸辞世以后,神州泪飞,江河悲咽,国内外许多他生前活动过的地方争相以各种方式纪念他:辽宁人民出版社在当月就出版了纪念他的画册,日本友人为他建了岚山诗碑,法国在他青年时代旅欧时住过的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17号墙壁上钉上了铜牌,国内的淮安周恩来故居,绍兴的周恩来祖居,沈阳的原东关模范学校,天津的原南开学校,重庆的红岩村,南京的梅园新村等地也先后为纪念他而修复开放,并雕塑铸造他各个不同时期的石雕像、铜像等。然而据笔者所知,世界上最早为周恩来铸造的一尊铜像却是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8月,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又到了一个追思和感恩的日子。三年前的清明节,我写过一篇短文《追思与怀想》,我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仍然活在我们的心里面,我们将永远活在他们的事业中!"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如今,邓小平还活在我们这座城市里。邓小平与重庆的缘份起于1918年到重庆读书,那年他15岁,第二年离开重庆赴欧洲求学。邓小平第二次到重庆是1949年12月,那年他45岁,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重庆、绍兴的3处祖坟。从周恩来敬祖与平坟的矛盾冲突中,  相似文献   

20.
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安全部部长罗青长,曾经写文章记叙了周恩来临终前的召见。那是1975年的12 月20日,周恩来在和他交谈中间突然昏厥,他不忍心让病中的周恩来再增劳累,悄悄地离开了病房。人们多把罗青长称作周恩来最后召见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