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军 《党课参考》2022,(20):103-108
<正>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和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犹如一股涓流,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微澜: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他们的思想向世界各地传播。  相似文献   

2.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①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是因为中国人民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有了播种它的土壤。不可否认.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人的道路选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共早期组织的作用功不可没。还不可否认,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望道、林伯渠、杨匏安等人为代表的留学日本的先进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奠基人.更有人成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非常值得书写和纪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高度契合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与富国强民的现实需要、中国文化及双重超越的时代要求、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深刻改变了中国的思想状况和话语体系、领导力量和政治方向、历史走向和国际地位。推进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可以分成四个象限,对应于四种不同的传播模式,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部门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等级森严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临时体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竞争导向式传播。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息图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隐含了不同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与思想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郑重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拉开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序幕。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经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汉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俊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之一,中共一大就是由他积极召集,并在他哥哥李书城家里召开的,如今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当时被称为“李公馆”。一大召开后不久,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局工作。可李汉俊与陈独秀、张国焘政见不知,还同张国焘产生了矛盾,书生味十足的李汉俊一气之下离开了上海,去了武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过三个阶段,并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三次论战,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深入人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回顾这段历史,对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马克思主义纯洁性,是很有意义的。在俄国十月革命前,首先是我国的一些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人,在国外就接触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几十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取得的。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也不会有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却认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失误。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进行一番历史考察,无论对于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或者对于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识形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静 《理论学刊》2004,1(7):29-30
一、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使中国人易于接受共产主义理想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孕育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形态,即“大同”社会,它不仅是社会理想,也构成了中国文化乌托邦精神的支柱。康有为写了《大同书》,系统地阐释了古代“大同”学说,使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具有了近代意义。可以说,康有为试图把中国文化的“大同”乌托邦精神融会到中国近代社  相似文献   

11.
徐英男 《世纪桥》2011,(23):46+74-46,74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却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创立于19世纪,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持久的焕发活力。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时代性、斗争性,领导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理论基础、源头活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引导着中国人民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然而,随着时间和实践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些重大的时代问题,诸如人类发展问题、安全问题、生存问题、资源问题、民生问题等等。中国的问题和世界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在这种复杂情况下,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亟待我们解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史论战对此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流布影响深远.一方面,唯物史观的译介与运用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唯物史观的解读受到当时流行的"左"派思潮影响而产生了一些偏颇:其一,"把西欧历史模式放大为普世规则,陷入历史单线进化论";其二,"忽视反映社会形态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传播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很多情况下是政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政治过程的一部分,一直占有主旋律的特殊地位,有政治范畴的意义,也遵循着传播学的规律,从实践上看,也符合吸引注意力的要求。从传播内容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内容围绕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和政策主张,形成了中国特定的政治文化,成为中国受众注意力的焦点;从传播的主体看,传播主体的喉舌和守门人角色,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旋律地位和注意力的优先排序;从传播的受众看,传——受单向的传播环境,最广泛地获得了目标受众的注意力;从传播渠道看,传播渠道的易主导性和可控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传播格局及受众注意力的忠实度和持久性;从传播效果看,有效获得了中国最广大受众的注意力,成为政治社会化的主导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过程。从其历史轨迹和逻辑特征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即1917年至1927年侧重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及其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927年以后侧重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林木 《党史博览》2011,(1):1+57-F0002
①1919年9月,周恩来、马骏等在天津组织觉悟社,提倡“革心”和“革新”精神,宣传“自觉”和“自决”主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百年不平凡的传播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互贯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的丰富滋养与思想助力。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在马列经典文本译介、研究与现实关注的结合中焕发经典著作的时代魅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了革命话语、建设话语、改革话语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并将其凝聚为变革中国实践的推动力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壮美篇章,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7.
陈石松 《世纪桥》2009,(19):23-24
“五四”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良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当时“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列宁领导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与苏联形成鲜明对照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暴露出严重的社会危机,给中国思想界很大的影响。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构成了阶级基础。经过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更多的“五四”先进青年弄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与假社会主义即改良主义的区别,从而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有着他自己独特的贡献。本文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轨迹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轨迹做一比较和梳理,以两者结合的方式描述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张江芬 《世纪桥》2015,(1):7-9,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重要环节。从传播者角度来看,青年学生最先接受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生力军,并在实践中树立和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主要原因有:“西学东渐”的先后失败,说明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呼唤着一种新思想的到来;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马克思主义同样适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相契合,有利于国人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