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从中央外事组到中国外交部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周恩来任书记。为了更好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促进抗日战争胜利进行,1939年4月,南方局正式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1940年12月,改称"外事组",受周恩来直接领导。南方局外事组在宣传我党抗战立场和主张,争取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王炳南,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中的佼佼者。从1936年"西安事变"起,他便跟随周恩来从事党的外事、外交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周恩来十分欣赏王炳南的才干,由衷地称赞:"炳南不仅是我的左右手,他还是我的耳朵和嘴巴呢!""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王炳南与周恩来相识于和平  相似文献   

3.
1937年抗战开始后,著名的翻译家许孟雄辞去中央大学教授职务,来到长沙18集团军办事处。徐特立介绍他去武汉战董必武。董老又把他介绍给王炳南。当时我党成立了直属南方局领导的对外宣传小组,由周恩来领导,王炳南具体负责,任务是向国外翻译毛泽东著作、八路军战报及抗日文章。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许孟雄和同志们努力工作,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几十篇著作译成英文,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周恩来对许说:“斯诺先生看了你翻译的《论持久战》,大加赞扬,说你翻译得非常好。”此外,许孟雄还翻译了许多有关抗战的通讯报道,刊登…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政治环境恶劣而艰苦。曾在争取杨虎城部第十七路军联合抗日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崭露头角的王炳南,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组长。他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领导外事组广泛加强与同盟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的联系,积极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开拓了我党外事工作的新局面。王炳南也以其出色的工作,为陪都新闻界、外交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从中央外事组到成立外交部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周恩来任书记。为了更好地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促进抗日战争胜利进行,1939年4月,南方局正式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1940年12月改称外事组,受周恩来直接领导。南方局外事组在宣传中共抗战立场和主张,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1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共合作面临破裂的危险。在皖南事变发生前,周恩来等多次会见美国驻华使馆官  相似文献   

6.
正1939年1月,中共中央为适应抗战相持阶段的新形势,在重庆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作为秘密指挥部,全面领导党在国统区的工作。面对特殊而严酷的政治环境,周恩来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南方局工作中的关键所在,始终把"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作为"极端严重的任务"和"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使国统区各级党组织不断巩固发展,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成为摧不垮的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7.
正1943年6月,受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委派,《新华日报》记者陆诒随重庆各界慰问团到鄂西采访。遵照周恩来的嘱托,陆诒在恩施单独访问了叶挺将军,并深入长江西陵峡石牌前线,做了他在抗战时期的最后一次战地采访。回到重庆后,中央南方局副书记董必武称赞陆诒的鄂西之行获得"双丰收"。"周公"面授机宜陆诒(1911-1997),上海闵行人,中国著名的战地记者。中国文艺界老领导夏衍曾说:"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8.
叶介甫 《党史博采》2008,(10):21-24
王炳南,1908年2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乾县阳洪乡好畤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统战工作和外交工作,忠实地执行中共的方针政策,团结杨虎城,参与了"西安事交"的和平解决,做过周恩来的助手,当过毛泽东的秘书在国共两党之间,在中美两国之间,王炳南穿梭往返,立下了武仗文打的功绩,是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外交家,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美大使级谈判期间,王炳南有勇有谋,有进有退,被陈毅誉为"武戏文唱"。  相似文献   

9.
2014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75周年。5年前,为纪念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民族危亡之际,肩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命,领导南方广大国统区党组织和人民坚持抗战的光辉业绩,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联合拍摄了八集电视纪录片《千秋红岩》,并于2011年成功播出,产生了强烈反响。该片在摄制过程中,雷卫、刘松锋、刘立群等同志对那段历史的当事人、亲属和专家学者作了大量采访,为该片的成功拍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限于该片篇幅,这些珍贵的资料有相当部分没有采用。为保存并运用好这批珍贵的资料,在2014年南方局成立75周年之际,本刊约请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主任刘志平同志对这批采访资料进行了记录、鉴别和整理,专门开设"千秋红岩·纪念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75周年"专栏予以发表,谨以此表达我们对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纪念。  相似文献   

10.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是1943年周恩来同志在他生日这天所写的《我的修养要则》里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统区群众工作生动实践的真实写照。南方局群众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是人民群  相似文献   

11.
正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迄今已80周年。南方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的秘密机关。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  相似文献   

12.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伟大实践,是红岩精神形成的主要基础,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对南方局历史的研究和宣传正不断走向深入。学术界所熟知的2009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今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下同)编写、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研究丛书》,2000年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等相关党史宣传和理论研究出版物在提到南方局的全称时,使用的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  相似文献   

13.
南方局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陈文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丰功伟绩,过去党史界,历史界在认识和评价上有所不足。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笔者想讲讲抗日战争中南方局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于1939年1月,它是抗日战...  相似文献   

14.
还是在1939年,刚刚18岁的雷英夫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学习时,就给经常前往授课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年8月,在重庆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回到延安向毛泽东求援:南方局军事组叶剑英那里急需参谋人员。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18岁的娃娃,他叫雷英夫。”就这样,雷英夫被调到了南方局,并由此开始了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军事参谋生涯。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75周年。在重庆的八年间,南方局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下,高举抗日民主两大旗帜,坚定贯彻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中共党组织,以及在此范围内设立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公开机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坚持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群众工作是南方局及所属各级组织的一项经常的、基本的工作。在战时首都重庆,周恩来身体力行,带领南方局创造性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了大量的、深入的群众工作,与国统区各阶层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使党在国统区由抗战初期"脱离群众"、  相似文献   

16.
正1949年11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在北京东单外交部街31号成立,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兼任常务副部长,成立大会由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主持。当宣布外交部机要处处长(兼办公厅副主任)是周竹安时,很多同志都对他不熟悉,颇感意外。这时,周恩来介绍说:周竹安是20年代  相似文献   

17.
正在渝八年,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领导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工作,奔走于渝延两地和东南、西南各大城市。作为周恩来的革命战友和亲密伴侣,邓颖超担任南方局委员和国民参政会中共参政员,积极领导国统区的妇女救亡运动和战时儿童保育工作。两人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将对对方的爱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继续商谈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尚未解决的事宜,同时决定成立一个负责国统区党的工作的机构。中共中央先后成立了长江局和南方局,负责领导长江流域和中国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共中央代表团。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和南方局,由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  相似文献   

19.
李延  刘歌 《红岩春秋》2010,(4):30-34
我们的父亲李金德和母亲李玉明曾经长时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父亲是周恩来副主席的机要秘书,对外的身份是周恩来副主席的副官。母亲是周恩来副主席的译电员。每当他们向我们回忆起在南方局的战斗和生活,都非常激动和感慨。现回溯父亲在革命战争年代几个重要时期的片段,以表追忆。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我同周恩来同志接触中的一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可以说它们在某些方面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是1941年9月,党组织从延安调我到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当时,周恩来同志任南方局书记,负责国共谈判、统一战线和国统区、敌占区党的地下工作。能到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我心里十分高兴。在延安,我多次听过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受到很大教育,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早有所闻。我想,到重庆后,他一定会问起延安的情况。为此,我就延安的学习、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