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广告影响下的青年消费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广告注重研究青年消费者心理,利用青年群体的特点和弱点,对青年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促进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总之,现代广告影响下的青年消费文化动摇了传统的消费观念,在强调个人价值和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可能对青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韩剧看大众传媒对于消费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瑶 《法制与社会》2011,(2):173-174
本文借助让.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符号解析理论,以韩剧为例,具体的展现了大众传媒对于消费文化的影响过程,认为大众传媒凭借自身的话语权力,不论在节目制作与播出,还是在广告的投放上,通过贴近观众、传递符号、诱导观众,而后将观众转化为符号的消费者的模式影响着社会消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今须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我们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与时俱进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究竟有什么价值呢?带着这一疑问,本文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即礼治、德治、人治、以刑为中心等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探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以及法治建设的丰富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舆论、信息、文化传播载体和主要文化存在方式,对青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青年文化在大众传媒的传播过程中吐故纳新,使传播本身也具有了创造性;同时,青年文化得以在传播所产生的震荡中趋于融合,产生了新的价值和意义。大众传媒对青年文化的影响持续、广泛、深远,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彼此不断发展和革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混合法"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法"是中国法律文化的内在传统,它作为一种内在的传统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中国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法律实践活动.中国的"混合法"根植于古典社会的生活实践活动,表现在古文字系统、思想价值、法律规范和人法并重的治理方略之中.它不仅是一种实际的历史存在,而且延续至今依然表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代世界法律文化日益走向融合之际,"混合法"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台湾地区广告荐证法律规制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林洋 《法学论坛》2013,(1):154-160
广告代言究其实质系对广告商品或服务的"荐证"。我国台湾地区对于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在许多方面值得大陆地区借鉴。对于广告表演与广告荐证的性质界定,台湾地区实行名人与普通人之间的二元区分。"真实消费"与"专家身份契合"是台湾地区广告荐证的基本要求。追究广告荐证者虚假荐证的法律责任,渗透着台湾地区基于消费者利益保护与虚假广告约束的社会政策考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广告史是世界广告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广告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本身也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古语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国古代广告史的教学一定要突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如果我能重新挑选职业,我想我会进广告界.”他解释说:“若不是有广告来传播高水平的知识,过去半个世纪各阶层人民现代文明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不可能的.”可见罗斯福看到的不仅是广告给现代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而更看重的是广告的文化价值和对现代文明的巨大推进作用.因为广告不仅是作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中介,具有开拓市场和引导消费的特殊功能,而且还体现着市场繁荣程度,科技进步,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个社会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我国在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化道路。而培育社会形成法治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法治的内在要求。本文通概括新视域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特点,进而从总体上探索法治文化的构建途径这对于加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士是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阶层,武士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武士道与武士已经成为历史,但这种精神却依然存在,成为日本变化的动力之一,成为日本现代企业文化和诚信的精神根基。如何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优势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以便不断提高和发展,不妨可以借鉴日本的一些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1.
杨显滨 《河北法学》2013,(2):134-139
法律文化是一种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对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意义重大,即法律文化对人具有重要价值。受古代"和为贵"的法律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法律文化历来奉行息事宁人的无讼价值取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应当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把公平正义作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价值的应然归属,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受社会庸俗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庸俗现象愈加严重。学校文化价值"功利化",重工具轻价值,缺乏正确的目的感;学校文化内容"低俗化",重低级轻品位,缺乏高雅的境界感;学校文化过程"形式化",重形式轻本质,缺乏深沉的历史感;学校文化结果"媚俗化",重鄙俗轻高尚,缺乏崇高的道德感。反庸俗的学校文化就是要构建高雅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形塑学校文化新常态,使学校文化回归到思想启蒙、价值引领与教育引导等本真意涵上来。  相似文献   

13.
新疆当代汉语文学因独特的个性和审美价值具有研究的价值,然而却因重视不够和最佳视角的遮蔽未能得到准确解释。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独特性体现着手,揭示出独特性生成的社会环境背景所具有的地域性色彩,在具体研究中,以地域文化和作品的对应关系、地域文化对作家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历时性及波动性的影响效力、文学对地域文化的反作用、文学未来的走向五个方面,来解析新疆地域文化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关系,可为观照和评价新疆汉语文学的成就,提供"在整体中"又具有独立性的独特立场和最佳视角。  相似文献   

14.
正检察文化建设已经纳入检察工作视野,日益受到重视,并显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不仅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各级检察机关也在实践层面推出了探索性举措。这些实践推动了检察队伍建设,传递了检察工作的价值和理念,活跃了检察机关的文化氛围,但缺乏对检察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承提炼与融合创新,让检察文化灵性有所缺失,精神价值相对涣散,检察人员自我认同度和社会认可度都不够高。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化学的角度唤起大家对检察文化精神价值传统的重视,结合时代进行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进而推动检察文化建设跃上新境界。一、文化学对文化界定及其解读宏观问题的强大  相似文献   

15.
王玮 《法制与社会》2012,(25):189-190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文明的古国,在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下,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传统行政文化。它对我国当代行政系统也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又有消极方面的影响。构建现代行政文化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有利于现代行政文化发展的文化部分。只有这样,我们在社会转型期才能培育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行政文化。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当代行政系统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犯罪中死刑的存置尚有一定的生命空间,但更不应忽视的是其生命空间的萎缩性与内部的不和谐性。死刑在经济犯罪中的存置经历了一个由广泛扩展再到适当限制的嬗变过程。其存置在价值层面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孕育了不合理性的基因;传统刑法文化对实定刑法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重刑、泛刑、死刑以及宗法文化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法治刑法文化观念格格不入,发生着剧烈的碰撞与冲突。而传统文化的惯性对一国的经济犯罪中死刑的存废始终存在着幽灵般的或多或少的影响;无论是中国社会偏重伦理学角度的"性善"与"性恶"的人性之争,还是西方社会偏重法哲学角度的"理性"与"经验"的人性之争,都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经济犯罪中不论是主张存置死刑抑或还是废除死刑,均有支撑其存在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司法鉴定被社会公众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从盲信到理性思考再到科学认识的历史过程.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我国司法鉴定文化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现代社会的价值内核分别体现为“神权”、“官权”和“民权”.我国司法鉴定文化的历史演变是社会民众认知能力提升的历史必然,也反映了我国司法鉴定在不同时代的价值核心与灵魂.  相似文献   

18.
肖尤丹 《政法学刊》2009,26(2):42-50
著作权制度在后现代转型中不断受到各种源自对于著作权文化认识差异而导致的诘问。但是,目前的主流研究方法却一味的强调著作权制度的现代性和客体性,而忽视对于这一新兴法律制度的深入的历史研究,难以回应那些挑战其本体意义的质疑。而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著作权的历史,似乎能更清楚地明晰著作权制度的本体价值。“小历史”的研究方法应当被知识产权研究的学者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监狱作为社会组成的单元,罪犯作为自然人,处处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文化在罪犯矫正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矫正罪犯的理论与实践要重视文化问题的研究。一、文化因素:矫正罪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罪犯在犯罪之后受文化熏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罪犯头脑中潜在的文化因素自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中,"文化"实际上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南北朝《曲水诗序》中的"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这里文化是指中国王朝的文治和教化总称,汉朝刘向《说苑》亦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之说,同为此意①。可见文化应是一个国家治理概念。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涵义已经变异,通常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