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素娟 《求知》2013,(10):20-22
新中国的改革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并拉开序幕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整体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所进行的所有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日益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南方大厦百货商店(简称“南百”),于一九七九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一九八二年,该店销售额每年平均递增39%,利润额每年平均递增39.6%,均为改革前的十倍。一九八三年的销售额比一九八二年增加45.9%。在全国十大百货商店中长期屈居老九的南百,一跃而列榜首,被评为全国商业先进单位。南百近三千多名职工中,三十岁以下的青工占75%。青年工人的素质,反映了企业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能力和未来前途。在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除了要使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一总体布局,既在理论上体现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又在实践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关系源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所以,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要互相适应,互相促进,配套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必须对直接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单独进行,如果它孤军前进,传统的上层建筑形式必然与新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特别是与经济体制关系直接的政治体制的某些部分,会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掣肘.它不仅有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且会使新的经济体制难以按自身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改革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紧扣经济发展和体制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1.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这几年,按照“有进有退”和“实现投  相似文献   

7.
经过八年多的实践,人们对改革的认识逐渐统一,改革的蓝图愈加清晰,改革的成果日益显著:承包制以破竹之势在城市推广,大批企业在竞争中走向兴旺;横向联合摇撼着旧体制的框架,促进了一批企业集团的崛起;改革大业正波浪式地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思想解放与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观念环境不断改善,改革进入不进则退、任务艰巨、重点突破的新阶段,深层次体制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必须抓住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领域都进行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改革,但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它完全继承了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衣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渐进方式,而俄罗斯的改革采取了"休克疗法".  相似文献   

10.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单一的分权制度相联系,而市场经济体制则要求建立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切入到分权和分权制度的变革。我国20余年改革历程,实际上是一步一步地接近解决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点夯实全党学习实践基础 此前,中央已部署于今年上半年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此次试点工作抓住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探索创新,基本实现了统一认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创新机制的预期目标,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10,(Z1)
<正> 安置帮教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力争使大多数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念和就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日前,中央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来自高层的分析指出,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刑  相似文献   

13.
推动科学发展新部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学习实践,使科学发展观不仅管一般而且管根本,不仅管局部而且管全局,不仅管一时而且管长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杨昕 《理论探讨》2005,(3):25-26
经济体制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前提,行政体制改革是顺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关系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在法治条件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行政体制改革;借鉴当代西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取向,平衡两种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指导这场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在《决定》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谨慎地进行了计划体制和价格体制的改革,使国民经济走上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走历史规定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斯大林的影响下,按照苏联的模式来建立自己的经济体制的。这个体制的积弊,是背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贬低和排斥价值规律,主要依靠国家政权的作用,来实行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的各个不同时期中,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一)赫鲁晓夫时期1.政治生活民主化运动,为经济生活民主化铺平了道路。经济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点之一。可是,长期以来,苏联没有找到实现民主化的较好的具体途径,民主往往流于形式,甚至被严重践踏。尤其是斯大林时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34)
7月中旬,中央召开省部长经济工作座谈会,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针对经济发展中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果断地提出了宏观调控的综合对策。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有效地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加快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改革,确保社会稳定,以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对于有效克服当前困难,保持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表明,许多省市自治区已行动起来,在认真领会中央有关精神的基础上,结…  相似文献   

18.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主要特征是:1、研究方法的整体性;2、应用上的综合性;3、管理上的科学性。我们的经济体制,是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那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如何根据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组织管理这场改革呢?根据广义的系统工程学,以及前一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起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呈现五个特点:一,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不急于求新、求成,把改革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处理;通过百家争鸣、择优确立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强调改革与稳定、发展的有机结合.二,在改革的目标上,既防止向高度集权式的产品经济旧体制复归,也防止向全盘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倾斜.改革将沿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道路前进,继续试行和完善政企分离、搞活企业的各种措施,重建"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三,在改革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寇艳华  景超 《求知》2001,(8):17-1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建议》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高度,明确指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清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使生产关系、经济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