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国务院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好这场攻坚战,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经过20多年特别是近年市场化的企业改革,国有企业面貌发展巨大变化,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声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但对全国而言,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改革的攻坚任务非常艰巨。本文就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探析,寻求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2.
张友苏 《求实》2000,(2):32-33
中国经济改革是采用渐进改革的方式,也就是改革进程“先易后难”、“先外围后攻坚”。时至今日,国有企业改革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无疑会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把党的决议落实到行动上,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一、知识经济的挑战。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和300年的工业经济时代,又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知识产业是主导产业。这个时代的到来,不…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福建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福建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状况”的调查活动。本文引用调查资料,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激励与约束问题浅谈己见。一、激励疲软,约束乏力,是当前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存在的两难问题此次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分为四类:A卷:国有企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B卷:国有企业正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C卷:国有企业正副董事长、正副厂长(经理)、监事会主席、三总师;D卷:国有企业的中层干部、职工群众。其中,A卷问道:“影响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心、责任感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国各地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优化资本结构”等试点工作已取得了宝贵经验,为使国企改革朝着既定的、健康有序的目标进行,本文就现阶段国企改革存在问题进行评析,提出国有企业继续深化改革的一些举措,以期对下一步的改革提供一些有利借鉴的经验。一、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评析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评价是:思路已经摸清,但尚未取得非常令人满意的突破,大多数国企至今未能摆脱“重围”。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改革中显现出来,现简要分析如下:1、股份制改革,“换汤不换药”。近年来,虽然有众多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具体表现为“四化”: 1.思想认识“淡化”。重经济,轻党建。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的企业把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企业生存、职工吃饭等现实问题都解决不了,加强党的建设干什么”;重厂长、轻书记。在企业干部配备上,搞“强弱搭配”,甚至视书记岗位为二线,把一些能力弱、素质差的人放到书记岗位上;重改革,轻教育。企业在转属、转制或职工“并轨”过程中,注重改革的进程,而轻视职工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困扰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从微观层次看,突出的有三个方面,即核心是权责问题;难点是分配问题;关键是人及其意识问题。这也是导致国有企业诸多困惑现象的主要成因。 一、核心是权责问题 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句话十六个字,理论界各执一词,有不同的诠释。“产权说”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问题;“分开说”强调国有企业的真正活力在于政企分开;“管理说”阐述了国有企业的一切弊端源于管理不善。虽然,江泽民总书记的“系统说”从整体的、联系的角度指明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上的唯物辩证法立场,平息了争论,但通过争论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我们深刻体会到: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首钢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必须带头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真正做到“三个保证”,加快建设新首钢的步伐。  一、保证我们党在国有企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从国有企业来看,我们党在国有企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要解决办什么样的企业的问题。企业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到几个中小型国有企业(微利或盈利企业)搞调查,了解职工的反映,没想到职工们提出了-一些对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命令改革的不同意见:1、报上老是喊“企业改革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是谁代表企业、代表工人喊出来的呢?我们职工可没认为非改不可,企业也没这么认为。2、企业改革是任务呢,还是企业本身的需要或职工的愿望?3、现在拼命搞公司制的改革,我们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企业的改苗和发展。这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要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在“九五”未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本文就加快对新疆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促进全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关问题作些粗浅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一新疆的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度新疆的国有企业发展有过辉煌的历史,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方式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过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关于这个问题,一些公开的争论没有了,但是,一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弗未真正解决,例如,国有企业为什么必须设置党组织?党在国有企业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行不行?怎样全面实现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些问题不解决,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就难以全面落实。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这些老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企业党建工作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同…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自1984年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诸如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股份制试点等,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有些企业比过去“活”了一些,但总体上仍然是“活力”不足。近年来更是亏损面扩大,负债率升高,各种负担过重,国有资产流失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否成功,是关系到我们建立  相似文献   

12.
2000年以来,辽宁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明显好转。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根本改革,还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症结。有学者认为辽宁目前改革的深层矛盾集中在“死债”和“活人”上。“死债”指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资金不足,问题是“钱从哪来?”“活人”是指企业富余人员、离退休人员负担重,问题是“人往哪里去?”。“死债”现象在国企中普遍存在,而“活人”鉴于辽宁省的特殊省情,在全国似乎更为抢眼。  相似文献   

13.
就近年来企业负担过重问题,笔者调查了苏北某县十三家国有企业和有关部门,结果表明,企业负担过重问题依然严峻,一些经济监督部门、政府执法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垄断性行业部门,打着“赞助”、“资助”、“支持”、“有偿服务”等“合法化”旗号,经常性地交着法儿向企业伸手要钱,至今仍是企业头上的“一把刀”.“姑”要推派,“婆”要摊派,一旦有权就要摊派;富要交钱,穷要交钱,只要被管就要交钱”.流传在企业界的这副对联虽不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的竞争,就是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否不断深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否有新的突破,关键在人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首先在人才问题上解放思想,要完成企业卜\五”各项指标必须努力培养开发人才。一、广开进贤之路是当务之急我调查中深感我们企业在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1.人才缺乏问题。从“八五”我们企业奋斗目标和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奔小康”、“与国际接轨”、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要求来看,我们企业至少缺乏这样几类人才…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指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把国有企业改革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深入地探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今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更准确地选择着力点,更有力地推进“一参两改”。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8,(11):8-8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是一道绕不开、躲不过的“槛”,早改早主动,越晚越被动。为此,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国有企业一定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攻坚破难,坚决打赢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企业的厂长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自己的老婆、孩子等直系亲属,安排在企业中掌握人、财、物大权的重要岗位,把国有企业变成了“家族企业”。对此,国家出台了一项规定:国有企业厂长的直系亲属必须立即从企业的要害岗位上调离,否则厂长撤职。工人们对这项举措拍手称赞。一些企业的厂长在用人问题上举亲不举贤,国有企业变成了“家族企业”的同时,他本人也由厂长变成了“大家长”,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专横跋扈,大搞“一言堂”。缺乏民主管理的“家长制”作风,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厂务公开和畅通民主渠道,难以调动身…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市组织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出发,要实现“三个率先”的目标,就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要总结实践经验,下功夫研究提出切合北京市实际的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取得新进展,求得实质性突破。回顾北京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发展,近几年,我们加大了市直管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力度、并做了一些改革尝试,主要有:一是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北京市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领导人…  相似文献   

19.
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基本制度决定的。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些方面的进展还较显著。但从总体上看,企业转轨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国有企业改革进展不快,困难主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此,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2页)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是中国的“企业改革年”。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企业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将主要从政策角度就企业改革中的产权界定、利益分配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作一些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某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和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关心或研究以上问题的同志讨论。明晰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可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在理论上却遇到了难题。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1985年我国投资体制实行拨改贷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