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的小说《白鲸》,在写作手法上显示了许多20世纪元小说的特征,说明作家在小说情节、小说作者与小说形式等方面的自我意识。这些思考的目的,是暴露小说作为人为构建的虚拟本质,使读者质疑语言这个媒介,甚至质疑通过语言传达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2.
1836年出版了《自然》之后,爱默生开创了美国超验主义的时代,俨然成了那个时代美国的精神导师,影响了当时众多的美国人,而其同时代的作家麦尔维尔却在反思了爱默生的思想之后于1851年创作了《白鲸》,通过对这部小说中亚哈船长以及白鲸莫比.迪克的形象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作者麦尔维尔对爱默生的思想所持的反对立场。  相似文献   

3.
一部关于民族崛起的巨著《白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白鲸》之所以成为一本文学巨著的原因 :1 人物刻画的精细 ;2 艺术的杰作 ;3 美国式的幽默 ,以及《白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麦尔维尔的《白鲸》是20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认为麦尔维尔在这部小说中对其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语言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不仅让读者产生新奇陌生之感,而且增加了作品审美难度和艺术价值,可以说"陌生化"艺术手法的运用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白鲸》是美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旨在揭示:人类要有一种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又不能破坏自然,人与自然必须保持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本文从复仇主题、人物刻画和写作技巧三方面来分析其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美国小说常常站在强势人群一边,体现出对"他者"的偏见,如果认同了这种文化,就是认同了美国的强权主义文化。美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白种人、男权文化,美国小说的作者对这种文化的代表通常会给予肯定或赞誉之词,而对于他们的对立人物则常有贬低歪曲之嫌。阅读著名的美国小说《白鲸》、《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瑞普.凡.温克》之后,读者很可能认同其中对于异教徒、非裔美国人和女性的刻画,这就是接受了偏颇的文化暗示产生的结果,这样的文学阅读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因为它是狭隘片面的。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对小说价值与意义的赋予,总是体现着作品构成与读者的共谋。福克纳与的《喧哗与骚动》与废名的《桥》,在小说形式的探索之余都因隐晦艰深的表现特征使作品的接受受挫。尤其是著者对小说本文结尾的处理方式,使小说在阅读和接受上有着不同际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种新型小说类型——轻小说开始在青少年中流行开来.与其他小说类型相比,这一小说类型结构简单,阅读起来轻松、娱乐、易懂且题材丰富,十分符合现在青少年对小说阅读的喜好.然而,现在我国对于轻小说的研究几乎还处于零基础阶段,这一小说带给青少年的影响如何,值得青少年研究者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时代赋予文化馆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理是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的素养。以独特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赵树理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揭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以及揭示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斗争是他小说鲜明的主题及其小说的思想特点。赵树理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是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的素养。以独特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赵树理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揭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以及揭示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斗争是他小说鲜明的主题及其小说的思想特点。赵树理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浅析《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大海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巴多斯裔美国女作家波·马歇尔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的先驱之一.大海的意象在波·马歇尔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尤其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作家赋予大海这个意象既多样化又内含矛盾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这部小说中大海的意象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出马歇尔作为一名优秀的黑人小说家在表达黑人意识时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麦田里的守望者》都堪称是象征主义小说的典范。可以说,象征主义手法的使用渗透到小说的各个部分—文章的题目、人物、细节以及人名都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一般来讲,多数文学作品中的人名都是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其行事为人。本文作者着重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作品中几个代表人物的姓名构成及其寓意,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江淑丽 《工会论坛》2005,11(5):148-14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新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研究自小说问世以来便未曾断绝,而<西游记>本身丰富文化意蕴的多义性也为学者们的争论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其实,从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几个方面而言,这部寓意隽永的小说与明代王阳明的"良知"、"致良知"相合,而取经可以看作是"致良知"的故事版本.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小说创作实践在结构、文体、叙事、情节以及追求审美性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丰富和拓展了创作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7.
法律文书是司法机关执法的书面载体,语汇赋予了法律文书丰富的内涵。法律文书以其语汇的法律性,结构的稳定性和风格的平实简洁性准确、具体、完整地记录了诉讼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重大理论观点,就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  相似文献   

19.
自苏童开始创作至今的近30年时间里,学界涌现出一系列研究苏童的学术文章,对苏童小说的主题、内容和审美作出了分析和阐释。研究者们对苏童小说主题的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返乡与逃遁、生命与死亡、历史与宿命、人性与欲望。研究者对苏童小说的审美与艺术价值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从容优雅、舒缓流丽的叙事,流动丰富的意象与意境,感伤颓靡唯美的南方情调。  相似文献   

20.
金圣叹通过评点《水浒传》①,总结出一整套关于小说人物创造的理论。他认识到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和魅力所在;提出小说的人物形象不但应反映同类人的共性,更应具有鲜明的个性,还要表现出性格的丰富性;作者要想创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必须处处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尊重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客观逻辑,并掌握反衬、严冷和纤琐描写等各种艺术技巧。金圣叹的小说人物论相当丰富和深刻,不仅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居于最突出的地位②,而且与西方古代乃至近代著名哲学家、批评家的文学人物论相比也毫无逊色,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