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柏拉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理想国家到底能不能实现,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理想国家能否实现,这些争论的结论看似尖锐对立,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逻辑前提,即都是在理想与现实二分思维模式下来理解理想、提出问题。然而,这种以现实为参照系的理想是否契合了柏拉图思想中理想的蕴涵,却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理想国》的理想性进行辨析来揭示《理想国》中被遮蔽了的理想的涵义。理想国图景不是要给现实政治提供具体的政策,而是要提供一般性的原则,使现实国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源于终极理想的一般性原则而得以"有条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义利观是孔子“义以为质”功利观在战国时期的继承和阐扬。盂子以心性之说奠定仁义的形而上基础,从谴责霸道、宣扬王道入手,树起了仁政理想的旗帜。孟子对天下逐于利的现实持有激烈的批判态度,对在利益面前人性的沦丧表示义愤,但是,他并没有把义与利断为两截,民本主义的立场使他没有由此走向极端。与其说他是从社会批判转向道德形而上建构的,不如说他是从道德形而上中找到批判现实的利器。  相似文献   

3.
程海礁 《求索》2007,(4):204-206
商鞅与孟子的治道思想都以“王天下”为终极目标,但在思路与实现路径上却大相径庭。商鞅主张实行法治,以建立“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的社会秩序,主张经过战争统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孟子则主张推行“仁政”,反对战争。二者相结合而构成了传统社会“阳儒阴法”的治道思想。  相似文献   

4.
申林 《长江论坛》2011,(4):13-1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正义理论。它由以下内容构成: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概念、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国家正义的实现和国家正义的维持。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在缺陷在于:第一,国家正义概念与个人正义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基础,但柏拉图的国家正义概念与个人正义概念都存在问题,而且柏拉图夸大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对应性,并忽视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矛盾;第二,哲学王统治是国家正义和普遍的个人正义实现的关键,但柏拉图没有意识到哲学王统治与国家正义一致的或然性以及哲学王统治本身的内在困难;第三,国家正义和普遍个人正义的维持依赖于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但实际上它们并不能真正维持国家正义。  相似文献   

5.
孟子“仁政”学说是其治国的理论基础 ,也是他整个思想的核心部分。孟子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本 ,也是孟子思想的精华。他的“仁政”理论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杨佳 《人民论坛》2010,(8):242-243
柏拉图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就个人而言,正义意味着理性、激情、欲望的各尽其责,而对于城邦,正义则意味着赋有智慧、勇敢、节制的人们各司其职。另外,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柏拉图的正义观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郑晓花 《传承》2009,(16):142-143
柏拉图,西方思想史上最典型、最鲜明的理想主义政治思想家,倾毕生精力于构建其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哲学成就、伦理学思想,都是为他的政治理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试从柏拉图的生平经历探求其政治理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分析其政治理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西方思想史上最典型、最鲜明的理想主义政治思想家,倾毕生精力于构建其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哲学成就、伦理学思想,都是为他的政治理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试从柏拉图的生平经历探求其政治理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分析其政治理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范立舟 《求索》2007,(6):119-122
司马光为儒家学说寻找到一个形而上的本体层面的根据,它是一种能动的精神实体。司马光的“万物皆祖于虚”说与张载之“太虚即气”说有很大的不同,此处的“虚”,实则某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性的存在,即视同“太极”,其基本思想是“中正”,“中正”维系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而其政治理念的基点在于首先使最高统治者具备超乎常人的道德责任心,“仁”、“明”、“武”三者是为治之要。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对公民资格理论传统的批判在凸现传统公民资格理论中女性之缺席的同时,却由于潜在的性别本质化分析而陷入普遍主义正义伦理的两难,关怀伦理成为女性主义摆脱正义伦理两难处境的另类思考。与以关怀为基础的路径相一致,差异性立场、身份政治转而成为女性主义表达其性别正义诉求的武器。但是如果妇女并非一种统一的性别象征,如何能够提出妇女的政治主张?因此,建构一种基于宽容、对话、理解、友爱、团结基础之上的包容不同身份差异(包括性别差异)的公民身份和公民制度成为继身份政治之后女性主义进一步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有五个创新点:(1)劳动总量和商品价值总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各行业劳动量和价值量占社会相应总量的比例变化保持一致。(2)社会平均养育费决定复杂劳动力价值大小差异。(3)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劳动力使用形成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生产劳动力消耗劳动时间,使用劳动力提供劳动时间,这两部分劳动时间都是用劳动力生产其他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4)在两大部类基础上,把知识、劳动力和服务等非物质资料界定为第三部类,研究三大部类结构变化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5)不同部门劳动质量和效率有差异,生产资本专业化形成转移障碍,需求变化抵消供给变化对利润率的影响,各部门利润率变化具有非平均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政治哲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在邓小平的全部实践和整个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智慧 ,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内容 ,对于今天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沿着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从邓小平的政治本体论、政治方法论、政治价值论等主要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从根本性质上看是政治现代性批判理论.西方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大都具有非政治性的特点,都把现代性归结为哲学和文化问题,进行哲学和文化批判.马克思则强调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这是由其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实践和历史本质决定的.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是通过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来完成的.马克思揭示了现代市民社会的政治幻想,批判了以政治幻想为基础的政治实证主义,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现代性批判提供了思想条件.后政治和后市民社会是人类未来必然的社会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与江泽民的政治哲学分不开的。江泽民的政治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政治本质论、政治价值论、政治艺术论、政治本体论、政治目标论和政治民主论。江泽民政治哲学的特点包括人民性、辩证性、民族性、系统性、方向性和实践性。江泽民的政治哲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里 《前沿》2010,(8):24-26
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核心,社会正义是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必须坚持机会平等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起点公平;必须坚持规则公正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坚持结果合理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毛奇 《岭南学刊》2021,(1):48-54
从政治哲学的视阈来考察《文子》文本,我们会发现其中富含政治哲学的思想内容。《文子》从政治建构的真理性问题入手,在对“道”之为“气”的具体把握中丰盈了“道”的理性和实践维度,为政治建构提供了本体论的世界观视野。《文子》还进一步阐发了政治发展的价值依据,提出了身国同治的自然人性论,进而在关注现实中形成了其关于平等的思想、君道无为的思想以及“正法”思想等社会政治层面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8.
曾晋  王福生 《岭南学刊》2021,(1):116-122
以实践为核心、中介理解人与以语言为核心、中介理解人,是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的两种重要路径。以实践为中心的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各自的代表分别是马克思和福柯;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扩展到人们通往理解“主体的价值”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二者方法不同,但对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不仅是一种数量的增长,更是一种结构性的突破,逐渐形成了需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分析和把握的东西.本文在阐明对中国发展进行政治哲学思考的基本理据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面临的政治范式转换的角度对中国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与中国发展的经济起飞相匹配的政治起飞模式和政治文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哲学和制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论和毛泽东思想的人民论是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提出的人民最大利益说和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制化道路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最新成就。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文明成果主要不是体现在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法制化方面,而是体现在对人民这个政治联合体各主体性质和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的制度建设上。人民民主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最根本的制度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