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个国象,中美俄大三角是世界上蕞重要的国际关系。进入21世纪,世界上三个最重要的国家间的大三角关系走向如何?《再析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将为您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2.
中美俄重新调整三边关系○宋以敏冷战结束后,中美俄三国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已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大三角。因为国际形势、三国间的相互评估和三国的相互政策都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世界安全环境得到重大改善,世界缓和形势可望保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焦雪真 《世纪桥》2014,(2):68-69
俾斯麦在德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德国执政期间始终奉行"大陆政策",而对海外殖民扩张的态度却由于内政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几次变化。由反对到支持再到对殖民扩张采取收缩政策。德国的殖民扩张虽然短暂但却为德国赢得了丰厚的利益,并且对欧洲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俾斯麦在十九世纪末又开始对殖民扩张采取收缩政策,但是世界的总体扩张进程已不可阻挡,德国最终还是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姜锋 《理论导报》2023,(1):58-60
<正>对刚刚过去的2022年,德国人以“时代转折点”来形容自己国家承受的历史性剧变。深度参与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是这一“时代转折点”的核心标志,也是观察分析德国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动态的基础。局部看,是乌克兰危机引发了层层危机浪潮;全局看,则是德国内外关系失衡,被迫进行战略调整。2023年,德国将面临内外更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全方位外交政策浅析臧秀玲臧伟俄罗斯独立以来,其外交政策经历了从“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到“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外交政策的转变,进而形成了强调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重新恢复大国地位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俄把加强同独联体国家...  相似文献   

6.
陈文鑫 《党建》2014,(3):62-64
○多边关系中,中美俄是影响最大的三角,此外还有中美日、中日韩、中俄日、中美欧、中美印、中美东盟等多组小三角。○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从亚太开始,让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推进器。○要用好中国智慧,加强顶层设计,紧跟美国,握住俄罗斯,稳住东盟,拉住欧盟,拉上日本,妥善运筹好多组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了对抗局面,世界被划分为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新中国需要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和援助,所以必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以及评价,来说明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巩固新生政权,我们必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当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后来的外交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9,(10):46-47
社会保障兴起是资产阶级对付工运的不得已之举 工业革命积累了资本。也积累了贫困,使阶级斗争变得空前激烈。德国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臭名昭著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德国工人阶级采取了“鞭子加糖果”的策略,企图把社会主义运动压下去。德国政府先是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的镇压.可工人运动声势却越来越大,俾斯麦看到“鞭子”没有奏效,便抛出“糖果”.  相似文献   

9.
普京提出的建立“稳定弧线”构想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突出强调国家要集中精力于国内的转轨和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时间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在这个战略构想中,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将构成“稳定弧线”的骨架,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则为俄罗斯保持地区力量均衡、推动多极化提供战略依托。普京建立“稳定弧线”的对外政策能否成功,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对俄政策和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关键是俄罗斯能否获得它想从西方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取决于俄罗斯能否尽快摆脱危机,推动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宋丽霞 《实践》2010,(7):37-37
<正>库伦旗街道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按照抓源头、抓根本、抓基础和边排查、边化解、边整治的原则,实行"一会二网三民情"的工作机制,集中排查化解社区三类矛盾纠纷,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了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早已远去,中美苏之间相互制衡的三角关系也成陈年往事。但在当今世界,中美俄仍是三个重要的国家:美国是惟一超级大国,经济、科技、军事力量都是最强大的;中国是正在上升的发展中国家,正与美国一起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俄罗斯虽然经济实力稍逊一筹,但其军事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仍处世界前列。中美俄三国关系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首先希望得到德国的支持,可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不但没有取得成功,反而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德国的威胁,于是,法国开始转向英国。本文分析了法国的外交政策从“亲德”到“亲英”的转变过程,认为法国这一外交政策的转变,为1904年“英法协约”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党的文献》杂志 1998年第 6期发表了陈理同志写的《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试析建国初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一文。文章史料丰富 ,对建国初期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也分析得很好 ,使我得到了不少教益。但是 ,我对该文的主题却有不同看法。我认为“一边倒”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国初期我国同时实行的对外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我国的外交政策中是贯彻始终的。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并不是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而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 :即从中苏友好 ,共同组织反美统一战线 (1949— 195 …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1,(8):64-65
62岁的卡恩被控性侵酒店女佣,于5月14日被捕,后来被迫辞去世界银行(IMF)总裁一职,他的总统梦似乎已无法实现。然而,如果针对他的指控全部撤销,他的政治生涯或许仍可恢复。有人说,前IMF总裁卡恩其实和以往的那些法兰西政治人物一样"浪漫"。从法皇路易十四到拿破仑,从现任总统萨科奇到卡恩,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15.
<正>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已有十余年,两国之间高度互信,尊重相互利益,在核心问题上相互支持,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伙伴。新时期俄罗斯仍将视俄中关系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一、当前俄罗斯对华外交政策近年来,在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外在安全压力,以及俄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内在需求推动下,俄罗斯明确提出要建立欧亚联盟,重申其亚太战  相似文献   

16.
1977年第三次复出之后,邓小平认真分析中美苏"大三角"战略态势的变化,科学评估中国在"大三角"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抓住美苏矛盾这个冷战期间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依据两国攻守形势及其各自对华政策的演变,适时调整了中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美、对苏政策,实现中美建交和中苏关系正常化,进而对有关时代主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外交经历了由"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到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营造了一个对我有利、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国际环境。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1949年至1959年,是美国和海峡两岸之间三角关系异常复杂的10年.笔者认为,这10年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8年底至1950年6月,共产党全线进攻,国民党退居台湾岌岌可危,美国则袖手旁观,“等待尘埃落下”;第二阶段,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隔离”台湾海峡,国民党频繁骚扰,中美交恶,美台关系回返“蜜月”;第三阶段,从1953年7月至1955年2月,朝鲜停战,共产党赢得了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声望,台湾当局被迫收缩,美国则致力于分裂中国;第四阶段,从1955年2月至1959年2月,美国企图使台湾独立,国共两党共同反对,形成默契,大陆“攻而不取”,台湾不再后撤.10年中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美国、大陆和台湾三方,“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对双边和三边关系、对海峡两岸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民主党(包括工党、社会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9年在倍倍尔、李卜克內西领导的德国工人协会联合会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內的工人阶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75年拉萨尔领导的全德工人联合会与该党合并,取名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该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领导工人运动,同当时的俾斯麦政府进行了有效的斗争,并对欧洲各国工人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欧洲国家陆续建立了一批工人阶级政党,大都定名为社  相似文献   

20.
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报道,柏林外交政策的一个前沿组织起决定作用地参与了当前的反华"西藏运动"的准备工作。根据会议报告和加拿大记者的调查,这个运动受设在华盛顿的一个总部的操纵。2007年5月,这个总部在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会的一次会议上受委托组织全球性的"抗议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