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洪家光,黎明的光。洪家光,中国航发黎明公司高级技师,自1998年7月到中国航发黎明公司工作至今,他获得荣誉无数,成为企业的精英、"工匠"的楷模、行业的明星。"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创人、"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创人、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航发首席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中航工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辽宁省劳动模范、2017年"全国十大最美职工"……  相似文献   

2.
<正>家训:尊师敬老,勤则业进孝字当头,与人共勉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有一对远近闻名的兄弟——孙家宇和孙家沧。20多年前,他们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走进沈阳黎明公司,多年的打磨,不仅使二人分别成为钳工和电工领域的首席技能专家,同时还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正方文墨,1984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4厂钳工。他18岁从沈飞技校钳焊专业毕业后进入沈飞公司工作,25岁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技师,26岁获得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机修钳工冠军,27岁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28岁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29岁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聘为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  相似文献   

4.
匠心筑梦     
正我叫孙刚,是中国航发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结构件分厂的一名数控机床调整手,也是中国航发首席技能专家。在黎阳公司结构件分厂承担着各型号新产品研制、生产、准备和数控机床调整工作,为分厂的新机研制、零件加工的工具准备和数控加工刀具准备及数控编程提供技术支持。1991年我初进结构件分厂,作为中级工的我不安于现状,每天只想学习、挑战、攻关、突破。有位老师傅看我干得很辛苦,便提醒我说:"人家技师都干不了,你别再浪费时间了。"可是我并不服气,坚信一定可  相似文献   

5.
<正>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心脏,因为它集成了现代工业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极致体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航空发动机独立研制国。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这段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历史,也是"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为之奋斗的一生,他带领我国航空发动机实现了由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由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由第二代发动机到第  相似文献   

6.
东宣 《奋斗》2009,(9):46-47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以研制生产直升机传动系统、航空发动机及飞机附件传动系统、航空机电产品、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等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创造了新中国第一台活塞七、活塞八航空发动机、第一台涡轮轴航空发动机、  相似文献   

7.
罗小丽  雨林 《先锋队》2011,(1):19-24
艾斐简历艾斐,山西万荣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教授、省社科院首席科学家、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优秀专家、山西省文化领军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甲)、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共和国杰出贡献人才、国家重点课题组核心成员。荣膺省(部)级以上表彰30余项(次),获省内外、国内外优秀成果奖160余  相似文献   

8.
周日新 《湘潮》2005,(6):36-39
2004年4月,67岁的航空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大响回到阔别50年的母校——湖南祁阳一中举办“航空百年”科普讲座,他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谈起飞机的发展和人类的百年航空史,并向参加讲座的师生和各界人士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在国家军事、  相似文献   

9.
正【人物档案】孙聪,1961年2月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中航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技术专家,歼-11系列、歼-15飞机和中型四代机总设计师,长期从事飞机航空电子和飞机总体设计工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中航工业航空报国金奖等。孙聪,人如其名,眉宇间透着坚毅与睿智。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天,在我国辽宁舰甲板上,歼-15舰载机高速俯冲,钩住拦阻索,滑行几十米  相似文献   

10.
湖南331厂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从1951年到1960年,先后有4批38位苏联专家来厂指导和帮助。他们以先进的技术经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331厂加强管理、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指导和帮助,通过现场指导、编印讲义和授课等方式,为331厂培养大批技术人才。在苏联专家援助下,331厂通过改扩建和生产转型,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并实现航空发动机的成批生产,创下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11.
正王刚,197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厂"王刚班"班长、铣工高级技师,先后获得"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等40多项荣誉称号。一张80克重的A4纸厚度是0.1毫米,他加工的铝片能薄到0.1毫米;铣床铣削加工的最高精度为0.01毫米,他的手工精度能达到0.005毫米;他的小孔铰削技术更是绝活,能够达到  相似文献   

12.
<正>走进天正,提起戴伟,人们无不用敬仰的语气夸他是个"技能尖兵"、"好丈夫"、"智慧强人"。今年46岁的戴伟依靠勤劳智慧的双手,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研制的高科技产品项目先后荣获十多项国家专利证书及区内颁发的多项科技奖项,成为高新企业领域远近闻名的科技尖端人才。今年他又被自治区科技厅特聘为自治区专家顾问团高级专家,享受政府津贴。戴伟的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他  相似文献   

13.
"六十七载风雨路,矢志不渝赤子心。航空报国终不悔,鞠躬尽瘁写忠诚。"这是中航工业黎明航服分公司返聘专家、共产党员鞠忠林同志的真实写照。为了给"战鹰"装上自主研制的航空发动机,他披荆斩棘、一生奉献,即使到了退休的年龄,也依然奋战在科研生产、技术攻坚的最前线。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1,(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是空军新型航空发动机修理基地,直属于空军装备部,是总装备部归口管理的军队保障性企业,国家大型企业、军队一级企业。2008年以来,工厂经受住"5·12"特大地震考验,在首  相似文献   

15.
正他原是一名俄语翻译,"半路出家"却成为石油矿业机械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多项发明成为助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利器"——"大直径取芯工具"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作出重大贡献,链条抽油机解决了磕头式抽油机无法克服的弊端,第一艘浅海坐底式石油钻井船填补了国内空白,步行式钻井平台让海陆连片勘探开发的梦想成为现实……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石油矿业机械专家、原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资深首席高级专家顾心怿。60多年如一日,他在石油矿业机械领域刻苦攻关、发明创造,书写了我国石油开采机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08,(Z1)
任怀瑞,男,汉族,无党派(国家干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1951年11月出生于托克托,1970年参加工作,工业8年,商业8年,(期间二年上大学),政界8年,1996年主动要求离开政府机关,一心扑在钻研茶道、茶文化、茶与健康这项事业上。2000年办起了"呼和浩特市健康茶庄",2003年成为中国高级茶艺师(审评师)、2004年成功的发明一项"健康茶"专利。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创新大会副理事长、世界杰出华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农经产业高峰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国际权威专家协会"医学保健养生委员会"副主席、全国首批医疗保健行业著名专家,中国中医茶业领域权威专家,世界名人行业专家,中国国际专业人才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首席专家、高级研究员,全国高健委健康茶疗康复指导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7.
正1965年,中色(宁夏)东方集团从贺兰山下启航。40多年的艰苦创业、自主创新,中色东方为中国航空、航天和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世界钽行业三强和中国唯一的铍材加工基地的战略地位,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拥有国家"863"产业化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钽铌铍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相似文献   

18.
<正>齐名是华北制药集团金坦公司首席技师,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加工作24年来,他勤学不辍,由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电工成长为将电工、仪表自动化控制、机械有机结合的工控专家,并为企业培养了50多名技术骨干。从2008年底开始,他与白血病抗争了7年,边工作,边治疗,获得了156项科技成果、5项国家专利,创造直接经济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正聚集着这三大动力产业: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从这里驶出,电力机车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产品出口世界四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这里诞生,国内中小航空发动机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时代"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公交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这就是湖南株  相似文献   

20.
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是国家大一型企业,现有职工1.3万人。60年代中期,为建设大三线,从全国各地抽调的许多技术、业务骨干汇集到在贵州山区新建的黎阳公司各个企业,以满腔的革命热情和艰苦拼搏的奋斗精神,在短短几年后,于1970年5月22日完成了贵州生产的首台航空发动机总装。30年来,黎阳公司坚持“厂所结合、科技先行、使用发展、改进改型”的道路,开发、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已由单一品种发展到几大系列十多个型批的生产和研制,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个新机型问世,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大量的航空发动机。公司曾先后四次被航空航天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